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浮华世家(华丽一族)》中的企业伦理,写作背景及其影响

2020-10-03 18:08 作者:昀昀补完计划  | 我要投稿

 日本“社会派”作家山崎丰子写的经济小说《浮华世家》,以阪神银行是如何在激烈的银行吞并战中实现“以小吞大”的为主要叙事线索,表现了日本1960 年代的企业伦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政商伦理表现为企业受制于政府,政府的政策制约企业的发展,处理好与权力阶层成员的关系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企业之间的竞争伦理体现为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良竞争,打破主银行制度信任、合作的原则,贿赂竞争企业的重要管理人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资伦理具有家族主义特征,经营权在家族内部继承,员工个人利益服从公司集体利益。

 

继承了爷爷的猎枪的铁平


一、企业与政府的政商伦理

政企之间的主导方往往是政府,企业则处于被动一方,政企之间具有天然的不平等性。 日本在二战后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引导。《浮华世家》中激烈的银行吞并战实际上是在政府决策的引导下引发的,“大藏省正准备积极推进金融重组,将竞争机制引入银行行业,将以往处于过度保护下的银行业暴露于竞争的血雨腥风中”。1960 年代,随着全球资本自由化,欧美大型资本不断渗透进日本,为了迎接外来资本带来的挑战,银行的金融体制强化迫在眉睫。为了发挥金融业的规模效益,大藏省决定推进金融重组。

大藏省(おおくらしょう)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直到2000年期间存在的中央政府财政机关,主管日本财政、金融、税收。2001年1月6日,中央省厅重新编制,大藏省改制为财务省和金融厅(主要负责银行监管)。

《浮华世家》中大藏省推进银行合并的手段是“城市银行开始实施统一的财务基准”,即统一各个银行实施的会计准则,这意味着各银行收益差额会公开化,收益越高的银行就会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中下层银行的经营则会越来越困难。可知小说主人公万俵大介之所以做出“以小吞大”的企业战略目标并不只是源于自己的野心,更多的是对当时大藏省出台的国家经济战略的应对之策。

除了政府决策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外,权力阶层成员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是政商伦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浮华世家》中的阪神银行通过子女联姻和政治献金这两个手段加强与政界的联结,发挥其在政界的影响势力。万俵大介认为儿女的婚事应该贯彻一个原则,即“通过婚姻关系的缔结,扩大裙带势力的范畴;通过各种裙带关系,提高万俵家的地位,壮大万俵财团的实力”。万俵大介通过自己的女婿,大藏省的主计局次长,获得了大藏大臣的保护和支持,作为回报,阪神银行会为大藏大臣提供政治献金,银行和政治家之间存在着利益往来的资金渠道。通过姻亲关系和政治献金,阪神银行与政界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保障了其在激烈的商战中化险为夷。这在小说中不是金融界的个别现象,而是每家企业都遵从的为商之道,这说明了当时的经济资本脱离不了对政治权力资本的依赖,而政治资本也需借助经济资本提升自己的实力。从经济发展整体情况来看,这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由、公平的竞争坏境,有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企业之间的竞争伦理

不同企业之间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而展开的争夺各项资源的活动,即企业竞争。 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伦理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市场经济的秩序。《浮华世家》中的阪神银行是多家企业的主银行,主银行制度充分体现出了日本企业尊崇的信任、合作的伦理理念。

日本法律规定禁止银行持有任何特定公司5%以上的股票,所以财阀的银行并不能为同一财阀的企业提供全部贷款。但同意部分贷款也向其他银行发射了信号,该贷款请求是合理可行的。《浮华世家》中阪神特殊钢公司的主银行就是阪神银行,当阪神特殊钢公司要增加设备投资时,首先就是请求主银行阪神银行对其融资。但万俵大介却把阪神特殊钢公司当成诱饵,想利用这个机会使阪神特殊钢公司的副银行大同银行陷入经营危机,从而达成“以小吞大”的目标。

他通过虚假贷款等违法方式诱导大同银行增加对阪神特殊钢公司的贷款,最终,大同银行对阪神特殊钢公司的贷款额已超过主银行的实际贷款额,当阪神特殊钢公司破产时,大同银行随之产生了大量的坏账,陷入经营危机,最终被阪神银行如愿以偿地收购。《浮华世家》中企业间的不良竞争还表现为贿赂竞争企业的重要管理人员,阪神银行为了吞并大同银行,贿赂大同银行的高管,将目标锁定为大同银行的专务之一绵贯千太郎,承诺两家银行合并后绵贯任副行长这一要职。绵贯接受了阪神银行的贿赂,背叛了大同银行,“绵贯不仅一改以往坚决反对贷款给阪神特殊钢公司的态度,而且还很快同意了追加特别贷款,为此遭到了心腹们的反对,但此时绵贯只字不提这些事情” ,他利用自身职权促成了向阪神特殊钢公司贷款等不利于大同银行发展的决策,导致大同银行最终因坏账过多而陷入经营危机,最终被阪神银行吞并。

市场经济中,竞争有它的客观性、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也会诱发不良竞争等负面行为,阪神银行为了谋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全然不顾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打破了主银行信任、合作的伦理理念,贿赂竞争企业的重要管理人员,在利益的完全驱动下将其他企业的失败当成自己不断上升的垫脚石。

三、企业与员工的劳资伦理

财阀是“战前产生的以家族和同族支配为核心、开展多元化经营、并在各行业占有垄断地位的大企业集团”,这些财阀以家族企业居多,一个财阀的经营状况往往也代表着一个家族的兴衰,企业与员工的劳资伦理也表现出家族主义的特点。

《浮华世家》的万俵财阀就是以家族传承为线索发展起来的,万俵家第十三代传人万俵敬介用赚来的“第一桶金”创立了万俵银行,为阪神银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万俵敬介去世后,其子万俵大介继承了先父的事业,成为阪神银行的行长以及整个财阀的总领导,并将阪神银行从一家普通的地方银行发展成为当今日本第十大城市银行。万俵大介一方面是万俵财阀的总领导,另一方面也像是整个财阀的封建大家长,所有事情的最终决定权都在他一人手中,阪神银行没有人事主管这一职位,“万俵大介亲自掌握人事任免,自由行使所有员工们的生杀大权”。

万俵大介的两个儿子也在万俵财阀中担任重要的领导位置。由此可以看出,财阀的经营和资本是分不开的,不仅财阀的所有权在血脉间传承,重要的领导职位往往也是在父子间传承的。除了这种直系亲属关系,财阀也会特意培养自己的同族有学者认为日本财阀的首要特点就是“同族资本和同族结合作为财阀组织的核心”,财阀在选拔员工时在考察其个人能力外,更是把血缘因素当成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家族合影


除了这些“金汤匙”,小说中还塑造了一系列极为敬业的普通员工,他们上到董事专务,下到基层职员,都真正做到了“以社为家”。小说中着重描写了“存款争夺战”事件,表现了阪神银行基层员工对工作的努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阪神银行为了在银行吞并战中取得优势,决定增加存款储备,每家分行包量到户,分行行长必须亲自走访方圆五百米内所有的老客户。大阪池田分行为了获得农户的土地征收补偿款,不仅挨家挨户地走访、送礼物,亲自帮忙插秧,充当专职司机等,还承诺免费为这笔款项定制后续的投资方案和避税方案。分行行长角田为了能争取到最多的存款,不顾心绞痛频发,仍穿着工作服和长筒胶鞋在田间挨家挨户地走访,最终在办公桌前突犯心梗,这次存款大战夺走了这位分行长的性命。

 由此可以看出,阪神银行上下所有员工表现出较强的家族主义,员工要以一个家庭的精神,互相扶持。二战后日本企业加强家族主义,着重宣扬劳资一体的家族观念。山崎丰子作为一位注重写实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的首要特征就在于特定行业中极端的现实性或真实性描写。《浮华世家》中,在银行吞并战中取得胜利的阪神银行表现出的企业伦理具有代表性: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政商伦理表现为企业受制于政府,政府的政策制约企业的发展,处理好和政府官员之间的关系是企业的重要任务;企业之间的竞争伦理体现为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良竞争,打破主银行制度信任、合作的原则,贿赂竞争企业的重要管理人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劳资伦理具有家族主义特征,经营权在家族内部继承,员工个人利益服从公司集体利益。《浮华世家》大胆暴露了1960 年代银行界存在的问题和黑幕,为之后的日本经济敲响了警钟。

上文作者为:吴冬妍(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02206)

《华丽一族》《华丽一族》的成书及其影响

(日文原名『華麗なる一族』),大陆译本定名为《浮华世家》,台湾本则译为《华丽一族》。该书是山崎丰子继《白色巨塔》之后又一部引起巨大轰动的社会小说力作。1970 年 3 月至 1972 年 10 月期间,小说在日本《周刊新潮》上连载,1973 年由新潮社出版了三册本的单行本。该书在日本热卖超过115 万本,荣获日本亚马逊网络书店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曾于 1974 年由日本著名导演山本萨夫改编为电影,并获当年日本“年度最佳电影”的第三名。小说又于 1976 年和 2007 年两度被改编为电视剧,广受大众喜爱。

其中,1974年的电影改编版曾在中国上映,当时正值中日恢复邦交之际,电影中表面一身正气,暗地里过着“妻妾同衾”的生活的主人公万俵大介,极大地挑战了当时中国民众的道德底线,令不少中国观众们都过目难忘。

区别于 1974 年和 1976 年的影视作品改编,2007 年版的电视剧不是以书中的主人公万俵大介为主角,而是以其长子万俵铁平为主角,拍摄期间曾来上海取景。该剧在日本热映,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饰演铁平的日剧天王木村拓哉也直言能参与此剧的拍摄是他个人的荣幸。


1981 年,叶渭渠、唐月梅夫妇将此作译成了中文,译名为《浮华世家》,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印刷册数就高达 22500 册,接着陆续出版了中、下卷。此后,叶、唐的译本由其他出版社多次再版,如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东方出版社(2006 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年)等。2014 年,由魏丽华翻译的全新译本《浮华世家》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可见中国读者对此书的青睐。


 与作者的其他小说创作相同的是,山崎丰子在创作此部作品时也进行了艰辛详实的采访调查。得益于这种努力,虽说此书出现了大量金融领域的专业词汇,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这本小说仍然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华丽一族》一书以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日本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入稳定发展时期的金融界的改革及“山阳特殊制钢破产事件”为背景,其“素材,登场人物的人格设定,文章表现力都非同一般。”作者的笔锋直指当时被视为日本“圣域”的金融界,牵涉诸多日本财阀及官僚间的内幕,原著中出现的人物和企业也时常被读者以现实中的人物和企业一一对号入座(虽然作者在后序中对原型一说予以否认)。更让人称奇的是,现实中日本金融界也确实出现了大规模的银行合并浪潮,是在原著出版一段时间后才萌生的,并且书中所描述的类似情节在台湾的“两次金改”中均出现了。我们不得不佩服山崎丰子对资本主义金融界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力。

铁平与爷爷的画像

 战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创造了被称为战后经济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期(1955 年-1973 年)。但是在这种繁荣背后,也隐藏着诸多不安因素。如资本自由化带来的外来资本的大量输入,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社会的急剧变化所促生的人性堕落等等。原著中的主人公万俵大介是万俵家族第十四代家长,也是万俵财团的主力银行——阪神银行的董事长。

为了在金融重组的风口浪尖中存活下来、用尽一切手段的银行家父亲——万俵大介,与怀抱炽热的梦想、为了建设炼钢高炉拼上所有的实业家儿子——万俵铁平,二者之间本应是相互扶持的关系,却因为各种误会与怨恨的积压,儿子落入老奸巨猾的父亲设计的圈套,成了他欲望征途上的一枚棋子。

最终,梦想破灭的铁平自杀身亡。大介一直怀疑铁平系妻子宁子与公公敬介乱伦所生之子,所以他以儿子的梦想为诱饵实现了自己所策划的“以小吞大”的银行合并。

在得知铁平的尸检血型后,才悔悟到铁平是自己亲生儿子的真相。大介所有的猜忌最终在事实面前崩塌,而他新合并成功的银行也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面临再次被合并吞噬的命运。初读此书,也许会有一种近乎自虐的压抑感,细读之下,却深深为之震撼。从故事情节的设置到人物形象的塑造,无不凝聚了作者采访调查的艰辛,也展示了作者异于常人的禀赋。

 “妻妾同房,父子相残,华丽外表下的荒淫与冷酷;官商勾结,明争暗斗,一幕幕伪善面纱下的丑恶世相”,这一切围绕着万俵大介这位主人公,在战后日本金融界这个大舞台上徐徐拉开帷幕。


上文摘录自:高燕文. 《华丽一族》中的万俵大介形象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5.



《浮华世家(华丽一族)》中的企业伦理,写作背景及其影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