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中考终极押题卷

2022-07-20 08:29 作者:讲历史的齐老师  | 我要投稿

注意事项∶本场考试为开卷考试 ;本卷满分为70分;道法、历史合场,时间共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 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今人可以从儒家那里学到如何为人处世,从道家那里学到如何明辨是非,从法家那里学会运用法律保护合法权益,从墨家那里学会工程建造等。这反映百家争鸣( )

A. 是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B.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C. 各学派互相猛烈抨击D.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一些地名人名的变化,其变更的目的是

A. 加强对文武百官监督B.加强文化专制

C. 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D.削弱地方势力

3 、爱尔兰作家德尼赛在《鞑靶人的反叛》一书中所说∶"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 18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靶民族(蒙古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了。"材料描述的是

A. 铁木真西征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土尔扈特部回国D.雅克萨之战

4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四大高峰,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古典之美。"四大高峰"的代表人物依次是( )

A. 李白、关汉卿、苏轼、曹雪芹B.李白、苏轼、 关汉卿、曹雪芹

C. 苏轼、李白、曹雪芹、关汉卿D.苏轼、曹雪芹、李白、关汉卿

5 、1927年南昌起义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是

A. 中华苏维埃革命军 B.国民革命军C.工农革命军D.工农红军

6 、抗日战争时期与1931年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对地主土地所有权的处理方法,既承认地主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又保证农民的承佃权,即限制封建剥削。这一做法有利于( )

A. 打击国民党的势力B. 废除封建土地剥削

C. 调动各阶级抗日力量D.扩展革命根据地的需要

7 、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的民族企业达470多家,新增资本相当于辛亥革命前 50年的投资总额。1917 年这一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大生纱厂因此全年获利银两76 万两,1917一1921 五年共获利560 多万两。这表明

A. 实业救国开始兴起B.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良机

C.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D.民国政府颁布发展实业法令

8 、下列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设置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专题展板。由此可见,该奋斗历程围绕的核心主题是( )

A.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B.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捍卫祖国完全统一

9 、罗马法上下千余年,其间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变化很大,法律也由产生、发展、逐步趋于完善。它经历了王政时期、共和国时期、帝政时期、帝政后期四个阶段。这表明罗马法( )

A. 稳定了帝国的统治秩序B. 蕴含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C. 随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D. 随罗马帝国发展而不断演变

10 、《现代西方史学》一书中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要用'火与剑'为自己开拓道路,同时也要用'笔和舌'为自己合理性辩护。"以下论述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战争提供思想武器

B. 文艺复兴运动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号角

C. 马克思主义为巴黎公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D. 新文化运动为辛亥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11 、在中考历史备考专题复习中,如果老师要同学们对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进行概括,那么你认为下列选项中不准确的是( )

A. 从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B.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C. 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性

12 、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曾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天早上挨家挨户拜访客户,或用短棍敲门或用长杆敲窗,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上述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A. 欧洲大学的兴起B.工人运动的需要

C. 《人权宜言》的发表D.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13. 右图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部分国家伤亡人数及持续作战时间。从中可以看出(

A. 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

B.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 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4 、某一时期的苏联曾流行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同他们参观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并月得意的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他们要飞机干什么?"苏联官员煞有介事∶"当然有用啦,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 西方国家对苏联的"和平演变"B.苏联人民对新经济政策的支持

C.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15 、杜鲁门曾直言不讳的说∶美国向西欧提供援助"除了经济上的考虑以外…将在欧洲国家中激起新的希望和信心,从而提供生动的论据来对抗共产党。"由此可见马歇尔计划( )

A. 根本目的是帮欧洲恢复经济B.已消除了共产党的影响

C. 最终导致两极格局的形成D.推进冷战政策的实施

二、辨别改错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 )南宋时期,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 )

改正∶

(2 )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

改正∶

(3)彼得一世废除了农奴制,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改正∶

(4 )1859 年,英国的达尔文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进化论观点。( )

改正∶

三. 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题,共20分

17.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今的"一带一路",中国外交展示过灿烂辉煌,也经历过风霜雪雨。如今中国引领的新型国际关系之路,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传统智慧与天下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拓与辉煌之路】材料一∶

(1 )仔细分析材料一中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古代中外交往的特点。(至少答出两点)(2分)

【伤心与屈辱之路】

材料二∶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灭顶危机使中华民族开始认 "夷"为师。为保祖宗基业清王朝力图借西方之"长计"求强、求富,用西方科学挽回颓势。然而,黄海大战的硝烟宣告了这仅仅是垂暮者的一厢情愿。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说明" 列强的炮火将昏睡自大的中国卷入世界"的含义。(2分)

(3 )清王朝借西方"长计"求强、求富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风雨与彩虹之路】

材料三

(4 )请再举出两例,材料三未提到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2分)

(5 )通过学习中国外交的历史,谈谈对你的人生之路有何启迪。(2分)(说出两点即可)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 "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 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步,"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全球通史》

(1 )依据材料一,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4分)

材料二∶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 30年代(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他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十一集∶危居新政(美国下)》

(2 )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1分)

(3 )有美国人说他的"新政"是"滋生暗长的社会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 分)

材料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疫情防控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对挑战,肩负责任,各方人员圆满完成既定建设任务。支撑壮举的,是强大的建设能力、物资调配能力,是重大战役中高超的指挥调度、统筹协调能力。迅速决策部署、迅速设计谋划、迅速动员建设,这正是我们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

——摘编自人民日报《制度优势提振防疫信心》

(4 )根据材料三概括"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指的是什么?(2分)

四、活动与探究(12 分)

19. 读图,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1 )图(1)中东西方交往通道的起点城市是____(填序号),为此通道的开通奠定重要基础的人是__(填人名)。图2中开辟B航行路线的人物是____(填人名),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贸易中心主要在______沿岸。(4分)

(2 ) 你认为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发展道路?(2分)

(3 ) 依据图1、图2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6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年中考终极押题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