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线】地铁也有“黄医生”?通通为你来揭秘!

相信大家都知道高铁有著名的“黄医生”,但你知道地铁其实也有自己的“黄医生”吗?今天,通通就来为你揭秘地铁界的“黄医生”~
“黄医生”的工作背景
在地铁投入运营前,大量的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在轨道与接触网铺设完毕之后,启动试运行之前,地铁还需要完成联调联试。
在联调联试中,限界检测、冷滑、热滑将直接决定列车是否能够正常于隧道中行驶,从而为接下来的设备联调奠定基础。可以说,前三项一旦出错,所面临不止是地铁列车能否在隧道内正常工作的问题,甚至是列车能不能驶入隧道的问题。

何谓“限界检测、冷滑、热滑”?

限界检测指的是通过设备检测隧道内是否有物体侵入了列车的限界范围内,它会严重危害行车安全。
冷滑指的是在接触网不带电的情况下,在其他动力的牵引下,通过受电弓滑行对接触网进行检查,确认接触网有无质量问题,为送电消除安全隐患。
热滑指的是接触网通电后,受电弓直接从接触网取电,依靠列车自行运行来全方位地检验接触网、轨道、车辆是否能够配合得当,保证地铁列车能够正常上线运行。

在过去,这三项检测分别使用了三类车辆。限界检测要使用专门的隧道限界检测车,冷滑需要通过作业车辆加装受电弓进行试验,热滑则需要使用经过专门改造的地铁电客车来完成。这样的检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得到的却往往又是主观的观感数据和简易的检测结果,即效率不高且最终还难以获得精确完善的报告结果。

“动态检测车”横空出世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与中车株机共同研发了一款集三项试验能力为一身的 “地铁黄医生”——ZER8型轨道工程检测车,这也是电气化局的第三代地铁动态检测车。


外观酷似HXD1型的它,身披黄大褂,转身一变,成为了地铁界的“黄医生”。与HXD1型不同的是,它的身材小巧,能够被轻易地装上卡车进行公路运输,前往全国各地的地铁系统“巡诊”。




这款动态检测车采用了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车辆设有双司机室,中部机械间设有走廊,因此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运行,拥有较强的机动性。


动态检测车还具备油电双动力,除自身具有柴油发电机组之外,也支持DC1500V的接触网供电和DC750V/DC1500V的第三轨供电,可以说是覆盖了常规地铁所使用的供电制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能够胜任四项任务:接触网几何参数检测、接触网动态参数检测、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和限界检测。

专业的它设备齐全,能够通过红外扫描、视觉成像等多种先进手段对线路进行检验,高效出色地完成任务,可谓是一个“全能医生”。

这次通通是在福州地铁1号线二期的试验任务中遇见了它,这也是福州地铁在正线的首次应用。在复杂的线路条件里,它依然高效、准确地完成了任务,一起通过视频看看吧:

这个型号的动态检测车全国仅此一辆,因此它一直在四海奔波,巡诊天下。据工作人员介绍,在这次任务完成之后,它将立刻前往南昌执行下一场任务,真是兢兢业业。通通也希望它在接下来,能够为更多的地铁线路带去更专业的检测,为地铁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相关链接





文章作者
SCJiang
SCJiang | 制图
SCJiang | 配图
可以放行 | 配图
SCJiang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