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内切酶1型2型和3型之间的区别
什么是1型限制酶?
1 型限制性酶是一种复杂的多亚基酶,同时具有限制性和甲基化酶活性。 此外,它首先在大肠杆菌菌株中被发现。 此外,它由三个不同的亚基组成; HsdR、HsdM 和 HsdS 在这里,HsdR 进行限制性消化,HsdM 进行甲基化,而 HsdS 对于识别位点和甲基化位点的识别都很重要。
图 1:EcoR I 同型二聚体结构
限制性内切酶 1 在距离限制性识别位点超过 1000 bp 的随机距离处切割 DNA。 此外,这种随机切割之后是 DNA 易位,因为这种酶充当分子马达。 另一方面,限制酶1基因在原核基因组中更为常见。 然而,尽管 1 型限制性内切酶具有生化重要性,但由于会产生离散的限制性片段,因此其实用价值不大。
什么是限制酶类型 2?
2 型限制性内切酶是另一种类型的限制性内切酶,在限制性识别位点内或附近的特定位置切割 DNA。 此外,它的识别位点是回文的,长度为 4-8 个核苷酸。 通常,它是具有独立限制和甲基化酶活性的同型二聚体。 另一方面,它只需要镁作为辅助因子,而不使用 ATP。
图 2:EcoR I 限制识别站点
由于通过在识别位点处或附近进行特异性切割,通过限制性消化产生离散片段,因此 2 型限制性内切酶更常用于实验室进行 DNA 分析和克隆。 例如,2 型限制性内切酶有几个结构完全不同的家族。 它们包括 2B、2E、2F、2G、2S 和 2T 型限制酶。
什么是限制性内切酶 3 型?
3 型限制性内切酶是第三种类型的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两个独立的非回文序列,它们是反向的。 此外,它在识别位点下游约 20-30 bp 处切割 DNA。 通常,3 型限制酶是具有两个不同亚基的异二聚体。
图 3:限制性酶在克隆中的作用
限制性内切酶 1 型是在同一大酶复合物中同时具有限制性和甲基化酶活性的限制性内切酶类型之一。 通常,它由三个不同的亚基组成。 此外,它的切割位点是随机的,距离识别位点大约 1000 bp。 另一方面,2型限制酶是另一种具有独立限制和甲基化酶活性的限制酶。 此外,它是一种同型二聚体,可在识别位点内或附近切割 DNA。 同时,3型限制酶是第三种限制酶。 重要的是,它还同时具有限制性和甲基化酶活性。 然而,它是一种异二聚体,可在距离识别位点 24-26 bp 处随机切割 DNA。 因此,限制酶 1、2 和 3 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结构和切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