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想让张雪峰“强制住院”?
1、
对于自己的结局,张雪峰早有预感。
在住院前的一周,他突然发了一条微博称:“有种感觉,我离被人搞不远了。”
现在这条微博已经被删了。
张雪峰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突然被一群专家骂,不是偶然发生的事件,而是一场由幕后推手精心策划的事件,他们目的就是搞臭张雪峰。
我们一起来复盘下整个事件的疑点,即可得出和张雪峰一样的预感。
第一个疑点是视频发布的时间。
在视频里,张雪峰不让学生报考新闻学专业称“随便选个专业都比新闻学强”“新闻可以当爱好,但不能当职业”。
抛开张雪峰的言论不谈,我们单看这段视频大规模在网上传播的时间是6月中旬,但值得留意的是张雪峰说这段话的时间是半年前。
为何从事发到被推上热搜,中间隔了半年时间?
学过新闻的人都应该知道,新闻传播最讲时效性。同样一条新闻,早播10分钟和晚播10分钟的效果天差地别。
张雪峰的视频时隔半年才火,显然违背了新闻传播的规律。
第二个疑点是引发争议的专业。
身为网红名师,张雪峰每年指导的考生不少于万人,说过的专业不少于千个。为何偏偏是新闻学这段视频火了?
要知道,张雪峰也损过其他专业,说的话比新闻学过分多了。
比如,他认为临床医学的成长周期过长,不适合农村子弟,曾放言“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他还认为金融行业需要有背景或有颜值的人去做,不适合普通人,并调侃:“你觉得你的女儿够漂亮吗?”
这些言论比他说新闻学的损多了,为何没有被人拿出来当作靶子来批评呢?
第三个疑点是重庆大学张小强教授的放炮速度。
视频火了后,张雪峰自己还没搞清怎么回事,张小强教授的炮轰文就到了,衔接之流畅,跟事先安排好的一样。
接着,媒体忙着采访张小强教授和媒体圈中新闻学毕业的同事,问他们对张雪峰的看法。
其中一个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凡是有点知识的人,都会知道张雪峰在吹牛逼,用各种夸张的言论吸引眼球,割小县城这类人的口袋。”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张雪峰本人发现有点不对劲了。
半年前的视频、新闻学的专业、有组织地采访……这一切太巧了,巧得不像是偶然发生的事情,而是精心策划的反击。
幕后推手特意选了半年前的新闻学作靶子,就是为了调动媒体行业的“同仇敌忾”,用口水淹死张雪峰,让他永远闭上那张“臭嘴”。
这些人差点就成功了。
事发一周后,教育部发布了《严肃查处收取志愿填报高价咨询费问题》的公告。
幸亏张雪峰反应的及时,感觉到了事件背后的复杂性,立刻以“身体疲劳”为由,住进了医院,把自己从舆论的风暴中摘了出来。
想搞张雪峰的人究竟是谁?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想张雪峰的心里肯定清楚,不然他不会发微博说“我离被人搞不远了”。
只不过要搞张雪峰的人太强大了,强大到张雪峰自知不敌,选择住院躲避。
2、
张雪峰帮一些学子找饭碗的同时,也砸了一部分人的饭碗。
2010年左右,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教育是否该产业化”的讨论。因为当时的民办高校越来越多,出现了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趋势。
有些投资人浑水摸鱼,趁机建了一批“野鸡大学”,专骗高考生。有些学生甚至没填志愿,却收到了“野鸡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些“野鸡大学”为了赚钱,会向学生承诺“只要钱交够,就可以拿本科文凭”。有些家庭轻信了这些骗子,交了20多万,毕业时仍拿了个专科文凭。
于是,有一批学者站出来指出:“没有一个国家拿教育赚钱。”
经过整顿后,“野鸡大学”收敛了很多,三本院校也逐步并进了二本。可有一些民办高校仍由投资方控制,为了盈利,他们会盲目地设置一些专业。
比如2016年,电子竞技正式成为本科教育里的一个专业。这个专业主要是教学生打游戏、做解说、搞Cosplay……
课后作业经常是把游戏中的角色打到某个等级。教室的布局像一个大网吧,学生在这里可以正大光明地打游戏,通宵打游戏是学习刻苦的表现。
据说,学生毕业后可去职业战队当选手、做领队,在职业联赛当解说、做主播,前途非常光明。
该专业的老师甚至在招生时说:“我们专业出去的孩子,都被公司抢着要。”
真相是,职业战队不会要22岁毕业的大龄选手,职业联赛不需要刚毕业的学生当解说。
学生毕业后,为了抬高就业率,被老师强令去直播平台开直播间,去做没有观众的主播。
我不否认市场对电竞人才的需求,但高校有必要一届招几百名学生吗?他们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度吗?
他们不会考虑,他们考虑的是一个学生能收多少学费。
某高校的电竞专业一年学费高达16500元,是普通本科专业的三倍,可校董仍感觉学费低了,连续几年向教育部门申请涨价。
一个家庭花了十几万,让孩子学打游戏,毕业后除了一张证书外,什么也没学会。
张雪峰阻止学生填报这类志愿,等于变相砸了学校的饭碗,能不招人记恨吗?
他说:“不要为了一张本科证书去学一个没用的专业,你的分数能上一个很好的专科,毕业后挣的钱比本科多多了。”
现在,学生的饭碗保住了,某些学校的聚宝盆就被砸掉了,所以张雪峰必须“闭嘴”。
不管如何,希望张雪峰老师在这次出院后,依旧做个敢言的老师,不要被某些人吓倒,继续为学生提供最接地气的意见。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