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游天下(480)大阳古镇

2022-08-25 07:33 作者:乐山乐水481  | 我要投稿

文游天下(480)

大阳古镇

文/石岩磊


      山西晋城大阳古镇有“九十三阁、七十二巷、四十庙宇、五里长街”之说,足见它的规模非常宏大,其至今仍保留着34万平方米的完整古建,是我国最大的民间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三晋第一镇”。而在大大小小的寺庙中,“针神庙”最为特殊,其是我国唯一一座祭祀针神的庙堂,也反映出当地的制针业曾无比辉煌。


      大阳古称阳阿,具有2600年的建镇史。它周围盛产煤炭和铁矿,早在战国时期这里便是各诸侯国的冶铁中心,由此出产的“阳阿剑”名扬天下。到了明清两朝,大阳的锻造技艺日趋精进,通过70多道工序制成的钢针享誉大江南北,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远销中东的伊朗、伊拉克等国,所以摘得“九州针都”的桂冠。


     古镇里随处可见铁的印记。在古镇门前,矗立着“大阳古镇”四个黝黑的大字,它们全部由铸铁打造,每个都重达20多吨,可谓是字字千钧。镇中的“古法制铁馆”全面展示了大阳炼铁流程,人们可以通过大量出土文物目睹这一技术的具体制作过程,还可以举起锤子,亲身体验一下当铁匠的感觉。而每到傍晚,镇子里还有打铁花表演,璀璨的火树银花将整个古镇妆扮成童话世界。


     大阳不仅有铁血的一面,其更具柔情的另一面。经济的繁荣必然带来文化的大发展,大阳古镇的歌舞表演远近闻名,“阳阿奇舞 ”“阳阿薤露 ”即是其代表作。汉代的阳阿公主府中,还出了一位色艺俱佳的美人,她就是“环肥燕瘦”中的赵飞燕,其独创了“掌上舞”“踽步”,更是以妖娆的身段与销魂的舞姿征服了汉成帝,由一名舞女晋升为皇后。人们可以到“燕瘦楼”观览一代艳后的传奇经历,还可在古镇东门欣赏“飞燕省亲”大型歌舞演出。


      到大阳游览,当地人都推荐人们去“汤帝庙”看看。这里供奉着商朝的开国君王成汤,现存殿宇为元代所建,横梁立柱均由整个原木制成,尽显粗犷简约风格。最有意思的是,除了汤帝端坐大殿中央之外,左右配殿分别奉养着太上老君和释迦牟尼,佛、道两教共处一庙。据镇里的老人讲,这并非由于宗教的主动融合,而是因为当地百姓为了祭祀方便才把各路神仙齐聚一堂。看来,天神和圣人最终还得听凡人的摆布,也反映出大阳人的务实风格。


      这种接地气的做派同样体现在景区里。五里古街现已被升级改造,在保留原有古建基础上,投资方将沿街古建进行了全面修葺,呈现出店铺鳞次栉比的光鲜亮丽之象。可当人们拐进幽深的小巷中时,眼前则是一幅未经粉饰的破败景象,铁锁紧闭的大门、几近坍塌的院墙、滋生野草的屋顶无不显得十分荒芜。但正是这种苍凉透射出古朴之美,美得原始自然,美得摄人心魄,引得众人前来良久驻足。


     于是,大阳古镇变得愈加丰满,成为多维度、多层次的文物标本。一眼千年的斗转移星,令人慨叹时光留痕的魔幻,铁锤击打出的“铁花”映照出大阳人的铮铮铁骨,婀娜多姿的阳阿舞蹈带人穿越到大汉的文艺盛宴,残破的院落让人领略到沧海桑田的变迁。耳闻目睹的既是虚无缥缈的过往云烟,也是活生生的现世画卷,人们便在穿梭往复中触摸到真切的生活,古今无二,烟火如一,而阳阿已殊,大阳之旅则不容辜负。


      2022.8.25


文游天下(480)大阳古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