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职场失败者马奎、陆桥山、李涯不犯同这一个错误,能否扳倒吴敬中、逮住余则成?

2023-05-21 19:19 作者:真正的半壶老酒半支烟  | 我要投稿

保密局天津站的核心圈,也就是一个少将四个中校,这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是不合规矩的:据军统(保密局)将军级特务沈醉、郭旭、成希超、程一鸣等人证实,在各大区和省站,除了区长、站长,还应该有一个“督察主任”,也就是《渗透》中李维恭那样的职务。

历史上的吴敬中(原名吴敬中)也没当过督察主任,但是我们熟悉的周养浩、文强(《特赦1959》中的刘安国)却都当过:周养浩是保密局西南特区副区长兼督察主任,文强任军统局北方区区长(有一段时间叫东北办事处处长)的时候,还兼任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他1946年晋升中将,也跟他当督察处长有关——军统(保密局)特务晋升中将很难,但是进入正规部队当督察,晋升就比较容易了。

文强能晋升中将,走的是正规军路线,推举他的是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和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叙任军衔少将职务军衔中将的戴笠也做了一些工作,为此文强还十分感激。

文强为什么能在军统晋升中将,以及他为什么要感激戴笠,笔者前一段时间写过,这里就不再赘述,咱们今天的话题,还是来聊一聊文强的继任者、沈醉的老同事老朋友吴敬中。

晋升为中将的文强在戴笠坠机后感到了危机,就通过程潜的关系调到了湖南,接班的就是吴敬中——此人在同学蒋建丰授意下担任保密局天津站站长之前,还当过军统西北区区长、第八战区长官部调查室主任、军统东北区区长兼北满站站长。按照时间推算,吴敬中应该当过文强的下属,后来才接手了文强在东北创立的特务系统。

东北即将被文强的黄埔四期同宿舍林同学拿下,毛人凤卖蒋建丰和郑介民的面子,把吴敬中调到了油水很大的天津,而且破例没有设督察主任,于是天津站就成了吴敬中一个人说了算。

历史上的吴敬中说完了,咱们该来看看《潜伏》中的吴站长和他手下的四个中校了——这五个人,简直就是职场中五种典型人物的代表,如果我们把《潜伏》当成历史剧和职场剧来看,一定会受到很多启发。

吴敬中能将陆桥山就地正法,而郑介民拿他无可奈何,这还真不是说大话——不管自己的是当军统最后一任局长、保密局第一任局长,还是国防部次长、二厅厅长,都不会为了陆桥山而跟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吴敬中翻脸,他即使想翻脸,跟吴敬中同班的小蒋也会出面劝和。

吴敬中的高明之处,就是既不得罪戴笠,也跟毛人凤保持密切关系,跟郑同学和蒋同学,那自不必说,那段异国同窗的情谊,谁也不会忘记。

吴敬中最后还是放了陆桥山一马,余则成的劝说,不过是给了吴敬中一个台阶,不管余则成说不说情,吴敬中都不会杀陆桥山——真枪毙了陆桥山,老同学郑介民的面上须不好看。

这就是吴敬中比马奎、陆桥山、李涯都高明的地方:光棍打九九不打加一,凡事适可而止,绝不赶狗入穷巷。

吴敬中掌控着手下四个中校的升黜甚至生死,这一点余则成看得很清楚,但是马奎、陆桥山和马奎都想不明白,于是他们就犯了同样一个错误,虽然都没有直接死在吴敬中手里,但是在吴敬中心里,却早已把他们都判了死刑。

马奎、陆桥山、李涯的所作所为,用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就能概括:不作死就不会死。

这三个家伙的作死方式如出一辙,那就是向吴敬中的权威发起了挑战:马奎自恃给毛人凤当过保镖,陆桥山以为自己是郑介民嫡系,李涯也觉得自己“在南京有朋友”,都以为扳倒了吴敬中,他们就有可能高升一步,却没想到吴敬中有一百种办法让他们直接“升天”。

其实马奎是不是峨眉峰,吴敬中跟余则成一样心知肚明,陆桥山和李涯掐得死去活来,也正中吴敬中下怀。

其实这个道理读者诸君稍微想一下就会明白:如果您是郑介民、毛人凤,会为了陆桥山、马奎那样的“小人物”而跟树大根深的吴少将撕破脸吗?

马奎、陆桥山、李涯都自以为抓住了吴敬中贪墨和昏聩的把柄吗,却不知道吴敬中做过的事情,不但郑介民、毛人凤做过,戴笠也没少做,大哥不说二哥,马、陆二人举报吴敬中,在毛、郑看来,那就是当着和尚骂贼秃。

毛人凤授意吴敬中做掉马奎,郑介民在陆桥山被狙杀后毫无反应,吴敬中老神在在:这俩小子就没想想,你能拿出多少东西给两位局长?拔出萝卜带出泥,我倒了,“毛座儿”和老郑的日子会好过?

吴敬中查抄中统(党通局)大贪季伟民,满满两大车赃物都拉到南京交给了毛人凤,这两车宝贝,郑介民也是可以分肥的,马奎和陆桥山一辈子也淘换不来这些东西,拿什么来博取“老长官”的欢心?

于是马奎和陆桥山悲剧了,于是李涯也悲催了:这个忙于工作而整天睡在办公室里的中校行动队队长挨了当头一棒——他晋升上校的报告,被余则成动了手脚,送到南京也变成了一堆废纸,而他那些“朋友”,根本就帮不上一点忙儿。

李涯等三人犯的同样错误,就是没摆正自己的位置,高估了自己的关系网,这就是胸襟和眼界的局限,他们跟吴敬中比后台,那就是叫花子跟东海龙王比宝。

余则成跟那三个中校截然相反,他知道首先要效忠的对象是长官吴敬中而不是毛人凤、老蒋,这就叫县官不如现管,谁也不能隔着锅台上炕,“僭越”是职场大忌,所以他从未想过要当站长,当不当副站长也无所谓、神奇自然。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吴敬中不像沈醉,沈醉总惦记着毛人凤那把椅子,而吴敬中和余则成都知道,在当时的环境下,局长站长之位都是浮云,只有金条和美钞才站得稳、敲得响,玉座金佛和斯蒂庞克呱呱叫。

争者不足而让者有余,没有哪个上级喜欢喜欢争斗的下属,马奎、陆桥山、李涯锋芒毕露,红着眼睛争来争去,最后都成全了吴敬中和余则成。

保密局天津站这一个少将四个中校的不同结局,也能让我们想到很多,读者诸君对这五个的为人处世之道,自然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您看来,吴敬中最高明的地方在哪里?余则成跟马奎、陆桥山、李涯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十个李涯绑到一块儿,能否是吴敬中的对手?那三个中校死于非命,是因为他们得罪了吴敬中,还是动了谁的蛋糕?


职场失败者马奎、陆桥山、李涯不犯同这一个错误,能否扳倒吴敬中、逮住余则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