自考毕业,我能进体制内吗
昨天,对对君在和往常一样在网上自由冲浪时,看到了这个评论

这讽刺的语气,这阴阳怪气的表情,这看似有理有据的论述
看得我一阵火大!
“你考公务员的时候就知道了”所以这位网友自己到底有没有关注最近的公务员岗位需求表啊喂!
本来这件事对对君之前在另一篇图文里的一个小章节提到过,但今天既然看到了这句话,我们就再拿出来仔细掰扯掰扯
自考生到底能不能考公上岸!
01 有图有真相!
之前的图文用了北京、陕西两地今年的职位表,报名已经过去很久了,对对君就还是把之前的截图再发出来一次!
在陕西省考职位要求中,学历要求分为6类:

其中高中及以上4个职位,均有为特警,且有着严苛要求。


专科学历不问出处,一共382个职位供应,大多是警员或乡镇一级科员。

本科划分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其中,全日制岗位255,而不限制是否全日制的岗位有3776个,占全部岗位近80%。
而这255个岗位所需专业均为法学专业。
因此,本科学历毋庸置疑是考公最重要的门槛,而成人学历则几乎已经得到了考公全部认可。

研究生学历同本科学历一样,分为两块,其中有全日制要求的仅30个,而不限制学习方式的则有350个。
而这30个岗位所需专业仍均为法学专业。

学历要求在北京地区依然要更严苛一些。下限卡在了专科,上限延伸至博士。

专科可报考职位共16个,均为公安岗位,还有诸多诸如“仅供烈士子女”的限制


北京学历不再区分是否全日制,本科可报专业共1507个,占比68%。
从首都政策看全国趋势,成人学历的歧视壁垒在公考中已经摇摇欲坠。

硕士可报岗位1993个,占比90%

博士可报岗位1535,占比70%

这些,是用Excel在官网发布的职位表里直接统计得到的。
同学们心存疑惑,不妨直接去官网下载一份下来,看看是不是这么一回事。
实践出真知,千万不要听信网上的一面之词~
当然,也不排除这位网友评论时趋势还没这么明显,或者他报考公务员时还在更早的时候。
但是时代总是在不断发展的,自考的社会认可度,就是在一步步提高的。
时代变喽~
02面试被歧视?
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对对君太天真。“你说不歧视,他就不歧视?”
“真的不想要你,方法多的是,你有参与资格,也可以用别的方式淘汰,就像企业面试,不都是在面试的时候淘汰的?”
如果你这么想,你就是把国家想得太天真了。国家落实制度,一定会堵上所有漏洞。
毕竟如果他们能在面试里因为你是非全日制淘汰你,就也会可以因为你不是哪个学校毕业,不叫什么名字淘汰你。
现在正值考编面试前夕,不久前对对君的一个朋友和我说,他花大价钱搞来了关于面试具体流程的消息。
听了以后简直惊为天人、叹为观止,如果国家不想有人钻空子,就真的什么空子都不会留下。
面试评审团老师会在指定酒店待命,在考试前一天晚上才接到电话,通知他们第二天几点、去哪里面试。
同一天同一时间面试,所有人都是用同一套题,面试的老师手里除了打分表和试题以外不会有任何其他资料,在考生进来之前,他连这个考生是男是女都不会知道。
而这些面试老师通常也不会是你所面试的那个单位自己的老师。
至于你报考了什么岗位,什么工作经历,学习经历也都不允许被透露。老师也只允许在面试过程中打分,过后不能修改。
当然这全程还会被录像,防止一切泄密的可能。
所以,除非所有面试老师都能通过你这张脸看出你是不是全日制的考试,不然你想被针对都找不到机会!
03政审过不了?
如果从合理合法角度来考虑自考能不能过政审,那肯定是能的,甚至是成人学历里最有底气的。
(点这里跳转我之前的分析文章)
可能还有很多同学把政审当做了一个可以暗箱操作的流程,担心这个过程里会因为歧视把自考生筛出来。
那就想太多了。
政审前会先将大家的名字公式出来,这时,大家就都知道你是你了。
政审过程中,都按照一定流程和制度进行,一旦淘汰你,一定要有着非常充分的证据和有公信力的道理。
这件事不是暗箱操作的,而是从头到尾过到明面上的,所以你的顾虑完全可以省一省!
04政策有保障!
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
最后,我们再回过头看看,为什么从根本上,体制内就不会限制自考生进入。
在很久以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就表明了,不可以在就业中歧视自考生,应与全日制毕业生享有同等待遇。

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开始不断给这份平等“打补丁”,直到去年,国家在《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禁止以是否全日制作为门槛。

国家自己制定规则,也就必须遵守规则。
另一方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关于自考的宣传越来越多了。
从电视剧,到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自考生的大力宣传,到自考频频上热搜,再到央视新闻专辟出时间,多次宣扬自考的好处。


国家正在大力推崇自考。
在这样的情况下,体制内如果都不任用自考人才,岂不是自己反驳了自己嘛?
事实上,这一切也只是一个开始,国家目前做的也只是第一步。
用国家的公信力,起带头作用,身体力行提高自考含金量。
而下一步,势必就是整治不遵从法规,依旧对自考生抱有其实态度的企业。
自考含金量的崛起,是势不可当的。
只要你有自己的实力,就不会有人能把你埋没!
如果心存疑虑,不如自己去深入了解,在与时俱变的时代中人云亦云,难免会落后于时代,错过一些珍贵的东西呀!
加油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