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2010级人物志——文晓依(下)
2021年1月17日,醋醋正式从V17声优少女期满毕业了。如果说醋醋本人确实更喜欢在幕后而非台前的话,那么即使抛开结婚和年龄等因素不谈,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果。在声优偶像化这件事情上,暂时还没有足够的资料来进行更多的分析和讨论,但至少在国内,这条路还未能被证明有多成功。而醋醋业已和公司共同成立了工作室,未来在事业上的发展会如何,还请拭目以待。
那么言归正传。本篇会讲到一些比较阴暗的事情,各位看官需要有个心理准备。须知凡事都有两面性,了解得越多,处于台面之下的东西就暴露得越多,这是客观规律,也许可以避而不谈,但不能被否认。如果有看官有意向提升自己看待问题的全面性,那么我希望能借这个机会,去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方法和心得。
在上一篇中介绍过,醋醋早期的歌曲作品由于15150、分贝网、YYFC等平台的相继关闭而险些“失传”,幸亏有醋醋的几位圈内好友无私相助才得以保存下来。其实我从动笔写醋醋的人物志开始,就断断续续地在调查这几个平台关闭的原因。毕竟,对于没有醋醋这么幸运的其他创作者而言,可能他们的不少作品就此永远灭失了,这总不是一件可以简单忽略的事情,很有深究一下的必要。而我之所以在上一篇中选择在这件事情上卖关子,更多是出于文章整体结构方面的考虑,另外我手头的资料(绝大部分来自于网页档案馆)也一直不让我能百分之百满意。截止目前的调查结论大致如下:
(1)2009年8月24日,分贝网CEO郑立因涉嫌组织视频色(和谐)情表演被刑拘,后获刑六年 ,分贝网也在大致同一时间被封禁。尽管分贝网本身与案情的关系似乎并不大,但网站就此关闭,再也没有提供过服务;
(2)15150在2008年的时候就已经不太稳定,2010年基本失去了主要功能。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确定网站关闭的具体细节,但是15150的创始人龚兆玮不仅是郑立的重庆老乡,还在上述案件中几乎与郑立同时被捕,只是似乎没有被起诉。而15150这个网站的页面上也到处是擦边球内容,所以我推断15150的关闭与上述案件也有不小的关系;
(3)2014年,YYFC更名为“噢音乐”,更换了域名的同时,也失去了本来的一些功能;此后这个网站运营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始终没有被解决,最迟在2018年6月的时候,这个网站连试听的功能都无法使用了,由此宣告它彻底被5sing等其他平台所取代。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12月14日文化部曾经发布了关于清理整治违规网络音乐网站的通知,封禁了一批涉嫌擅自提供网络音乐服务(简单来说就是盗版)的网站并勒令其整改,其中就包括了YYFC;(——本段感谢醋米治愈中心提供资料)
显然,这几个平台都远远谈不上成熟,如果综合一下各自表现的话,大致存在如下三个问题:盗版泛滥、内容涉(和谐)黄、难以盈利。而难以盈利这一点,势必会大幅增加前两种负面影响,最终导致了这些平台令人惋惜的结局。对于这些平台的创建者和运营者,我个人认为,不应当过于苛责。除了像郑立这种涉及犯罪的人之外,其他人也只不过是当时互联网狂野发展下的牺牲品,或者叫做时代的眼泪吧。而15150、分贝网、YYFC的兴起和幻灭,基本就是整个内容创作生态,乃至整个互联网生态在彼时彼刻的缩影了。
行文至此,其实很多事情都被串起来了。如果有对互联网发展史有所了解的看官,应该会知道,在2004年之后,强调“交互”以及“用户贡献内容”的互联网2.0持续高速发展直至今日。这里简单说明一下,互联网1.0与互联网2.0其实都是生造出来的概念,用以区别内容发布的模式。在互联网1.0时代,中文互联网的顶流就是新浪、网易、搜狐这些门户网站,用户们更多时候只能被动地浏览,而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进行回应,遑论彼此之间的交流。门户网站单方面地向用户输出内容,其实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没有本质的区别。当然了,那个时候也有聊天室、论坛这类实质上具备了交互能力的应用,但毕竟流量还是远小于门户网站的。而在互联网2.0时代,用户不仅是内容的接收者,更成为了内容的主要创造者。其中比较典型的应用,就是新浪微博,和我们最为熟悉的B站。想想诸位看官曾经发过的弹幕吧,这真的是内容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有些节目本身还不如弹幕好看。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2.0的时代,才是真正的网络时代。

互联网2.0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强烈的、深远的影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捷、催生了无数新的应用和商机。但也因为其不成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醋醋、醋嫂、本文的作者、本文的看官以及其他无数的人其实都身处这种科技革(和谐)命的惊涛骇浪之中,无非就是距离漩涡中心的远近有差别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想不被其影响,无异于痴人说梦。
聚焦到醋醋身上的话,互联网2.0最大的影响,就是大幅加速了各种诸如“古风填词翻唱”这类小众文化的发展。曾经像“吃醋的雪见”这样的创作者,由于在人群中过于稀疏,又缺乏彼此沟通的渠道,只能被困在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上。而互联网2.0催生的各种社交软件和创作平台,使得这些创作者能够以空前的方式取得联系,“吾道不孤”和“互通有无”使得创作热情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可以说,“吃醋的雪见”能够在2005年以创作者的身份出现,本身就是互联网2.0的一个小小的具象化表现,而这种表现,毫无疑问是正面的、积极的。
而在醋醋早期作品险些灭失这件事情上,我不认为这些作品如果真的不幸灭失,会对醋醋的事业发展产生特别大的负面影响。在这一点上,我和醋米们之间的意见可能会存在很大的分歧。我的理由很简单,那个时期醋醋的作品,如果非要让我作出评论的话,我只能称之为“高质量的自嗨”。须知2006年的时候醋醋其实只有14岁,还是个初中生。诚然,彼时的醋醋作为一个初中生,能有本事做到学习和内容创作两不误,已经称得上是天赋极佳了。但是醋醋天赋再高,年龄、经验、资源和可支配时间毕竟摆在那里,即使是4年后的2010年,醋醋在古风填词翻唱这个相对比较小的圈子里,离流量变现也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我必须承认我思考这个问题的视角非常功利、非常不近人情,但我还是选择了保留意见。
而聚焦到醋嫂身上的话,互联网2.0的影响就不那么温和了,O2O创业失败无论如何都应当算是走了一次弯路。当然创业失败这种事情,肯定不是一句“互联网环境不成熟”能概括的,但如果没有去试水O2O,醋嫂多写两年剧本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呢。没人能否认,收益是与风险并存的,互联网概念加持下的创业机会更是将收益和风险都超级加倍了。唯一的问题在于,这种风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心平气和地去承担的。即便是在互联网发展相对趋于稳定的现在,单纯做一名创作者或者主播的压力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更别说创业了。远的不说,就说近的,B站也有不少创业开公司的UP主,他们也分享了许多讲述自己创业经历的视频。说实话,这些视频给到我最直接信息是:对于创业这种事情,如无强烈的信心和坚韧的意志(俗称想不开),最好还是知难而退。
最后,聚焦到醋醋彼时在古风填词翻唱区的偶像和引路人——心然身上的时候,互联网2.0的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不知道有多少看官知道心然这个名字,但估计大家或多或少应该听过她演唱的歌曲。心然,游戏、音乐、网络女歌手,B站ID是心然yoyo。其成名作是单机RPG游戏背景音乐的填词演唱歌曲,如《回梦游仙·千年缘·变奏》、《临安初雨》、《织梦行云·离歌》等。心然在B站的粉丝截止目前也只有2万多一点,但是在2006年,心然火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看看2006年5月1日在15150的排行榜:

人气歌手排第一就不说了,在人气歌曲榜单中,心然的名字也出现了5次。这还是我为了展示醋醋的投稿记录而截的图,在其他日子里,心然在排行榜上出现的频率只多不少,甚至有几天是霸屏的状态。而在这个榜单中,还出现了一个ID,江小羽,他将是下文马上就会讲到的一场大风波中的导火索。
心然的第一首作品是《新绝代双骄3》的主题曲《守候》,于2005年7月投稿。所以单纯论入圈的时间,可能比醋醋也早不了太多。所以说,心然的人气,并不是熬资历熬出来的,而完全是凭借自己的唱功和对古风歌曲的热爱而获得的。如果心然的人气放到现在,想来会有更多、更稳妥的方法和渠道去变现(如果她想的话,但很大可能她并不会想变现),然后进一步推动她的创作,由此产生一个正向的循环。然而,时代给心然的,恰恰是一些最坏的东西——不成熟的平台、网络暴(和谐)力和疯狂的私生饭。有关平台的问题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了,平台的问题对心然来说影响也不算大,所以重点讲后面两件事情。
时间回到2008年,那年出了一个网游叫《仙剑OL》,游戏本身是个坑,略过不提。当时游戏的运营方为了炒热度,举办了一次仙剑作品大赛,其中有投票环节,依据票数决定名次。心然本人由于早先发生的梦中仙灵事件和《蜀山OL》事件(有兴趣可以自行了解,这里不展开),早已决定不参赛了。然而,不知是哪位好事之人,将心然的作品《千年缘》和《织梦行云》拿去参赛,其中《千年缘》的票数保持第一。而另外一位歌手董贞的作品得票也很高,董贞(以及其他歌手)的粉丝就误以为是心然出尔反尔,于是对心然进行了大量攻击和谩骂,由此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导致心然一度封麦。
未经心然同意把她的歌曲拿去仙剑OL参赛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谁,至今并没有定论。但当时主要的怀疑对象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江小羽。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江小羽一直很擅长同人作品的商业策划,心然早期的专辑策划都是他,可以说他扮演的就是类似于心然经纪人的角色,被怀疑也不能说毫无道理。不难想象,这使得心然和江小羽的关系大幅恶化,几乎到了绝交的程度。但后来他又发帖澄清自己,心然应该也接受了他的解释,重新开始唱歌,此事算是过去了。殊不知,这只是一个开始。
2008年底,发生了“好好心然”和“星火然”事件。两件事的性质类似,“好好心然”和“星火然”都是百度贴吧的ID,这两个人分别创建了“好好心然吧”和“杀心然吧”,意图用来曝光心然和家人的现实信息,并且公然声称想要使用暴力去伤害心然和她的家人。心然报了警,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打击力度问题、嫌疑人疑似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等),那两个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惩罚。出了这种事情之后,心然看淡了这一切,不想再为了这些事影响到自己的现实生活,所以又一次封麦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结束。
2017年7月,心然宣布回归,她的B站账号大致也是2017年开始投稿。她在百度贴吧自述了回归的原因,原文链接我放在文末。简单来说,她回归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她的现实生活被一个她称之为“毒蛇”的人严重干扰。多年以来,这个“毒蛇”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挖掘心然的隐私和干涉心然的私生活上,尤其热衷插手扰乱心然的工作,为此不惜各种骚扰心然的同事。有一次甚至利用会议系统的bug搞砸了一次心然所在公司的产品培训会,导致公司失去了一批用户和客户。
这位“毒蛇”做的一系列事情,导致心然不得不放弃了这份工作,回到了互联网。要知道,她当年离开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躲避暴(和谐)力,如今却因为不堪忍受暴(和谐)力,又回到互联网。不知道看官们作何感想,至少我读到心然的这段自述的时候,几乎要泪崩,脑中想起的是约翰·列侬的枪击事件,和任达华的被捅事件。私生饭这种群体的存在固然与互联网没有直接关系,但互联网无形之中放大了私生饭的攻击范围。而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当一名UP主或主播被跟踪、被干扰正常生活的时候,他们远比明星要缺乏资源来维权和保护自己。
有看官可能会问,讲这些事情,与醋醋何干呢?答案很简单,醋醋也是“创作者或主播”中的一分子,面对私生饭的时候无论如何是相对弱势的。有证据表明,醋醋也有这种疯狂的私生饭,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表现出来的能量没有这么大。如果说,醋醋早期作品被保存下来是小幸运的话,那么醋醋没有遇上“毒蛇”这种量级的私生饭,恐怕才是真正的大幸运。遇上了,后果请参考心然的遭遇。其实我在机缘巧合之下了解到这个群体的一些背景之后,还是挺替醋醋以及其他UP主捏把汗的。
总的来说,本篇中的醋醋更像个引子,主要想讲的,还是这些年互联网所引发的人们生活的变化。这些年,互联网上发生很多好事,也发生了很多坏事。但不管怎么说,时代在发展,生活要继续,同志们还需努力。对于我自己来说,考古归考古,也需要时常注意不要无意中去暴露别人的隐私信息。鉴于最近B站的考古风气有上升的趋势,如果有同行光临并读到本文的话,请以这一条自勉。也请各位看官原谅我拖稿,这篇文章真的很难写,每每看到让人伤心的材料,就很难鼓起勇气继续。有关互联网发展史、声优偶像产业、创业相关的话题等,有机会的话我会单独开篇来讲述。而本系列的下一篇,则会借一部话剧,来给各位展示一下2010级的众生相,敬请期待。
老规矩,以诗结尾: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参考资料:
文化部关于清理整治违规网络音乐网站的通知:https://tech.qq.com/a/20101215/000332_1.htm
郑立一案相关介绍:https://baike.baidu.com/item/%22071%22%E7%89%B9%E5%A4%A7%E7%BB%84%E7%BB%87%E6%B7%AB%E7%A7%BD%E8%A1%A8%E6%BC%94%E6%A1%88/15104812?fr=aladdin
郑立一案的刑事审判参考:http://www.zwjkey.com/jingdiananli/xingshianli/2021-10-30/7980.html?ivk_sa=1024320u
心然封麦的知乎讨论: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37553
心然自述有关“毒蛇”的故事:https://tieba.baidu.com/p/5236390519
往期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