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已经顶尖,可以多在叙事上多下点功夫
深海影评
#涉及剧透,未观影人士请在观影后参与讨论。
“大问题没有,小毛病不少”,这是在看完全片后的第一个想法。
先说点好的吧,片子在特效这块做的确实惊艳,对于美术设定,色彩的表现形式都是十分顶尖的,能充分感觉出在这块花费的心思有多少。任何一项没见过的特效形式都是在经过数不清次数的尝试后诞生的。国产动画在画面这块向来是不差,看普通3d厅时的效果也是相当惊艳。光是去做一个视觉上的享受也是值回票价的,花3-40去看绝对不亏。
其次就是选题,我很高兴中国院线上终于又多了一部不是描写合家欢、恋爱、动物、搞怪、搞笑、看似在描写普通人的国产动画电影了。这次的主角选择的是在如今创作环境下不太允许出现的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小女孩。她身上也有着太多过去几乎不会出现在国产院线动画里的标签--离异家庭、重组家庭、重男轻女、区别对待、心理疾病患者等等。那我们可以说现在的亚文化作品的创作环境变得宽松了吗?我不确定,但我希望是这样的,起码我看到了一点改变。所以暂且算是比较积极的一面吧。
接下来该说点我觉得或许有问题的地方了。首先就是画面切换的幅度过大过快,画面内容过于冗杂,并且因为全片皆采用了高饱和颜色的关系,导致观众十分容易形成视觉疲劳以至于抓不住画面重点。
然后就是有关于抑郁症人群眼中的“海精灵”与“丧气鬼”,不知道田导是基于自身经验、他人经验还是参考了别的描写抑郁症作品中的“抑郁情绪”的表现形式,但我作为患者确实是感觉到这个表现形式有点老套刻板了,当然这是方便观众理解,属于不是问题的问题,但我觉得确实可以做得更好。
还有就是这部作品有种“既要、还要”的妥协感,既想要做出“成人童话”的感觉,还要让低龄观众也能理解,但自己又没把握好那个度,以至于最后搞得两边都没讨好。或许“一切尽在不言中”的镜头会更适合最后的一些场景呢?
然后我觉得最致命的一点便是人物关系与情感的转变太过突然,铺垫做的太少了,以至于在一些片中人物比较“拼命”的地方,观众反而会觉得比较唐突,甚至有那么点“尬”,因为只凭影片中表现出来的的一些信息,是完全不值得两位主角为了彼此如此地“付出”。可能有人注意到我前面为什么说“或许”有问题了,因为这些问题你在把电影看完后是完全能理解的,原来一切都是一场“梦”,一场抑郁症孩童所编织出来的“梦”,那这么看一下子就讲得通了,因为在(我认知的)孩童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该如此简单-“答应的事情就得做到”、“你帮了我,所以我也会帮你”、“道歉了之后依旧是好朋友”等等。所以这么看又讲得通了。到这恰恰是问题所在!你得看完电影才知道这一切都是一场梦,但在此前你一直都是一头雾水的,处于一种想要代入人物、代入情感却又十分困难的处境,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难受得我想走”。
可能田导想要的是一种“救赎感”与“恍然大悟感”,但我看来这两边无论哪边都差点意思,8说了,等资源出来了我看看能不能剪一个我心中比较好的结尾,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