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真正看懂《佛说十善业道经》
此经开篇讲述我们所有人,非人,动物,植物,石头等所有事情,形状外貌不一样的原因是我们心所想不一样的。
此处心指的是什么?是肉体的心脏吗?显然不是。因为如果心指的是肉体的心脏,那么非人,植物,何来心?具体心的解释,我们要通过后文了解。
“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
后面讲,我们发生的事情,都是我们自作,自受嘛!
你看,身业指的就是我们用这个肉身去做的事情,比如今天走去了一家饭店;语业就是我们的嘴巴去做的事情,比如我们今天去饭店咒骂了老板;意业就是我们意识层面上去做的事情;比如我们在咒骂老板的时候,意识上却在怕怕地想:“等会被打了怎么办?”。
其实看到这里,对于“心”的定义和解释还是不明了清晰,但是起码由此我们知道,心“无色”,“不可见取”,所以心不是我们的身,不是我们的语,不是我们的意。这是很明了的,很多人以为我们平常所思考的那个,就是佛经里面的“心”了。
我们继续看后面
“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随各所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这里如若浅看,句句不提心之所。但若真明了,句句皆是心所。为何如此说?
且看其义: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没有一个真正的主体在操控着,都只不过“你想来,他凑巧,天气也刚好。”
自性本身也是幻,无主无我,真正懂得的人,就会勤做善事,以此在世间时,能生善缘。
心在哪?那个真正的主体在哪里?我们暂且不论。
若想清楚此心何处,荐诸位还是研读《楞严经》,翻译可看南怀瑾先生的《楞严大义今释》。鄙人不敢高谈阔论,惹人说笑了。
但这里有个简单的道理可以告诉大家,也可以解答大家的疑惑“为什么要做善事,不做恶事”。
此处便是说,善事能让你过的好,恶事会让你过的差。做善事呢,就是为了让你过的好一点。比如你想说法,你想想,一个温和谦让的人跟你说道理,和一个自己天天痛苦,还爱杀生偷盗的人跟你说道理,哪个更使人信服?
这里当中“温和谦让”便是善的事,“杀生偷盗”便是恶的事。
而“使人信服”,“使人厌恶”便是善事,恶事带来的果报。
在此真的要感慨,感到抱歉。古今汉文变迁之快,使得千年前,百年前的文章进行翻译解读,都有许多差异。也使得当今多数人认为佛家道理的“因果”是何等玄妙之理!其实仔细看来,明明是最最科学的道理!
现如今现代白话文确立不过百年,文字更替,各种梗,读音也在不断改变,以后还请诸位朋友好友,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要做出一番努力,“翻译”古文,给现代人看了(笑)。
以此为记,鄙人学识不周,望诸位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