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红楼梦弥撒》读后感

2023-03-04 20:04 作者:NOW_现在  | 我要投稿

“宇宙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无所有;中间则是《红楼梦》,一切色相的顶峰。对称的结构意味着《红楼梦》的消失是必然的。‘白茫茫大地’不仅预言了繁华的散尽,也暗喻文字的消失。《红楼梦》从一切的内部奔涌而来,也终将弥散入万物。因为盛宴必散,他说。”

“不时有落叶飘坠,影子穿过月光时,微微一闪。我们像在落叶的河流里涉水而前,脚下簌簌地响”——《红楼梦》弥撒

在读这篇小说之前,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将东方的《红楼梦》和西方的天主教最崇高的仪式——弥撒联系起来。 作者因为一个梦构想了以《红楼梦》为宇宙意义、暗含真理、“圣经”般存在的世界,对亚里士多德目的论和拉普拉斯信条的理解,使他完善了故事内核。博尔赫斯对于对称的迷恋启发他设想了一个玄学而非科学上的宇宙模型。对巴赫的喜爱,他希望写出像《B小调弥撒》某些段落展现的飘忽、幽暗的梦幻气质。他想以这篇小说当成对《红楼梦》的一次献礼,或一曲颂歌,因此拟了这个标题。 看完这篇小说,我只震撼于作者的脑洞和逻辑,对东西文化知识地精深,和对音乐的赏识和广博,将西方的隐得来希和拉普拉斯决定论和红楼梦的融会贯通。这之间没有丝毫的生硬,衔接得很连贯流畅,二者的融合,成为了一种教义也合乎情理了,我由衷地佩服。 我并没有读懂这篇文章,但我认为它很美。宗教的圣洁崇高和红楼梦的玄妙奥秘,像两条藤蔓一样相互交织延伸,开出一朵色彩变幻瑰琦诡丽的花朵,看不懂它生长盛放的原理,思索不了它代表的含义,解读不了它的花语,但只需一眼便沉迷它神秘莫测奇异的美丽。

《红楼梦弥撒》读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