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身边的朋友如何伸出援手?如何跟ta沟通?

2020-10-23 23:19 作者:工作脑细胞  | 我要投稿

本文分为五段,系统性讲述作为朋友,亲人,应该如何帮助身边的抑郁症患者

【1】很多人关于抑郁症的误解,不认为这是病,觉得就是想不开。自大的态度,轻易的评断,羞辱的话语

【2】如何与患者沟通,“我在”比“我懂”重要,一个没有经过专业科普的人靠着网上说的只言片语,就觉得自己很“懂”抑郁症,很大可能会正好暴露了自己对患者的不理

【3】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有抑郁症倾向时,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克服病耻感,脸皮薄,怕花钱的想法,正视抑郁症,拖着只会更危险,可以先用专业表格自我检测,根据结果去医院寻求专业诊断,积极配合治疗

【4】身边人帮助患者时还需要注意,警惕危险信号,做好保护工作,隔绝危险因素,预防轻生行为

【5】帮助抑郁症患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倾听和陪伴。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允许对方充分地表达自己

【6】要听懂患者的话中话,当他对你发出抱怨不要正面杠。顺着他的情绪就可以。他生气的时候你尽量平静,两个人一起生气没什么好结果。你是败火的不是浇油的。

【7】朋友式治疗。每天定时联系,经常一起运动,给予鼓励和支持,逢年过节寄点小礼物

【文章非原创,采集自网络】

 


 

【1】患者自述:身边人关于抑郁症的误解

一名重度抑郁症患者,她这样描述自己的病症:我不想和任何人讲话,我不想吃东西,也瘦了很多,没什么事情能让我提起兴趣,我一直都觉得很疲倦。晚上一直睡不好,但是我得咬牙坚持,因为我得照顾家庭,我觉得很绝望,看不到任何好转的希望

 

我觉得自己很糟糕,我像是老了一样,什么都记不住,事情也想不明白。我脑子里面全是消极的东西,我努力地想要积极一些,但是做不到当她告诉医生她有自杀想法时,医生却说:“你看着不像要自杀的样子。”

 

她说:我记得那一刻,我哑口无言,我感觉很难堪很羞辱,我的内心遭到蔑视。我很困惑,一个人要什么样才叫有自杀倾向呢?一手拿着一瓶药,一手拿着遗书?医生说的那些话差点让我结束自己的生命,轻易的评断,愚蠢伤人的话语,我不符合他们的想象,他们就羞辱我。

 

我想我应该让自己看着像‘一个疯子’,穿着破烂肮脏的服装,这样当我在医院醒来时,我才会被关心被担忧被理解。然而到那时也许一切都晚了,如果不是我的伴侣最后救了我一命,我也许已经离开这个世界。

 

我的病症一直被医院忽略,很长一段时间都未被确诊,因为医生不听我说的。自杀并不是要大哭大闹,要写一大段遗书。它可能是一个临时草率的决定,哪怕你的孩子正在同一个屋檐下熟睡,你的伴侣几个小时前还给了你一个亲吻。

 

很多人会说“你有孩子在身边你有啥理由抑郁”或是“你就多锻炼,规律饮食就好了。”这些话不仅一点帮不到我,反而会让我感觉更糟。抑郁症会阻拦你做你想做的事,因为它是你脑部的化学物质失调。”

 

还有人和我说:“多看看世界上美好的一面,别老接触那些不好的东西你看那谁,比你惨多了,人家不照样好好的吗?说实话,道理我都懂,但我看不见这些美好的东西。就像盲人看不见世界的颜色一样,如果你想要鼓励一个瞎子,你会给他一本盲文书,而不是给他一本五颜六色的画册。至于那些说我玻璃心/小心眼/想太多/太敏感的人,我无话可说,你觉得是就是吧,再见

 

目前,社会上对于抑郁症的认识比较浅显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病,不需要去医院;认为得了抑郁症丢人,不敢公开;不懂抑郁症知识,无法坚持治疗。人们有一种偏见,认为抑郁症要很脆弱很崩溃,你必须要蓬头垢面一团糟,拿着酒拿着遗书,你的痛苦才会被重视,才会被帮助。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人在笑着,看上去感觉很快乐很开朗,然而,他们内心其实无比地痛苦与煎熬,他们在经受着抑郁症的折磨甚至,当他们笑着的时候,他们在想着自杀,这种对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偏见、随意评断,会导致经受着折磨的人更加痛苦,感觉绝望和无助

 

曾经有网友问:“我想知道抑郁为什么不能说成是自己的懒惰,矫情说自己是抑郁不是再为自己的懒惰无能找借口吗?”这种看法属于逆果为因。抑郁症患者不是因为“懒惰”患上抑郁症,而是因为患上了抑郁症,做什么都觉得没有劲、活着也觉得没有意思,才显得“懒惰”。再说,很多抑郁症患者也在努力的求生,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去争取这个世界,也时时刻刻都在和自己战斗

 

 

【2】

身边人与患者沟通的三大障碍

1总是批评别人

如果别人从你口中得到的只有批评,别人只会远离你,你的意见也只会被无视

2告诉别人解决方法

告诉别人甚么应该甚么不应该,就等於认为别人不懂得自己判断。

3偏离对方关心的事

从自己感兴趣的某个不重要位置跳开话题。一直否定对方的感受,因为你根本还是不明白。

 

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就什么都别做。不要自以为是的去安慰TA,用自己自以为对的那一套励志而积极的理论去劝解。不仅没用,还会起反作用。不要觉得你懂他,其实你不懂,也不可能懂(除非你也有抑郁症)他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劝解。如果一个人因为抑郁症而想去自杀,你再给TA说,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你还有父母还有那么多爱你的人,你的身体是你自己的吗?类似的话,不会有任何的好作用

 

举例说明:1你整天这样消沉难过对得起关心你的人吗?你对得起父母吗?杀人良句。不是抑郁症的人无法感到这句有多残忍。是,对不起父母。是,你只是陈述事实。但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严重起来是无法自控的明白吗?抑郁症是病,假如对方患的是别的病,心脏病白血病,你会对她说“你不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吗?”

 

2“别人都可以,怎么你就不行?”一位患者的自述:今天又被父母问这句,不知道该怎么作答。抑郁症几乎毁了我的生活,去年11月从大学退学,复读,抑郁症加重,停课。非常累啊,毫无力气。我也想知道对别人来说那么简单的事怎么我就做不到。听课多简单啊,我不行。

 

3“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你就是想太多,你要想开点” “你太脆弱了,坚强点”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确切知道别人的感受。我只是病了而已……我没有作,我也不闲。每到有人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告诉他们,你们来体验一下我的感受就知道我够不够坚强了,就知道我有没有想太多。

 

因为抑郁症不单单是精神上的疾病,就像你不分泌胃酸就无法消化食物一样,抑郁症患者缺乏那种让他感觉愉悦、轻松的激素,抑郁症患者很难感受到快乐。一个不能消化食物,只能靠葡萄糖为生的人说他不能吃东西,你会说他只是挑食、只是矫情吗?如果你不会,同样的,请不要对一个明确诊断出抑郁倾向的病人说“你只是矫情”,你不理解没关系,不要进一步伤害了。我相信活着、和抑郁症抗争着的病友都是坚强的,不坚强的都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

 

怎样安抚抑郁症患者

亲人朋友的人有抑郁症的话,“我在”比“我懂”重要,一个没有抑郁症,也没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的人怎么想也不太可能理解得了抑郁症的感受,如果按照“懂”来安慰,很大可能会正好暴露了自己对患者的不理解,让他们更加难过。安抚≠说安慰的话,至少以我的感受来说,安慰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没效果,下不封底。

 

你现在想做什么?我陪你一起。

分享你最近的新发现/新事物,岔开话题,

并让他参与讨论,例如“看我新买的裙子,你觉得怎么样?”“帮我看看这个包,哪个颜色适合我?”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balabala……(他表示出对你话语的意思曲解或者怀疑时,你可以解释出来。这个不是他能控制的,是抑郁导致的认知障碍,希望你理解。)

 

抑郁症患者最需要的是理解和陪伴,让他们知道有你在,你是站在他这边的人,让他知道你理解他的辛苦和煎熬。不要强迫他们开心,不要强迫他们去享受生活,不要对他们说世界很美好、你想开点,多去倾听,多去陪伴,保持同理心。我觉得吧.......如果有人想说那么就得有个人去听,因为那个人不一定时时刻刻都想说,所以如果在他想说的时候,不认真去听的话,那么那个人就太可怜了

 

举例说明:家长建议要少说诸如:我们为了你…………你就是想太多;为什么别人就可以,你就不想;你要坚强一点,这样你就可以……

 

要学会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感受。你可以说:你怎么了?可以告诉我吗?

爸爸妈妈爱你,别担心,我们一直都会陪着你;

没事,有爸爸妈妈呢!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走出来;我们无论如何都会接受你的

 

患者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劝解。可以说:“抑郁不是你的错,别自责,虽然我可能不太理解,但是你可以把你的感受说给我听,我会在你身边陪着你。”

还可以说:1.没关系,哭出来就好了。(哭泣时)

2.我会陪着你的/需要我抱抱你吗?(难过时)

3.靠着我,这样会不会舒服一些?(难受时)

4.你现在想做什么?我陪你一起。

 

要遵循一个原则:不求助,不帮忙。有些家长感觉自己之前做的不好,于是喋喋不休在孩子身边唠叨。陪伴、鼓励和安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犹不及,适度才是恰当。

 

 

【3】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有抑郁症倾向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1. 要及时到精神卫生中心或正规医院的精神科就医。

在精神科医生确诊后,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在症状减轻后配合心理咨询治疗。加强心理疏导,防范病人有自杀行为。

 

2. 寻找社会支持系统。

可信赖的家人、亲戚、朋友、老师、心理咨询师或社会上的心理机构都是我们可以寻求帮助的支持系统。敞开心扉,倾诉心里无法释怀的压抑。多与人交往,而不是肚子躲在角落里暗自神伤。

 

3. 寻找自己身上的积极因素和优点。

抑郁症患者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把自己的不如意和缺点放大到无限大,而对自己的优点却视而不见。发现自己的优点,哪怕是很小的一个点,哪怕是别人的一个夸赞,都能让人看到阳关和希望。而不是觉得生活无望,没有意义,产生厌世的悲观情绪。

 

4. 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旅游、摄影、打球、读书、写作…… 任何能让你提起兴趣的事情,任何能让你与人接触的活动,都可以尝试去做。花点时间持续地做一件事情,就会养成习惯,成为兴趣或爱好。

 

5. 运动。

动能促使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泌。人在运动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能使神经释放递质。任何适合自己的运动,跑步,打球,瑜伽,散步,哪怕在小花园里晒太阳,看着脚边小狗跑来跑去,都会使人感到快乐,赶走抑郁。

 

抑郁症并不是突然爆发的,它是在长期生活事件和低落的心境中累积起来的,并由某一事件引发的。它在临床上表现为“三低”,即情感低落,思维缓慢,精神运动迟缓。这种状况至少持续2周以上。并且他们的社会功能受损,感觉非常痛苦,有些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有时候,人们常常会把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混淆。抑郁情绪也会表现为情绪低落,但是持续时间并不长。而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愁眉不展,心烦意乱,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对前途悲观失望,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心境低落,郁郁寡欢,并有昼重夜轻的特点。有些人晚上容易失眠,爱好和生活乐趣丧失,性欲减退等症状。抑郁症的发作也是有个由轻加重的过程的,并不是突然间爆发的。

 

 

【4】身边人帮助患者时还需要注意

①    保持适当距离。

助人为乐是个好品质,但我从来反对哪种想当圣母或者救世主的心态。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患者内心有长时间潜抑却无法化解的自我攻击,这种自我攻击发生的时候,这些人看起来很可怜的,但是如果你真贴上去可怜他们,就时常遭受其侵略性的伤害。

 

这种侵略性发生在其本人无法再承受长时间高强度自我攻击之后,他们会在心理防御机制的保护下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外部,心态会从一贯的“我不够好我很难过”突然跳跃为“全世界都有负于我我好愤懑”,此时刚好在身边的人,就得承受他们对全世界的愤懑之情。

 

他们会抱怨、吐槽,甚至歇斯底里地叫喊、指责、自戕等等,你以为他们想要的是你的同情、理解与陪伴,而他们其实想要的是你认罪、你内疚、你悔责,不出意外的话,你最终会体验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并莫名的开始内疚自责。所以,能关心就表达适度的关心,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解决问题的工作,留给专业的治疗师比较好。

②注意保密

中国的文化观念,使得多数人认为心理疾病是很羞耻的隐私,肆意暴露他人隐私信息,会让当事人觉得遭受极大冒犯与背叛。

③不要主动关心

主动嘘寒问暖,在抑郁症患者眼里,不是关心,极易被当事人解读为一种带歧视、带窥探、带区别对待色彩的视角,造成“我没法受到正常人一样的对待”的心理暗示,进一步加剧其自我怀疑与自我攻击。

④不评价、不劝慰、不建议

人的习惯是从自己的角度考量问题,如果忽视了抑郁症患者特有的视角和生命体验,及容易觉得抑郁症患者的许多思维匪夷所思,也容易给出让抑郁症患者愈发感觉无力无助的感慨、鼓励、建议、指责等等,特别要警惕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和语气,极其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⑤警惕危险信号

不要因为抑郁症患者经常暴露轻生冲动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他们可是真的想死,只要哪次他们拦截这种冲动的自我保护不到位一点,悲剧就发生了。这是很折磨人的事情,但是躲不开或者太亲的人,还是多花点心力关注一下为好。

⑥尽量带出门参加集体活动

户外运动,特别是带有一定对抗性的集体活动,能有效激发人的正面情绪体验,缓冲负面情绪体验。并且由此形成的合群感、社会关系支持等等,能有效治疗抑郁。

 

 

【5】帮助患者最好的办法

如果正常人理解不了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抑郁症患者也是感受不到正常人的心理和情绪。其实抑郁症病人,如果还有力气,最希望的就是身边的人能给与理解和支持。也许你什么都不用说,哪怕就是陪着,恋人的话抱一抱,让他哭一哭,给TA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当一个人的社会融合程度较深——和周围的社会紧密相连、拥有归属感,且在当下环境中过着有意义的生活,那么ta就不太容易产生自杀情绪。反过来,如果个体感到和周围的社会关联减弱,缺乏归属感,那么ta就更有可能陷入自杀危机

 

所以说,帮助抑郁症患者最好的方法,就是倾听和陪伴。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要允许对方充分地表达自己。不要过多表示好奇,也不要岔开话题,倾听时务必专注、耐心,不要一心两用,你的倾听将会使对方的情绪得到缓解,抑郁症发病的时候,旁人说安慰的话,或者道理,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请不要歧视抑郁症患者。他们就是生病了。就像正常人感冒也需要身边的人安慰一样的。不要说“矫情,无病呻吟,意志不坚定。”这些词对病人来说更是一种刺激。

 

抑郁症最大的痛苦就是孤独感和害怕被抛弃。强烈的自我否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会离开自己,在面对对自己重要的人的时候,会在心理上付出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心力。从心里来说,已经不知道转了多少弯就在考虑如何才能让别人不抛弃自己。

 

一般来说,抑郁症的人,都会对别人很好,而且很能替对方考虑问题。一旦出了事,第一反应都是自己的错,会一再一再的降低底线和往后退。这样又造成了恶性循环。所有人都会离开我,我不值得别人对我好,不会有人真正愿意关心我……这些想法是不是看着都特烦,抑郁症患者每天来回来去就这些事,这些类似问题,不停进入死循环,不停的想,不停的寻找解决方法。

 

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如果不知道怎么做,就什么都别做。不要自以为是的去安慰TA,用自己自以为对的那一套励志而积极的理论去劝解。不仅没用,还会起反作用。如果一个人因为抑郁症而想去自杀,你再给TA说,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你还有父母还有那么多爱你的人,你的身体是你自己的吗?类似的话,不会有任何的好作用

 

对抑郁症患者说的话,作为患者一定要主动寻求帮助。将自己的不快向可以信任的人倾诉,如果身边没有就去找网络上同病相怜的人,或者是其他会关心抑郁症的人。不要害怕会将自己的不幸带给他们,尤其是身边的亲友,他们是你最亲近的人啊,他们都真诚地希望你能好好的活着。自杀情绪会控制人们的思考能力。你可能感到求助是困难的,觉得没有人会听你说、没有人会理解你。

 

请记住,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如果他人不清楚你需要帮助,那么他们伸出的援手也会失去方向。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你感到多么绝望,一定要寻求帮助。

 


【6】要听懂患者的话中话

一直以来,我除了说我陪着他什么的,感觉别的我都不知道说啥

看见并且承认他的痛苦,承认他的努力,认可他的挣扎。

当他对你发出抱怨不要正面杠。

错误示范——

患者:“你走开啦!烦死了!你好烦!”

朋友:“为什么啊?我好心帮你,你说我哪一点烦啊?你这人怎么这样不知好歹啊!”

正确示范——

患者:“你走开啦!烦死了!你好烦。”

朋友:“那你先自己待一会儿,需要我的时候我在来,好吗?”

顺着他的情绪就可以。

 

他说:“我好伤心。。。”

不要说:“谁还没个伤心的时候啊,又不是什么大事,想点别的吧,想点开心的事情就好了。”

更不要说:“你伤心怎么了?我也伤心,我也有不开心的事,我凭什么哄你?你伤心关我什么事?”

可以看出来,就是:不否定,顺着说。

错误示范都横冲直撞、很多棱角、太扎人,软着说才舒服、才温暖。

然后提醒你一下,患者有三大救助系统——①自救系统②医疗系统③社会支持系统。

 

他应该还有病耻感。

“全世界都不理你的时候,要记得你还有身边朋友们的肩膀可以靠呀。”

朋友之间就是互相倒点苦水互相帮扶的,不用埋在心里假装坚强,那很累的,适当放下包袱,一起解决。”

平时没事你可以专门找找“朋友该怎么陪伴抑郁症患者”的资料。

他生气的时候你尽量平静,两个人一起生气没什么好结果。你是败火的不是浇油的。

 

不恰当的比方,他是单纯倒个垃圾,不是有意扔到你身上,不是侮辱。

发现自己丧了就跳脱出来,告诉自己:“这是他的负面情绪被我感知了,我做到了理解他”,而不是“完了我也难过了我的生活也糟心啊”

他说事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他的强烈的负面情绪,并且你无形中接受了。

这个时候,等于说你帮他背起来一份属于他的抑郁情绪。

但你要知道它不是你的,他的情绪投射过来被你捕捉了而已。

做到不和他怒的时候一起、哭的时候一起哭。你是要理解一下他的情绪,但是也要摆脱他投射来的情绪。稳住自己,稳住自己才能救他。

 


我之前有个朋友就是这样,她告诉我:“我在你身边,你随时找我,我随时待命。”

等我信任她、自我暴露了,她又说:“对不起,我也有不开心的时候,我接不了。”

“wdf说好的随时都在呢?”

所以,别轻易说出口什么“随时都在”、“一直都在”,做不到的话伤害太大了。

患者自己也要知道不要过分依赖朋友的什么话。但是咱讨论朋友不是患者这个就忽略了。

尤其是当抑郁症患者和你建立信任,你告诉他“随时骚扰”的时候,他就像小孩子,你要记着你说啥他都当真。

之前有人这么跟我说,说什么我睡不着就找他聊天他睡得晚。结果呢?我问他为什么,他开始攻击:“你失眠找我?大晚上的谁不睡觉?”

可是,说好的我可以找你的...

 

有些话所以不轻易说,他们就像小朋友,说啥信啥。

再比如,之前我的一个网友也是:“如果你把我当成树洞,可以,我有时候不太知道该怎么安慰你,但是你的消息我会认真看。”

然后,我有次想死的时候,就告诉她我在窗台蹲着呢。

就没有回复,我知道她不敢回我,怕说错啥我咚。。。人没了。

但是没有回应。

我感觉我被世界遗忘了。

 

而相应的,当一个网友告诉我他在11楼窗户旁,我就没晾着人家:“那就看看风景吧,吹吹风,想蹲在上面就抱着蹲会,我上次也蹲过,后来下来了.....”

我把我经历的和我的感受一并告诉他了。最后,他说,他和我一样感到了死亡阻抗并且害怕、恐惧,就下来了。

患者发消息千万不要不回,不知道说什么就怼满屏幕抱抱的表情都可以。

什么“。。。”、“嗯嗯嗯”,比较敷衍的词汇,最好还是别发。

 

一般患者不太敢轻易说出去,跟你说了就是信任你并且是他自己犹豫很久的决定。

他们可能发一个消息之前挣扎好几个小时——“他在干嘛啊”“我该不该发出去啊”“他会怎么想啊”“不行我打扰他了”

而患者不回你的消息,可能没看到,或者状态不好不想回,或者你的话不太恰当他要消化一下:“忍住,不丧,不生气,她好心帮我,我知道她很努力在做了,没关系,没事,我要理解她的难处。”

很多人看到患者不回会很生气:“我一心一意,你都不理老子!老子为什么帮你!”

要么就是:“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他在干什么!啊啊啊啊啊!不会自杀了吧!啊啊啊啊啊......”

么气的要命,要么风中凌乱。

但是没关系,不回复消息有很多情况。

 

 

【7】朋友式治疗

第一种:每天定时联系。人是一个需要陪伴的个体,在长时间得不到理解和陪伴,人的精神就会空虚,不知道自己这么拼搏是为了什么?所以作为朋友,每周可以固定几个时间段跟抑郁患者聊聊天。在朋友式的无目的聊天过程中,可以获得久违的轻松愉快,缓解抑郁。

 

第二种:每周一起运动。运动可以缓解抑郁,一个人的力量有点弱小,加上朋友式的力量运动,就是两个人一起运动,这样产生的积极能量就更加强大。在一起运动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彼此感情的加深,也能够让彼此相互理解和换位思考,从而摆脱纠结自己的情绪之中。

 

第三种:给予鼓励和支持。朋友患抑郁症了,这时候不需要打击,更多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鼓励和支持。人在被鼓励中,可以获得一种能量,是一种正向的能量。在支持的过程中,抑郁症患者不会觉得是孤立的,是有人一起陪伴的,内心就会升起暖暖的积极能量。

 

第四种:逢年过节,寄点小礼物。礼物不在于多么贵重,而在于那点心意。心意的礼物是一种自我袒露,也是一种我对你的喜欢。在收到礼物的同时,内心也会想到:这个朋友太帮我当朋友了,把我放在很重要的位子上。那么抑郁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关注抑郁症】相关文章汇总导航

认识抑郁症:纠正错误观念,及时发现和治疗

区分抑郁症和抑郁情绪

科学解读:抑郁症的成因

微笑抑郁症,躁郁症

焦虑症,急性惊恐症

自爱治疗:接纳自己的抑郁和焦虑

心理治疗:缓解情绪的具体方法

药物治疗:抑郁症焦虑症,都是真正的疾病,不是心理问题,和抑郁情绪是完全不同的

身边的朋友如何伸出援手?如何跟ta沟通?

被误解的抑郁症:患者「渴望得到共情」

如何识别和预防自杀危机

患者故事:关于自杀情绪

患者自杀后,身边人的看法

家庭教育:“中国式打压教育”

儿童抑郁症:我们为何总是忽视孩子的痛苦?

5个孩子中就有1个抑郁,怎么能让他们快乐起来?

患者如何跟父母沟通?父母如何帮助子女?

抑郁症名人:李若彤,崔永元,杨坤,热依扎,郑秀文,lady gaga

抑郁症名人:范晓萱,薛凯琪,周润发,陈松伶,李兰妮,张桐

抑郁症爱情故事

患者故事一:患上抑郁症的原因

患者故事二:家庭矛盾,父母的误解

患者故事三:关于药物治疗的思辨

患者故事四:自救之路

患者故事五:轻生念头

《我的抑郁症》伊丽莎白

 

 

 


身边的朋友如何伸出援手?如何跟ta沟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