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生活在桥下

2020-08-11 11:46 作者:五洋道河湾桥Channel  | 我要投稿

潮汕社会以丁伯特的一句“物支浪你吸”为嚆矢。浪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洽根布罗“桥下的英豪”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渡亭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申必与帝都HIA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防洪堤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月光宝盒。

    “你尽可打电话来威胁我,叫你们的同党过来吧,我什么都不会畏惧,我的浪潮惊涛拍岸,扫清四方。”汉尔德森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桥下的芝祝夏为KBS送剧,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体重。他的生活观念是怪浪的,也是神经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万艾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梵·森特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槽泥码与敢死班之前,略去了像山鸡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深沉诗人布莱克皮格布罗顺从导演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茉莉公主女装,将他十六年的赌神大赛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东莞华博的田园与劳务,并效格瑞切斯布罗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桥下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梁启潮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生活在桥下——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注释:(1)丁伯特(Thin Pot):浪学研究专家,吸之浪主义先驱

(2)洽根布罗(Dragonbro):著名军事理论家,参加了萨拉热窝事件,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3)汉尔德森(Handsome):著名语言学家、作家,著有《虚假的保安与流氓》、《绑匪》等现实主义讽刺作品,其中许多由他创造的词汇如andesdeng依旧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4)万艾可(Viagra):出师龙虎门,潮汕特工组织成员

(5)梵·森特(Pheasant):坎通尼亚人的伟大领袖,提出敢死理论,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6)布莱克皮格布罗(Blackpigbro):笔名NB歌,被人们称为深沉诗人

(7)格瑞切斯布罗(Gorgeousbro):发明家,持有魔力震,东瓜等1332件专利

生活在桥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