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野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请保护野生动物

2022-02-16 22:16 作者:永磁-老鼠  | 我要投稿

          野生动物栖息地及其数量急剧减少


  自英伦半岛上蒸汽轮机的第一次轰鸣拉开工业革命的历史大幕以来,人类活动的边界便不断拓展。森林,草地,湿地……所有重要的自然生态里都有了人类的痕迹,全球75%的土地被人类改变。砍伐,开发,种植,放牧……人类穷尽自己的智慧向自然索取,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1970年,人类生态足迹被观测到第一次超过地球的再生速率,地球终于在和人类消耗的疯狂角力中败下阵来。

  据WWF此次数据统计,半个世纪以来,地球上各大洲的生命力指数均全面下降。对应的是种群规模的减小和生物多样性的迅速丧失。

其中,南北美洲(美洲大陆)热带子区域的生命力指数降幅达惊人的91%;非洲紧随其后,达到65%;亚洲45%;北美33%;欧洲24%



其主要原因都是气候变化和人类的过度开发,包括农业无序扩张、对物种的肆意利用等。目前全球1/3以上的土地都被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作物种植和牲畜饲养,并且整体务农粗放、污染严重。亚洲国家尽管在政府的环境意识觉醒后,展开了一系列缓解措施,但囿于惊人的人口压力,对自然依然索取过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暂时赶不上欧洲和北美等经济发达地区。

自然的衰退是如此迅速,几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以至于生态科学家们认为,人类带来的选择压力已经直接干预了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乃至这是一个全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其他物种在狭缝中艰难生存。

只是,人类的洋洋自得还没来得及宣泄,教训便纷至沓来。肆虐的蝗虫,持续的新冠病毒,无一不是人类活动的反噬。这些史无前例的灾难也让人警醒: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人口、经济大繁荣,是极其脆弱的。人类几十年的“为所欲为”,正在动摇这颗蓝色行星的稳定性。

  为什么地球上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给出了答案:

自1970年到2016年间,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在短短不到半个世纪消亡了68%。地球生命力指数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竟然平均下降超过一半。


               Mayday!动物们都去哪儿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让人类遭遇百年不遇的公共健康危机,各国纷纷采取严厉的停工停产等社交隔离措施。当人们禁足家中的时候,一些野生动物开始了它们的“现代都市巡游记”。

  武汉的城市高架桥上惊现肆意狂奔的野猪,曼谷一大群野猴出现在街头斗殴,旧金山的街道发现有野狼出没,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市中心一头美洲狮在悠闲“炸街”……上演了好一出热闹非凡的“疯狂动物城”。

  一些环保关注者纷纷揣测,人类从城市空间的“撤退”,是否能给野生动物带来扩大种群的罕见机遇。但最新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给这一期待浇了一盆凉水。物种消逝如东海逝波

  通过追踪世界范围内的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4392个物种、20811个种群的数量变化,WWF给地球出具了一份两年一度的“体检报告”。

  此次种群动态监测显示,在近乎半个世纪(1970-2016年)的时间维度上,所观测各类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8%。在淡水野生动物中,这个比例达到了惊人的84%。

与此同时,物种栖息地指数(面积和生态质量的综合评估)也呈加速减小趋势,不到二十年下降超2%,一些地区下降幅度超过10个百分点,说明监测物种不单单种群数量减少,其生态功能也在不断衰减。

             某些野生动物已经或濒临灭绝

                    

               白鲟:2022年7月宣告灭绝

            白鱀豚:2006年宣告功能性灭绝

           中华鲟:近年来未观测到自然产卵

           长江鲟:2022年7月宣告野外灭绝

           华南虎:1989年宣告野外灭绝 

           中华鲎:种群数量已不足1000只

            




                      中国野生动物的现状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我国自然分布的野生动物中,有脊椎动物约7300余种,已定名昆虫约13万种,其中大熊猫、朱鹮等400多种野生动物为中国特有。脊椎动物中,兽类564种、鸟类1445种、两栖类416种、爬行类463种,其余为鱼类。在我国有用野生动物入药治疗疾病的传统,如用虎鞭泡壮阳酒治性功能障碍、泡虎骨酒治风湿 用穿山甲鳞片给孕妇通乳等。这也因此导致了穿山甲、东北虎等野生动物被大量捕杀用于中医中药。由于部分野生动物会对人造成伤害因此国家曾将一些对生态系统有调节作用的兽类野生动物列为所谓“有害动物”允许居民捕杀,导致我国的兽类野生动物尤其是东北虎和华南虎的数量大量减少。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建立自然保护地对野生动物进行保护,为此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制订《野生动物保护法》。到2020年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300多处。2017年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我国开始进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立了大熊猫、普达措、东北虎豹等国家公园。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继续收载穿山甲,标志着我国不再将穿山甲作为传统药材用于中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也将中华穿山甲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提升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不在我国有自然分布的其他7种穿山甲实施保护,并停止核发《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我国的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重要珍稀濒危淡水鱼分布区,有某些珍稀淡水鱼为我国特有物种。为了保护中华鲟、白鲟和胭脂鱼等珍稀特有鱼类,我国于2004年建立了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我们已经实现了长江鲟和中华鲟的人工繁育,但依然改变不了长江鲟和中华鲟濒危的事实,2022年7月2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了更新后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宣布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灭绝。


野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人类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去伤害那些野生动物,请保护好每一种野生动物,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在博物馆里看到它们。



               

野生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请保护野生动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