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法的节奏(音乐性、时间性)

2023-02-09 11:52 作者:TimesLucky  | 我要投稿

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沈尹默《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辑要释义》

技法精熟,是节奏美感的基础。逐渐变化,逐渐强化节奏感。

心理节奏+技法精熟,才能将节奏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什么是节奏

跑步时,被别人带乱了自己的节奏。 劳动号子,统一步伐,调节呼吸。

音乐与舞蹈:高低起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诗歌,具有节奏之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感觉听到声音,有意象,有节奏的美感。

书法怎么体现节奏

发力点

节奏、点画线力量与“发力点”息息相关,全身力量集中于一点,并不是匀速运动,如掷铅球、拉弓箭。用笔既是上下运动,也是加速度运动。

发力点集中的地方:起笔处、转折处、收笔处,笔锋转换处、长笔画的变化处等。

发力点的力,是有变化的,非常微妙。笔法越熟练(微肌肉的控制力强),力的变化就越丰富。

image-20230203220627300
image-20230203221027271

书写的过程

提按、轻重、缓急、行止、长短、往复、起伏、收放、连断......的过程。

象八音之迭起,感会无方。  --孙过庭《书谱》

image-20230204222355350
image-20230204222707629

书写的连贯性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成一篇之准。  --孙过庭《书谱》

一篇书法,若是沿着书写笔顺来看,书写运动过程首尾贯连、前后接续,顺时间、不可逆,形成一个类似音乐、舞蹈一样的篇章总体,是一种独特的时间艺术。

如古琴的指法,丰富多彩。抹、挑、勾、剔、打、摘、托、拨、撮、锁、滚、拂......

image-20230208194750872
王献之《鸭头丸帖》,笔断意连,动作丰富


image-20230208194936297
image-20230208195929532

书法的节奏就像唱歌,上下贯通,临贴时逐渐被笔画动作的节奏带着走,忘记了一个个“字”的存在。

image-20230208201028167

曲线之美

书法与园林艺术相通,与大自然相通,曲径通幽。

image-20230208202413939

其一,篆尚婉而通

其二,一波三折

其三,行气线

image-20230208202652051
image-20230208202950725
《石门颂》局部,刻在石崖上,斑驳迷离的波折感


image-20230208203337433

黄庭坚受《瘗(yi)鹤铭》影响,天真浪漫,不受拘束的野趣。在船工荡桨中悟到笔法。

image-20230208203212594
image-20230208204111064


image-20230208204316132

纵笔长舒

image-20230208205131242

最接近音乐的形式--草书、行书手卷

如曲子一样,把一首音乐完整地表现出来

image-20230209111204850
image-20230209111254581
image-20230209111539892
image-20230209111649981

书法的节奏(外),源自书者的心理节奏(内)。

书者不同,节奏不同

image-20230208220715212
image-20230208220752836
平淡空灵与狂放激情


image-20230208221017638

同一节奏,书写时空不同,节奏也会不同

image-20230208221348195
image-20230208221517484
王羲之,节奏大师,笔法细腻,感情丰富
image-20230208221613015

不同的心灵--书法节奏,同时伴随着不同的笔触、质感,于是这几者交融,产生了独特的“节奏意象”。

image-20230208221850917
image-20230208221932787
小提琴,《我爱你中国》,宁静轻盈


image-20230208223011621
点如鼓乐

中国书法造端象形,与画同源,故有美观。演进而简,其性不失。厥后变成抽象之体,遂有音乐之美,点画使转,几同金石铿锵。“  --徐悲鸿《积玉桥字题跋》

image-20230208223851402
古筝,《出水莲》,通亮空灵


image-20230208224114114
交响乐




书法的节奏(音乐性、时间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