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摘玉补石||孙家驯化的忍者——陆逊的扬名之战

2023-08-03 23:24 作者:龙条的理解者  | 我要投稿

夷陵之战开打半年后,陆逊的三峡阻击军扛不住了,孙权出兵五万,由陆逊总督迎战刘备。(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之)

陆逊正式挑大梁了。

陆逊,本名陆议,是吴郡陆氏,当年被孙策搞死的庐江太守陆康的从孙。

庐江之难,陆康瞅准时机将一部分宗族遣回了老家,陆议就在这个辛德勒的名单中。(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

剩下的这帮,后来大部分都让孙家弄死了。(宗族百余人,遭离饥厄,死者将半)

这个时候,陆议12岁。

九年后,陆议21岁开始入仕孙家,估计在这个时候改名为了陆逊。

“逊”是啥意思呢?

三种:1、退让。2、谦恭。3、差劲。

陆议为了家族的未来,将名字改成了陆怂。

小伙子能这样忍辱负重,真的了不起。

孙权对这个名字很满意,然后给陆逊娶了仇人孙策的闺女,看看你的反应。

十万这孩子在搞人际斗争上面真的是没辜负他爹给他起名字时的“权谋”期望。

早年间的陆逊一直在山里干剿匪的工作。

说是剿匪,其实就是拉壮丁,以至于后来会稽太守淳于式告陆逊的状,说陆逊为了冲绩效扩势力,把我这正常的老百姓都抓走去给他当兵。(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

陆逊继续人如其名,对孙权说淳于式可是个有本事的同志,您要重用啊!

孙权问:呦!他可黑过你哦!

陆逊说:人家说的对,我就是拉壮丁拉猛了,他是以人为本,正经好干部啊!(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

他第一次在国际场合上露头,是已经快40的时候。

跟吕蒙合计算计关公,随后去那装小可怜。

已经忍了20多年的陆逊干起这活儿简直不要太轻车熟路!
后来关公被刺,孙权下荆州,吕蒙前后脚蹬腿,陆逊领了宜都太守,成为了继潘璋后,荆州方面阻挡刘备的第二道门户。

这个任命,算是孙权最终能够安心开始三十年养老的神仙操作。

因为陆逊不仅在宜都地区开始详细的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貌,还对新占领的荆州展开了进一步的制度吸收。

陆逊说:赶紧把荆州新降的官员们大规模提拔,对荆州豪族们的地方势力给予充分肯定以安其心。

221年七月,刘备率诸军伐吴,一直到了转年的正月,刘备终于带队攻破了长江峡口,蜀军吴班、陈式军在一系列战斗中攻下夷陵(今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水军夹江东西岸,拿下了出川峡口,开辟了滩头阵地。(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

半年的时间,老刘打出了三峡。

但是,拿下夷陵后,老刘做了一个很反常的举动。

二月,老刘并没有在夷陵爆破登陆,而是自秭归率诸军于长江南岸进军,翻山越岭的插到了夷道猇亭(今猇亭区西南,长江南岸)。(二月,先主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於夷道猇亭驻营)

随后自佷山通武陵,派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少数民族们全部响应出兵!(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

夷陵地区换防,由镇北将军黄权接管督江北诸军,与吴军相拒於夷陵,并提防自临沮(南漳县城关镇)南下的魏军。

刘备为啥不从北岸已经拿下的夷陵登陆呢?

因为两个小原因和一个大原因。

两个小原因:

1、走北线目前并不明智,夷陵北上有路通到临沮(南漳县城关镇),那里已经是魏国势力范围,此时汉与魏是两个天命,他什么时候不高兴来争夺唯一天命你将受到曹孙的联合打击。

2、荆州统治中心的当地豪族大姓与百姓这几年被孙权巴结的特别好,吕蒙进江陵时不仅各种嘘寒问暖,给衣给药,还免了当年的租税,并且陆逊开始大规模提拔当地豪族子弟为官吏,刘备策反荆州内乱的可能性不高。

一个大原因:

只有拿下江陵城后,才能谈的上不怕北面曹丕的袭击,不怕孙权的西进,才能以此为重要据点将蜀中的大量人力物力调过来。

但是二爷造的江陵城基本不太可能靠攻坚打下来,此时孙权方面有着全部准备,正面攻坚江陵拿下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攻城仗尤其是坚城的时候是最容易复刻以一当十甚至当百的,站城楼上往下扔一块石头就当一了,扔十块就当十。

老刘此次带来多少人呢?

黄权后来被吴军截断退路北投曹魏的时候,有头有脑的有318人之多,封侯者42人,为将者百余人。(权及领南郡太守史郃等三百一十八人,诣荆州刺史奉上所假印绶、棨戟、幢麾、牙门、鼓车;封侯者42人,为将者百余人)

这支队伍规模不小。

最开始陆逊根据蜀军兵力轻重应对的时候蜀军是五十余营。(蜀军分据险地,前后五十馀营,逊随轻重以兵应拒)

结合后面陆逊的最终战果是“破其四十馀营”,黄权几乎没有损失的带着江北诸军投降曹魏了,所以基本可以判断,老刘的兵力配比应该是江北黄权十余营,江南主力四十余营。

按当时的惯例,一营兵大约千人左右,所以老刘这回带过来的大约五万人左右。

陆逊那边明确是五万人(权命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等五万人拒之)。

所以此战双方的兵力对比应该是势均力敌。

陆逊堵在这里,不仅可以借助两岸最后的狭长山地憋住老刘,也可以充分发挥吴军的水军优势。

自三峡下夷陵,连山叠嶂,水流湍急,至西陵峡口才开始水流变缓,也就是夷陵。

但是夷陵之东十几里,两岸又开始迅速收紧,水流又变的湍急无比,两岸最近时仅有七百米,也就是荆门、虎牙两山夹于中间,与此同时,虎牙滩礁石遍布,非常容易触礁翻船,直到解放后才被爆炸清除。

出了虎牙荆门江关后,江面才开始江面宽广,水流减缓,船只航行才算得上安全。

这也就意味着,陆逊卡在这个位置,蜀军的水军是无法越过湍急的虎牙江关随后在开阔的水域和吴国水军作战的。

这使得东吴方面掌握了该航段的制水权。

这一点非常重要!!!

刘备在夷道站稳脚跟后,将军冯习为大督,张南为前部,赵融、廖淳、傅肜等各为别督,先遣吴班带着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挑战陆逊军。

跟陆逊出来的那帮老同志们全都要出去跟刘备打。(诸将皆欲击之)

陆逊说:一定有问题,咱先看看。

刘备等了大半天,看见陆逊都没反应,于是带出了谷中的八千伏兵。

陆逊说:你看,我说不能打吧,他肯定有问题。

这还弄得当时的吴军班子很不和谐,因为双方兵力大致相等,并没有七十万大军灭吴而来,其实就是五万打你五万来了,你咋就这么怂呢!

诸将嚷嚷要跟刘备打,陆逊说:不行!

现在刘备被咱们憋在山地,人家屯兵都在高处,咱们仰攻很费劲,就算能拿下,人家联营五十屯,很难全部攻下。(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

刘备率军东下,锐气正盛,一旦咱们交战输了,有损我军大势!(若有不利,损我大势)

忘了人家曹仁张辽的保留曲目啦!

咱们的陆战向来只要输了第一战,然后瞬间就怂了,随后每天以百分之二十的速度滑坡,一个礼拜连营门都出不去了!

现在就一个字,拖!

跟他出来的这帮老将们全都认为陆逊怂,对他全都心怀不满。(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随后就是半年的耗,陆逊方面根本不跟你刘备打,但陆逊面临的内部压力越来越大。

这帮老干部们都是当年跟孙策时就混出来的,资历特别老,要么就是孙家自己人,本来就看不起你陆逊,现在你人如其名的怂了就更看不上你了!陆逊很多军事指令都已经不搭理了。(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

陆逊没办法只能使出铁腕政策,拔剑怒吼:刘备天下知名,当年曹操都忌惮!现在是咱的强敌,全都得听我的!齐心打这老家伙!我虽是书生!但受命主上!我忍你们很久了!大伙各司其职!我看谁再敢犯我军令!

陆逊撕破脸镇压老干部的同时也在给孙权不断写信:

1、刘备逆天而行,不在他的洞穴里待着千里迢迢来送人头,我就要弄死他啦!(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

2、刘备这辈子没打过几次胜仗,千万别拿他当回事。(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

3、我最开始害怕他水陆并进,现在他将水军全部放弃了,处处结营,我已经详细的探明他的兵力部署方向,他就这点意思啦,没啥变化啦!(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您千万踏实住了,我相信现在诸将的怒吼和刘备的间谍会源源不断的给您吹风,但千万相信我,咱就要弄死他啦!(伏原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

陆逊那边极度艰难,老刘这边则颇为沉得住气。

论僵持等待,这方面老刘是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刘一辈子就在各种候场,小沛长期不搬迁的钉子户小强集团;荆州八年保安;葭萌、雒城、阳平动辄以年计算,陆逊先生的思路没错,不过刘备先生可不是那种能被激怒的。

你特么不跟我打是吧!

我也不气馁,就等下去了。

我都等一辈子了,还耗不过你?

但是吧,此次的等待,跟打汉中时不一样。

上次刘哥身边有法正,在僵持的时候早就想出了修定军山粮道然后突然出现定军山反客为主的主动求变之局。

这次自己亲自带队,耗了大半年后,六十多的老爷子脑子已经热迷糊了。

等不怕,但一定要有后手,要持续调动对方。

比如说给曹丕写信共同搞孙权啊!

比如派间谍去孙权那恶心陆逊呀!

比如隔三差五埋伏伏兵,挑战陆逊,陆逊打整好,不打对面的东吴高压锅迟早要爆啊。

比如说再次整出个定军山的策略,修条运粮道上别的山头再次出其不意吓他一跳。

老刘在等啥呢?

他在等曹丕。

不怪你爹夸特么吴老二啊!我从去年七月份就出兵了!都快特么一年了!你个完犊子的就搁那看着啊?这是你这辈子最好的机会啊!

曹丕的看戏叉腰以及老刘的六十岁脑转速使得夷陵之战的走向奔着拼国力去了,看谁的粮食先没,成拼丞相和孙权的奶量了。

老刘由于受过大半生专业的候场训练,这一杵,就杵到夏天了。

不过刘备觉得无所谓,我是长江上水,军粮水路运送非常方便,给养不叫事,我家丞相是三国奶王,我还不跟你打了,我去避个暑,立秋再削你。

陆逊在等啥呢?

等每年长江中下游的传统梅雨季节过去。

一般阳历5月中下旬,梅雨带范围在北纬29度-33度之间(西自三峡口,东到上海滩;南起两湖平原北至淮河南岸),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

按阴历来算,应该就是农历的四月到六月。

长江中下游梅雨季结束后,太阳开始发力,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

闰六月,陆逊觉得等差不多了,召集诸将准备发动秋收起义。

同志们说:你别扯淡了,打刘备应该在最开始他立足未稳的时候,现在人家深入五六百里,已经相持七八月了,所有的要害人家都防死了,还打个屁啊!(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

还是拼奶吧,歇大半年早歇懒了,大热天的还是注意防暑降温吧!

陆逊说:刘备是老兵油子,花样多,再加上刚开始时他锐气盛,所以不能打,现在大半年了,士气早就没了。(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

你们没觉得老头这些日子都热傻了吗?(计不复生)

弄死这老家伙就在今天了!(犄角此寇,正在今日)

这里的“犄角”通“掎角”,意思是“作战时分兵牵制、夹击的意思。”

谁是他的“犄角”呢?

陆逊派出了孙桓在夷道当集火器。(孙桓别讨备前锋於夷道)

陆逊命孙桓出城挑战刘备,刘备方面看见孙桓出击后全军都疯了,主力尽出来搞孙桓。(备军众甚盛,弥山盈谷)

陆逊的打算,是玩田忌赛马,让孙桓送死,自己去偷营。

老刘群殴孙桓后,陆逊调集兵力,先打了刘备留守的一个营,打的很难看。(乃先攻一营,不利)

老干部们说:机智哥,别糟蹋兵了成吗?(空杀兵耳)

陆逊说:此战败的有理!我知道咋弄死他们了。

陆逊发现大半年的等待对于刘备的士气打算基本落空了,人家士气低,你这更垃圾。

陆逊这边强装镇定,另一边的求援信号已经发过来了。

老刘终于把孙桓给围住了,同志们很兴奋,孙桓求救陆逊。(别讨备前锋於夷道,为备所围,求救於逊)

同志们说:赶紧救!

陆逊说:不能救!

老干部们再次愤怒,咋我们说啥你都特么都得反着来啊!孙桓是领导亲戚!让你当替死鬼去了咋能不救呢!

陆逊说:孙桓得士卒心,退回城里就没事了,城牢粮足不用担心,等我的计划施展后,他那自己就解围了!("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

老干部们问:幽默哥你又有啥计划!

陆逊说出了B计划:现在各军每人手上拿一把茅草,刘备的主力军都在围殴孙桓,守营的别看咱还是打不过,但现在梅雨季节已经过了!咱该烧他的营了!(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

吴军开始偷袭烧营,点火成功。(一尔势成)

蜀军大乱!

整场战役的破局点到了。

你说这计谋有多高明吗?值钱在这火攻上吗?

完全没有。

但战争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晚一秒差一分可能都是两个结局,更别谈,露出巨大的破绽了。

老刘发起了著名的三国三大战的最后一战,夷陵之战。

看上去声势很大,历史地位挺高,但这一战真的谈不上是三大战之一。

甚至没有什么必要仔细说,因为老二老三间互掐,只会加速老大最终一波流的节奏。

此战之后,刘备留给了诸葛亮一个濒临破产的初创公司,孙权那边则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退休养老。

之所以被排到三大战之一,是因为老刘的咖位比较大,以及后面的烂摊子实在有够烂,突显了丞相的史上最强反弹传奇,而且老刘的这一仗虽然大败亏输,但最后的谢幕演出还是相当精彩的。

他导演出了史上效果最佳的托孤表演。

刘备逃到白帝城后,吴将潘璋、徐盛还惦着扩大战果呢,好在老兄弟赵云第一时间从江州赶到,巩固住了白帝城,陆逊又想起了三年前二爷老前辈的悲惨事迹,顾忌曹丕背后捅他,于是主动撤兵。

九月,曹丕开始攻吴了,他也许在等待老刘干躺陆逊,结果等来的却是吴国举国士气高涨。

防守天下第一的吴国再次将北兵赶了回去,也因此,孙权修书刘备求和,几乎输光了本钱的刘备无可奈何同意,吴蜀因此恢复了外交关系。

借着老刘的咖位,曹刘两家的军势,陆逊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在战争中,你所做的一切正确也在给自己的后路埋雷,忍到极致后并不意味着可以满世界的怼人,尤其是主子是个精明到一辈子都要不吃亏的孙权谋,陆逊也最终收到属于他的结局。


摘玉补石||孙家驯化的忍者——陆逊的扬名之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