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磐石一样」亚瑟士Kayano26 300公里心得分享
亚瑟士K26首发应该是在19年年中,作为跑鞋大厂亚瑟士的常青树招牌之一的Kayano系列一直是入门跑者和低足弓跑者的优秀选择,在支撑方面Kayano作为第一梯队是不可撼动的。
本人的这双K26购买于21年的4月,当时K27也已经上市,现在k28都出了。作为刚刚决心踏入跑步领域的小白来说,亚瑟士一直是不二之选。之所以没有购买K27而是买了K26纯粹是图便宜,但即使这样还是花了700大洋,现在想想当时是有些呆的(笑

鞋子刚到时如下图


鞋码是41.5码,亚瑟士没有41码,是直接从40.5到41.5。对应内长260mm,当时看不少人说建议买大半码,结果后来我这252mm的小脚觉是有点空虚了。我认为你按正常内长买就行,其实跑鞋偏大不是太舒服,当然后半程脚步充血可能会变大,个人感觉还是正码最舒服。
先说外观感受,K26我买的是东京复刻配色,个人感觉是十分好看的。白色鞋身搭配上浅棕色橡胶外底,鞋面是网格搭配鞋头防撞保护贴以及两侧的亚瑟士经典红蓝虎爪logo,外侧logo是像是漆皮的材质比较光滑,内侧则是塑料材质。中底的切割很有层次,duomax防侧翻和外侧红色gel胶以及印刷的flytefoam整体都很和谐,实战之余日常通勤出街完全没问题。我理想中实力与颜值并存的跑鞋亚瑟士就是很好的例子。

下面谈谈基本配置
本人身高172CM;体重穿这双鞋时是80kg;目前68kg,BMI23.4
亚瑟士有三宝——GEL胶,DUOMAX双密度防侧翻,FLYTEFOMA泡棉
一直到Kayano28代Flytefoma才下班改为更加舒适强劲的FF BLAST,当然吉祥物GEL胶是不会缺席的。
官方给到的配置是上层中底使用FlyteFoma Propel泡棉,大概变得更有推进力了?下层为Flytefoma泡棉,经典的双密度配置,提高稳定性,中底泡棉的硬度是由后跟一小块偏软过渡到前掌十分硬的。泡棉摸起来有一种轻量的感觉,实际41.5码单只重量291g左右。整体坡差大概是10mm左右,这个我在官方没有查到数据,但是上脚感受是比美津浓wave rider25(12mm)低,和甘油19(10mm)相似。
前掌和后掌都加入了gel胶,吸收冲击力。后掌为开窗可视设计,同时大底橡胶也刻有GEL的字样。但是个人感觉面积不大,gel胶实际上非常重,加入太多也不利于保持轻量化。
DUOMAX防侧翻装置,实战中确实强而有力,足弓处的支撑感非常清晰。掌中有抗扭片。下方有一条中足引导线,可以以更正确的姿势落地。后跟搭配硬度很高的港宝,整个鞋子十分稳。
鞋面是工程网布,应该有两层。虽然做了雕花开孔但是透气性一般,夏天肯定没有这么理想。包裹感还不错,虽然我买大了半码但是没有跑动时不跟脚的情况。有很多亚瑟士的老用户都反映亚瑟士容易破脚面,我个人使用300KM到是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鞋底橡胶是AHAR+橡胶,不过官方介绍的是AHAR橡胶。抓地力不错。前掌橡胶远远软于后掌,是可以用指甲摁下去的程度。由于我购买时是大体重,再加上鞋子本身不轻,跑步的时候就容易拖地,结果鞋底现在不堪入目。不过大多数亚瑟士的使用者都说亚瑟士的耐磨是很优秀,同为日系跑鞋美津浓也是,我的rider25使用100KM,大底磨损极小。



鞋舌不算多舒服,跑起来容易偏向两边,我比较喜欢半车缝式的鞋舌,可以减少滑移。鞋带中规中矩,个人感觉有点长,不过喜欢把孔位穿满的应该很合适,跑步时也不会松动,摩擦力合格。
鞋子领口有一圈海绵填充,很舒适但是天气炎热可能会吸汗。鞋垫下方有一层薄薄蓝色填充物,不知道是不是和欧索莱材料相似,个人感觉对于提升脚感有一定的作用。

关于鞋垫有必要狠狠的吐槽。为什么把原来的Ortholite鞋垫换成eva鞋垫!虽然减少了成本,但是感觉发售价还是很高啊(¥1390)。并且eva鞋垫我感觉很容意踩实而且整体感觉没有Ortholite鞋垫舒适,这是这一代Kayano脚感变差的重要原因,也是我感觉缓震感下降的原因。几乎每家大厂的顶级跑鞋都是堆料如山,而此次取消使用欧索莱确实是感到失望,并且透气性没有多大提升,对比海波丽鞋垫还是差不少。以至于我自己买了双必迈的鞋垫更换了使用100多公里就感觉疲软的原鞋垫,但是这也让整鞋重量来到了314g,不过跑动时有了轻微回弹感,提高了舒适度我认为是值得的。

后跟有面积很大的鱼鳞形设计的反光材料,保障夜跑的安全性。我很喜欢后跟有反光的设计,因为我有时候会跑一些真的很黑的路段,安全性自然需要保障。但是我没有买夜跑版,那个配色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然后是个人使用300KM的一点小小心得

最初我是很标准的大体重,BMI超过26。开始是为了在学校应付乐跑才开始跑步的,当时一次是2KM,累得要死要活。和很多人一样,慢慢的在痛苦中寻找到了快乐,就开始想着继续跑步,一是可以减肥锻炼身体,而是缓解学业和生活压力。为此我购入了这双Kayano26。
第一次上脚直观感受就是一个字
“硬”
如同石头一样的泡棉和踩下去没有回弹的gel胶都让我以为买到了假鞋。我去检索资料发现多数人建议要40KM的磨合期,才能所谓的踩开这双跑鞋,感受到柔软回弹的脚感(然而到现在300KM了硬的依然不忘初心)。初次上脚跑步时能感到这双鞋带来的强大的支撑性,每一次落地都很稳,好像有双无形的手在矫正你的姿势一样。较硬的中底也使得跑步过程中不会泄力,发力始终如一,但是如果要去加速就要付出比其他跑鞋多一点力,疲劳感会强一点。鞋底的抓地力也不错,干地上下坡加速都没有问题,操场过弯时也很稳,足弓内侧的支撑的确做的很优秀;冬天地面会有水汽,如果速度过慢感觉抓地力稍逊于把速度提上去的感觉;雨战有简单的使用过,鞋面容易进水导致前掌的不适感,同时后跟吸水之后会变重,不建议雨战使用,雨停之后地面积水不多的情况下可以正常使用。适合后掌和全掌跑法,我自己就是后掌跑法,跑起来很舒适,前掌个人认为是不太舒服的,反馈一般。至于回弹我是觉得真的稍欠一些,尤其是我买了甘油19之后再一对比更是觉得k26实在是香不起来,所以开始才使用了80KM我就被“劝退”了。并且期间我的左小腿内侧一直有疼痛感,一度怀疑k26其坚硬的中底的缓震性能,也是被迫暂停使用的一个原因。当然在冬天接近零下和夏天三十多度的感觉是一样的,这样你或许不必担心材料的衰减。
这双鞋不适合比430更快的配速使用,一来它的重量摆在这里,二是加速会有拖沓感,除此之外可以涵盖所有的配速区间。我一开始就是用这双鞋跑640的有氧,虽然回弹确实差点但是其优秀的支撑可以缓解你后半程因为身体疲劳的代偿,在跑步结束时溜达回家的过程中比起软底来更加舒适。这双鞋也因为其优秀的支撑可以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使用,甚至可以当做简配的越野鞋来使用(个人认为,家附近没有越野路线也没跑过越野),仅限不平整的铺装路面(山体公园路面)和一般碎石较少坡度不大的非铺装路面。如果今天不是很想跑速度你可以穿上它把速度降到600左右,欣赏沿途的风景或是给自己一点独立思考的时间,或者你今天就是不想跑步,穿着去登山也很舒适。我一直认为跑步不仅是突破人类的极限展示人类的毅力,更多的是感受跑步给人带来的快乐,塑造健康的身体,保持乐观的心态,结交更多的朋友。
如今使用这双k26已经使用300KM了,虽然是当做备用鞋穿插使用的,但是每次穿它出门总能找回最开始跑步的自己,也陪我减掉了将近10kg的体重。虽然在厌跑期是甘油19帮我撑过去的,但是当自己能力有些许提升之后再次上脚k26,一种你和老友久别重逢的亲切感,一种虽然不适合竞速但是努力把配速拉到400左右时畅快感,都是无比珍贵的体验。你陪我度过了新手期,我用双脚带你感受迎风的速度,这就像两个在霓虹闪烁的城市夜晚相伴而归的挚友一样。它注定有一天会退役,但到了那时也会是在我的鞋柜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跑鞋,它是带我走入跑步这个想要终其一生的爱好的老师,是一双偶尔会犯错但是优点大于缺点的跑鞋。

亚瑟士百公里综合评价
B+

写在最后: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的小小心得可以为跑鞋评测添砖加瓦,有说得不对的地方也希望指正。同时我认为千人千脚,也许这双跑鞋它很适合我,但是对于别人来说却没那么亲切,反之也是如此。今后我想做一期布鲁克斯甘油19的1000KM使用心得分享的视频,目前已经跑了500KM,跑感正当时。Kayano26也会一直跑下去,预计1000KM退役,如果状况还算可以,就会用作通勤鞋,毕竟它的外观真的很正(*ΦωΦ*) 还有,我不建议现在再入手k26了,可以入手有好价的k27或者改头换面的k28或者去试试新款的Nimbus24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