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108、国际垄断同盟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108、国际垄断同盟
国际垄断同盟指帝国主义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为了瓜分世界市场、规定垄断价格和控制生产规模等而建立的国际性的经济联合或经济同盟。
国际垄断同盟是在国内垄断组织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帝国主义时代,随着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不断增加以及其他一些原因,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之间争夺商品销售市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原料产地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加剧。尤其当少数几个最大的垄断组织在世界上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中开始具有决定作用时,这种斗争就会更加激烈化,给竞争参与者造成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它们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两败俱伤,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便互相达成某种协定,于是便产生了国际垄断同盟。
垄断组织超越本国范围而进入世界市场,表明资本与生产的积聚和集中已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列宁把国际垄断同盟有时又叫做超级垄断。
国际垄断同盟是残酷的国际剥削者。这类组织通常拥有巨额资本,在世界各地设有大量分支机构、代表机关和代办处,并且在颇大程度上控制某种商品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肆无忌惮地对全世界人民进行剥削和掠夺。亚、非、拉地区许多国家的经济长期陷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国际垄断同盟的残酷剥削是一个重要原因。
国际垄断同盟具有明显的侵略性和反动性。这类组织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是帝国主义国家对外进行侵略和扩张的狂热鼓吹者和积极参与者。它们还使用各种最卑鄙最凶狠的手段对世界其它国家,主要是对亚、非、拉的许多国家进行渗透、干涉和控制。
应该强调指出,国际垄断协定本身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稳固的。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参加国际垄断组织的各方的力量对比经常会发生这样和那样的变化,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导致它们内部矛盾和斗争的加剧,甚至由于“分赃不均”,在它们的推动下会直接爆发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资产阶级学者和修正主义者曾经断言,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可以消灭竞争,并且可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实现各民族间的和平。世界历史的发展已经完全证明了这种“理论”的荒谬性和欺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