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何古人饮酒时习惯煮酒,而现代人却极少煮酒?行家:大学问

2022-10-31 13:52 作者:笑我为魔道1  | 我要投稿

白酒是被中国人喝出名堂的文化产物,但时代不同,人们的饮酒习惯也不相同。

就拿古人来说,他们饮酒时通常习惯煮一遍酒,在历史关于煮酒习惯最有名的当属《煮酒论英雄》。

而现代人在饮酒时却极少见煮酒这一步骤,人们饮酒通常用分酒器倒出醒酒后,再用小酒杯小酌或一饮而尽。

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习惯偏差?很多酒友认为是因为“嫌麻烦”,但是在行家眼中这一习惯的参差却是蕴含着大学问。

学问1:防寒暖身

古代的生存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哪怕是三宫六院也只能靠火盆、火炉等来取暖,且都是贵人们才可以享受的待遇,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冬季的取暖非常局限。

白酒属热性,饮用时能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温暖的感觉,煮酒能给饮用者身体上带来的暖意更甚,因此古人常煮酒饮用。

而现代人取暖方式层出不穷,北方地区进入10月便开始陆续供暖,而南方地区也有地暖、空调,身上的穿的衣服也有冲锋衣、羽绒服等,总之防寒措施极多,因此饮酒不再是暖身的唯一方式。

学问2:酿造技术局限

古代的白酒酿造技术非常局限,且酿造出的白酒酒度极高,杂醇也较多,通过煮酒可以使得其酒体中的杂醇物质得到挥发,降低对身体的伤害。

现代白酒酿造可谓是经过了多重改良和创新得来,甚至纯粮酿造的成品酒中还有附带的营养价值。就拿目前酒圈最火热的酱香酒来说,高品质的酱香酒其因工艺繁杂、程序严谨、长时间的沉淀其营养成分变多,例如酸类、酯类、SOD专一氧自由基、金属硫蛋白等等,纯粮酿造的酱酒如茅台酒、郎酒、汉董大师酒、北大仓酒等均有此特性。

学问3:口感饱和度

口感饱和度的不同是从酿造技术的局限性上演变出来的,前面说到了古代白酒的酒度较高,伴随而来的是又浓又烈的口感,通过温煮的方式可以让白酒饱和度增加,适口性更强。

现代白酒能够在市面上流通已经是经过重重磨炼而来,哪怕是高度白酒其口感也不似古代白酒那般辛辣,高品质的白酒其口感的饱和度越高,层次也越丰富,就拿这款国康1935来举个例子。

国康1935

高品质的酱香酒在行家眼中是非常具备营养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这一类酒讲究极其讲究原料和工艺,国康1935便是用茅台镇本地的小红粱和行家称赞的12987工艺酿造出来的,因为酿造人陈兴希是原茅台科研所所长,在茅台工作了将近30年,所以其工艺汲取了茅台酒的酿造技巧。

国康1935成品的铸造需要6年的时间,其中包括1年基酒锻造和5年的基酒打磨,最后再利用10年的高品质老酒进行多轮勾调,使得其成品酒品质卓越。

国康1935成品开盖后能够清晰闻到酱香味,不一会儿酱香味便会散发开来。将其酒液倒入杯中可以看到绵长的酒线和杯中细腻饱满的酒花,落口唇齿都能感觉到十足的酱香味,略含一会儿便能品尝出多重复合香气和花果香,下咽十分顺畅,尾味回甘,空杯中酱香味留存持久。

现如今白酒的酿造工艺越发精进完善,所以成品酒直接饮用也会带给饮用者多层次的饱满口感,相较于古时白酒而言,滋味好了不知多少倍,故而现代人极少有煮酒这一行为。

以上便是今天全部的分享,对于古人饮酒时习惯煮酒,而现代人却极少煮酒的原因,你弄清楚了吗?

为何古人饮酒时习惯煮酒,而现代人却极少煮酒?行家:大学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