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一场数字游戏
小时候我曾经梦想成为一个作家,后来我却读了会计。参加工作后我的梦想只有一个,简单而且朴素,那就是一夜暴富,或者一个月也行,一年也行,反正就是最终不用上班财富自由就行。 金钱啊,是如此的令人痴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金钱到底为何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其实金钱的本质是一种交换媒介。在人类诞生之初,是没有金钱的,一个野人团体共同狩猎采集并一起分享食物。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也产生了剩余物资。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一种职业,同时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成果交换别人的产出。最开始没有金钱,大家以物易物,我的小麦交换你的苹果,随着分工越来越细,物资越来越丰富,交换行为也越来越复杂。如果我的小麦你不想要,却想要另一个人的草鞋怎么办呢?为了便于交换,货币应运而生。 最初的货币也许是贝壳,也许是青铜铸成的刀币,全世界的人们使用各种数量有限不易取得的东西充当货币。后来大家发现金银不易变质,便于储存和分割,就不约而同地采用金银作为货币。这时候的货币仍然是有限的,因为金银的矿藏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有了淘金热,有了金银本位币。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银也不够用了,而且金银本就不便携带,还容易被偷,现代商业银行诞生后,国家信用货币成为主流。随着技术的进步,甚至纸币都逐渐隐身,钱变成了银行卡里的一个数字,所有的人都为了这个数字在终日奔走。 我们追求金钱,到底是在追求什么呢?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锦衣华服,别墅豪宅,游艇飞机。对于普通人来说,金钱是孩子的奶粉和学费,是老人的医药费,是周末的一顿火锅,是假期一次难得的出行,是辛苦工作的一点慰藉。 金钱自诞生后,就由交换媒介变成了一种生存资源。它是如此重要,没有钱就无法保障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可是为了赚钱也要失去很多,自由,闲暇,有时甚至是健康和尊严。 银行卡里的数字真的那么重要吗?在游戏世界中,只要你完成了某些任务,系统就会派发金币。现实世界中其实也是这样,只要你完成某些工作,老板就会发工资。社会上钱的总量是越来越多的,钱是永远赚不完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远超过去,很多人的银行卡里是一个一辈子也花不完的数字,可是仍然会焦虑不已,想要再加一个零,再加两个零,但是所有的人都加一个零,其实这个社会不会有任何改变,只是物价会翻倍。 社会上钱的总量越来越多,温和的通胀其实是一件好事,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并且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什么样的人完全不需要担心通胀呢?月光族完全不用担心通胀,通常来说货币在今天的购买力比明天更强。寅吃卯粮、这个月消费下个月还信用卡的剁手狂魔更不用担心通胀,通胀其实伤害的是老实存钱的人,对于欠债的人反而是有利的。对于普通的打工人来说,其实也不必太过担心通胀,通胀是结构性的,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并没有涨价太多,只有金钱涌入的地方 ,例如一线城市的豪宅、珠宝手表等奢侈品是涨价最厉害的,但那跟普通人的生活也没有什么关系。 钱不花出去只是个数字 ,极致的节省其实也没有必要,用于改善生活的钱就值得花。有钱人花钱其实是一件好事,有利于拉动消费、增加就业。如果一个有钱人拼命花钱,其实也是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就怕有钱人拿着钱不肯花,普通人没有钱不能花,经济反而会变差。 金钱本来就只是一个交换媒介,赚钱只是一种争取生存资源的手段,不是生活的目的。好的生活起码应该是身体健康的,可是很多人为了赚钱在伤害自己的身体。好的生活也许应该是家庭和睦的,可是很多人为了赚钱不得不远离家人、忽略亲情。如果是以身体健康和家庭和睦为代价,赚到了钱又送去医院,又去买昂贵的玩具补偿孩子,这样的做法岂不是本末倒置吗?健康的身体是无价的,童年的时光也是不可重现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避开通胀严重的奢侈品,购买生活必需品选择安全可靠的,就可以有效降低生活的成本。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吉芬商品,指的是收入下降对它的需求反而增加的商品,例如公交车和土豆。适当地购买吉芬商品,就可以避开物价上涨的影响,减少对于金钱的需求,从而减轻生活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