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广兵《兵子词集》出版,被国家图书馆等收藏!

2017年,退役军人周广兵继诗集《冰雪美人》之后,词集《兵子词集》出版。
近几年周广兵扎根音乐文学创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明显的进步,对艺术的标准和人生的价值有了极大的超越,在创作技巧上更加娴熟,对生活灵感的捕捉更加到位。
《兵子词集》收录在通州文联主编的《运河文库》第11辑,团结出版社出版。
《兵子词集》包括“中华之魂”“故乡之恋”“军旅之歌”“古韵之美”“漂泊之路”五个篇章,共计110首作品作品。其中更多作品均以做成歌曲发布在各大音乐平台,有的都在全军全国多次获奖。如《当兵就是那么帅》被评为战斗精神歌曲,下发全军;《过年一定要回家》获得中国人口文化奖;《鱼骨梳》获得首届咪咕全国原创大赛一等奖等。
《兵子词集》是周广兵创作歌曲多年来的一次总结和回顾,记录着周广兵的成长。
周广兵退伍后当过服务员,司机,干过印刷工,做过记者,无论从事哪一行,他都永葆军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一个兵子,虽然脱下了军装,但他的本色还在,正如他说的他永远是一个兵一样,他的名字就决定了要为拥军和国防事业做些事情。
通州文联主席樊淑玲说:之所以出版一部歌词集,完全是因为作者的事情才艺。作者当过兵、写军旅生活自然一派大漠楼兰、铁马冰河气象;然而,作者转业(退役)后步入平民社会,写市井、写当下、写漂泊青年,同样直抵人心。歌词既富意蕴,又通俗晓畅,作者做到了。

的确如此,周广兵退役后来到通州发展,创作了大量军内外传唱的作品。近年来更是呈喷薄状态,一首首网络爆款让更多人感受了兵子身上那股坚韧不拔、心系家国的精神,让更多人从作品中体会到了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铁血军人形象。
周广兵多年来始终坚持将爱国拥军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军旅以及爱国文学作品和歌曲,在电视台、电台播出,并先后加入中国音著协,中国职工音乐家协会,北京市文联,北京市音乐家协会等组织。并在业余时间联合众多双拥人士共同成立了v光命名的创作演出团队,集合了一大批全国全军的优秀双拥艺术家和企业家。遴选一批优秀歌曲送往部队,积极配合全国的征兵双拥工作,为爱国拥军文化事业尽力尽责。

不仅如此,周广兵还创作了和副中心有关的作品,如《与文明同行》《通州榜样》等等。响彻在通州的上空,传递着正能量。《兵子词集》出版后,被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收藏。
周广兵的作品较多,《兵子词集》共计收录了兵子百首作品,后来有些作品经作曲之后还迅速唱遍了全国,比如《醉美China》《此心无悔》等,都代表了极高的文学创作水准和音乐创作水平。
周广兵自述
前言:他当过服务员,司机,当过印刷工,当过记者,这些都是他宝贵的财富,确切的说他应该是个诗人,他出版的诗集,我也读过,浅显易懂,没有造作都是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富含哲理,富有深度。比如《致姐姐》《撸起袖子加油干》《盐水》等,也都搬上了朗诵的舞台,在被人接受和传播者。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的确是靠诗歌不能养活自己的,所以他转到了音乐,用他无穷的想象力和深厚的创作能力,在打造了他诗意的人生厚度和长度。
从小我就特别喜欢看书,因为那时候家里穷,没有电视,只能看书才有些生活的乐趣,我大姐比我高两个年级,所以基本上她的书我都看过了,后来到了高中,也涉猎了国内外非常有名的诗人作家的作品,细读了他们的故事,就想着自己也创作一些作品,后来慢慢的越来越上瘾,便不自觉的成为了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一直延续到现在,出了一本诗集《冰雪美人》。
虽然现在也忙碌的创作音乐作品,但是艺术都是相通的。在此我也特别感谢帮助我的朋友们,比如罗溪老师、赵名扬老师、在生活中给我的帮助,穆维平、陈树老师以及众多支持、我鼓励我的朋友们,是他们让我从没有怀疑过自己的能力,让我充满自信和创作的激情,我认为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收获,有成绩的。使我受益最深的便是我退伍后的这几年,我第一年刚退伍的时候,一个人来到了北京,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北漂。也没有很高的学历,就找了一份搬运医疗器械的工作。
第一首歌曲《最是那一抹红》就是我那段时间创作的。《步步高》《九月九的酒》的作者,著名音乐人陈树老师,当时通过微博看到,电话联系到我,然后和我沟通了一下,这是一首企业命题的歌曲,我便通过电脑查询了很多资料,当时还不会写词,但是陈老师说就三天时间,能不能做到。基于刚刚退伍,一口回答:”保证完成任务!”当时写了三天有二十多首吧,最终定了一首。心里当时别提多高兴了,毕竟是自己努力换取了别人的认可,也是我第一次通过文字挣到稿费,这些年写诗歌一分钱没有挣过,我有了动力和希望。

人生很多时候都是无奈的,都要面临抉择和生命的考验。我决定开始学习写词,研读更多的经典作品,之后我买了很多关于写词的书籍还有很多的歌词集。虽然期间也写了很多作品,但是都没有做出来,因为我刚退伍,基本不知道写词的还要自己去找作曲,还要自己去尝试把作品推出去。我写了很多之后,我停下笔了开始去推销自己的作品,偌大的北京有很多音乐公司,我是走了一个遍,但是收获甚微。基本是没有收获的,这时候和高建华老师、穆维平老师,在网上认识了,通过沟通和了解,穆老师给我了一次创作的机会,国际动漫大赛的主题歌,是一首填词作品。经过几天的打磨和构思,终于定了稿。在这里感谢这些老师们给我希望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第二年我便辞职了,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创作能力提高了才能在这个行业里继续走下去。我租了一个八平米的房子 ,是一个隔出来的屋子,仅够一张床吧!每月五百块钱,因为我要节省钱,不然这一年可能熬不下来,吃喝花销什么的,都需要钱。这一年了我除了睡觉吃饭,基本就是不停的写,不管是什么题材,都要尝试写下去,还要开辟属于自己的风格,就这样没日没夜的写歌词成了我生活的全部。

这一年我应该是写了一两千首左右,虽然现在觉得当时很傻,但是确实受益颇深。《鱼骨梳》这首和叶东瀚创作的歌曲当时一发到网上,就将近一千万的点击量。也是我当时人气最高的作品,很多人开始找我合作,一首首作品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走出来的。《爱在诚信》获得了福建省计生系统歌舞一等奖。
接踵而至的便是第三年《当兵就是那么帅》《当兵就是这么爽》《醉美大中华》等等一首首被大家熟知的作品,虽然没有挣到多少钱,但是被别人认可和传唱使我获得了无比的自信,让我有底气坚持下去。我也知道我这些经历和很多的北漂、追梦人一样,住地下室、吃咸菜泡方便面。但是唯有经历过才懂得其中的成长是一种磨练,其中的坚持是一种精神,这些年我能够继续走下去靠的也就是这些。我很珍惜现在所取得的成绩,我努力的越多,感受的边更多,所以我会一直创作下去,文学就是人学,它和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我是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之家,上到高中便辍学了,家里姊妹四个,负担比较大,后来参军入伍。我觉得我要感谢我土生土长的地方,那个民风淳朴永远熟悉的村庄。我一直生活在简单却有礼仪传统的环境中,现在我们村还一直保留着以前古老的传统,比如过年祭祖,拜年要下跪等。这些礼仪教会了我做人的原则,无论如何都要学会感恩,不可忘本,这些年来无论我做什么,都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信念。
尤其我的母亲对我的影响很大,她从小教育我不可贪图小便宜,不可贪钱,不可唯利是图的做人方式。虽然家境贫寒,但是我从来没有为了钱而做违背内心的事情。我感觉我对父母是亏欠的,所以一直有愧疚之心,不敢妄图富贵,亏欠是因为我没有听父母的话上大学。那时候农村流行一句话就是只要上了大学,乌鸦就是凤凰。而我亏欠父母的不是大学这个学历,而是我的道德亏欠,父母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以及我年少时的叛逆,对父母的不理解。这些年我一直很努力,就是希望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我创作的时候也是告诫自己,要怀着感恩之心去创作一些有利于这个社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