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建筑设计:建筑物分类与构成设计1A411011

2023-06-25 01:27 作者:张三爱过  | 我要投稿

建筑物的分类

按建筑物的用途分类

按建筑物的用途,通常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是为人们大量使用的非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是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也叫厂房类建筑),农业建筑是指用于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的建筑。

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又分为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公共建筑则包括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等。

工业建筑有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建筑等。

农业建筑有温室、畜禽饲养场、粮食和饲料加工站、农机修理站等。

按建筑物的层数或高度分类

这里主要是两个文件,一个是《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另一个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注意,这个高度分类统一指民用建筑。

从设计统一标准分,有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超高层建筑。而防火规范则分为单层或多层民用建筑、一类高层、二类高层。

单层或多层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单层公共建筑。

高层民用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米。

超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民用建筑。

一类高层:建筑物大于54米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0米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24米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平米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功能组合的建筑;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和调度建筑;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

二类高层:建筑高度以大于27米但不大于54米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公共建筑。

注意:在区分一类高层与二类高层的时候,要重点记忆数字,而且,首先它得是高层,就意味着需要大于27米的居住建筑或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才有区分的必要。

建筑高度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屋顶应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建筑物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无女儿墙的按至其屋面檐口顶点的高度计算。

2、坡屋顶建筑应分别计算檐口及屋脊高度,檐口高度应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屋面檐口或坡屋面最低点的高度计算。

3、当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屋面形式或多个室外设计地坪时,建筑高度应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

4、机场、广播电视、电信、微波通信、气象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等设施的技术作业控制区内及机场航线控制范围内的建筑,应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建(构)筑物最高点计算。

5、历叶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区内的建筑,应按最高点计算。

6、第4、5点规定以外的建筑,屋顶设备用房及其他局部突出屋面用房的总面积不超过屋面面积的1/4时,不应计入建筑高度。

7、建筑的室内净高应满足各类型功能场所空间净高的最低要求,地下室、局部夹层、公共走道、建筑避难区、架空层等最低处室内净高不应小于2米。

按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类,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

大量性建筑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住宅、学校、商店、医院等。

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体育馆、大型剧院、大型火车站和航空港、大型展览馆等。

建筑物的构成

建筑物由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组成。

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一般分为上部结构 和地下结构。

上部结构是指基础以上的建筑结构,包括墙、柱、梁、屋顶等。地下结构指建筑物的基础结构。

围护体系由屋面、外墙、门、窗等组成。

屋面、外墙围护出的内部空间,能够遮蔽外界恶劣气候的侵袭,同时也起到隔声的作用,从而保证使用人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门是连接内外的通道,窗户可以透光、通气和开放视野,内墙将建筑物内部划分为不同的单元。

设备体系通常包括给水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通风系统。

供电系统分为强电系系和弱电系统两部分,强电指供电、照明等,弱电指通信、信息、探测、报警等。

给水系统为使用人群提供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排水系统排走建筑物内的污水。

供热通风系统为建筑物内的使用人群提供舒适的环境。根据需要还有防盗报警、灾害探测、自动灭火等智能系统。

总结

本节主要讲建筑物的分类和构成。

分类按用途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按高度可分为低层或多层、高层、超高层,从防火角度又有一类高层和二类高层之分,从这里还引入了高度计算的相关规定,按使用规模大小又可分为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

构成则要记住结构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结构体系又分为上部结构和地下结构;围护体系则由屋面、外墙、门、窗组成,记住内墙不属于围护体系;设备体系主要有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热通风系统,根据需要还有智能系统。

建筑设计:建筑物分类与构成设计1A41101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