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人的独立团,是怎么回事?

知道李云龙肯定知道独立团。那么什么是独立团?独立团和正规的团有什么不同?这就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即说清楚的了。其实除了独立团,还有更大规模的独立师。独立团并非到李云龙才有,更早的有“叶T独立团”。一般来说,所谓的独立团,就是指越过师和旅等正常的上级指挥单位而直接隶属于军级甚至司令部指挥管理的团,就叫独立团。同理,所谓的独立师,就是指越过军或者集团军这类正常的上级,直属司令部或者军区管理的师就叫独立师。那么为何会出现独立团和独立师呢。原因比较复杂,具体来说,主要有两大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为了要更好的理顺统辖关系,比如“叶T独立团”。在于当时两D合作,这个团有更多的D员,和其他的师团不一样,因此就成了军下面的直属独立团。并且起到了先锋的作用。
而李云龙的独立团,原因却大不一样。1937年,八路J下辖3个师,即、115、120、129师,一共4.5万人。这3个师的4.5万人,按照协议,是有正式军饷的;虽然在1940年12月以后就给故意的完全断供了。到1940年初,八路J 就已经发展到40多万人,但是仍然是按照4.5万人发军饷。那么多出来的35万多人的队伍如何解决编制和粮饷问题?这就产生了大量的独立团。因此这个时期的独立团,就是既没有正式编制和正式番号,更没有正式军饷供应的团。一切的武器,被服,粮食和其他给养都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要么作战缴获要么从当地筹集。不过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挡大量独立团的壮大和发展。李云龙在高兴之余又灌了几口老JIU,自己透露自己的团已经发展到了有8个营,7000人之多,把很多人都吓了一跳。认为他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土财主”。

那么一个有7000人的团意味着什么呢?按照正常的编制,一个班,一般是10人;一个排有3到4个班,编制是30到40人 ;一个连有3到4个排,连级编制在100到130人,作战时有加强连,会加强到150人以上;一个营有3到4连,编制在400人左右,加强营可以有600人;一个团一般下属3个常规作战营,人员在1200人左右,其他还有后勤单位,医务大队,汽车大队,后勤大队,团机关。总人数在1500人左右;而编制特别大的独立团可到3000人;一个旅一般7到8个营,或者3个团,大多人数在5000人左右;一个师的编制是5到7个团,或者2个旅;架子师只有七八千人,而主力师和独立师可以到1.2万人左右,大多数师一般在1万人左右;一个军一般是3个师或者6个旅,大多在3万人。集团军是更大的单位,人数从4万到6万不等;有些重点加强的主力集团军甚至有8到10万人。由此可见,李云龙的独立团早就超过了正常团人数的好几倍,甚至已经有正常的1个半旅的编制规模,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已经接近1个架子师。

因此7000人的独立团确实不一般。那么7000人的独立团是否是当代人的脑洞呢?其实并不是,历史上真有过7000人的独立团。这就是八路J的115师独立团。115师独立团参加过平型关战斗,歼敌300人。然后分散开辟根据地,多次打伏击,不但消灭了大量敌人,还有大量的缴获,足足装满了120辆大车。这个独立团的装备焕然一新,战斗力更强了。接连独自收复了涞源、广灵、灵丘、易县、蔚县、阳原、浑源7座县城,部队人数也由成立之初的1700人壮大到7000多人,随后这个独立团被扩编为八路J独立第一师。因此李云龙独立团的历史原型,就是115师独立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