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申论AB卷 答案
A卷第一题:
资料2中有句话:“传统产业并不是落后产业,也不是夕阳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请结合资料1、2、3,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0分)
要求:理解准确,有深度;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400字。
【答案】387字
这句话意为传统制造业不是落后、夕阳产业,只要积极改造提升,便可取得重大突破。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理由:1、传统制造业有重要作用。①规模大、占比高、技术成熟,是现代产业体系有机构成部分,是新兴产业孵化基础;②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可助推国家现代化进程;③改造升级可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在高基数上的高质量发展。2、传统制造业有发展优势。①影响力竞争力高,块状经济发达,产业链条完整,配套健全,企业协同,产业发展生态良好;②拥有大量专业市场和全球最大网上市场;③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其打破传统路径依赖、破解瓶颈制约指明了方向;④社会购买力增强,市场空间广阔,拥有电商平台企业和信息经济优势,营销渠道广;⑤浙商金字招牌,提供发展力量;⑥政务改革减少审批事项、优化流程、提升效率;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助企减负降本。
为此,要积极利用科技革命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增强有效供给。
【千寻提示】
1、审题:
此题为分析题,直接看题目问法,会想到“阐释型分析题”,采用分层分析的方法去破题。但是,回到材料中,这种破题方式并不好写,为此,转换思路,改为“观点型分析题”的思路,先去认可这个观点,再罗列理由,最后添加小尾巴。
2、材料逻辑:
这句话意为传统制造业不是落后、夕阳产业,只要积极改造提升,便可取得重大突破。认可这个观点,也就是罗列理由证明为什么他不是落后的、夕阳的产业。
材料1、2主讲传统制造业的重要性,材料3主讲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优势所在,正好可以证明传统制造业不是落后的、夕阳的产业。
B卷第一题:
结合资料1、2、3,谈谈浙江传统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浙江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优势。(4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字数不超过400字。
【答案】371字
问题:①素质性、结构性矛盾突出。投入产出效益低,关键指标低于全省制造业平均水平。②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多边贸易体制面临挑战,传统制造业承受挤压风险。③市场需求改变。转向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产品,呈现消费升级新趋势。
优势:①产业发展生态好。历经长期发展繁荣,影响力竞争力提升,块状经济发达,产业链条完整,综合配套健全,企业合作协同。②市场基础好。拥有大量专业市场和全球最大网上市场,实体市场与网络市场共同发展,线上线下相互促进。③技术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其打破传统路径依赖、破解瓶颈制约指明了方向。④市场空间与营销渠道广。社会购买力增强,市场不断增长;拥有电商平台企业和信息经济优势。⑤拥有浙商招牌。提供发展力量。⑥政务服务优化。实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办事效率;扎实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助企减负降本。
【千寻提示】
A卷第1题会做,能梳理清楚材料逻辑,B卷第1题迎刃而解。从材料1、2、3中找到三方面问题,材料3中找优势即可。
A卷大作文:
根据你对资料5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以“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中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希望并存”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60分)
要求:1.紧密结合给定资料;2.主旨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3.内容充实,论述深刻,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B卷大作文:
根据你对资料5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以“变”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60分)
要求:1.紧密结合给定资料;2.主旨明确,结构完整,思路清晰;3.内容充实,论述深刻,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千寻提示】
AB卷大作文,可以放在一起来看。
看材料7中,告诉我们面对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该如何做?——“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都摆在那里,躲是躲不过去的,关键是怎么去看?怎么去应对?怎么去抢抓机遇、化危为机?”
正是对应2019年7月5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①关键是怎么去看——准确识变
②怎么去应对——科学应变
③怎么去抢抓机遇、化危为机——主动求变
再结合材料4、5、6去看,是具体给我们讲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成文】1077字,占格1125
念好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变”字诀
“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伴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内外市场开放发展、产业链联动发展、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愈加明显,制造业内容、形态、方式正面临着深刻变革。今年,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提出了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宏大目标,这既是为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也是自我加压。在这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中,更要思考如何念好“变”字诀。
念好“变”字诀,首要准确识变,善于研判制造业发展中的风险挑战。客观实际不会一成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诸如,从国家宏观层面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化,但是从细分领域看,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却发生了历史性跨越。在制造业发展进程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例如,传统制造业多是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提供产品,而当下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开始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由物质型转向服务型,这就要求制造业必须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为此,要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准确研判与制造业息息相关的大环境,从而能够找到更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
念好“变”字诀,还要科学应变,保持制造业发展的专注与定力。面对变化,不是盲目应对,而是要于变化中有所坚守。浙江块状经济发达,许多产业的产业链条完整,综合配套健全,企业合作协同,形成了优良的产业发展业态,并且建成了特色鲜明的制造业集群,在多种细分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好比较优势,是浙江制造业在全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以宁波服饰纺织业巨头S公司为例,该公司市值超千亿,没有选择在高回报的资本市场呼风唤雨,而是专注于服饰纺织业,从而成为全球最大的纵向一体化服装制造商。可见,面对变化,还需一定的专注与定力方可致胜。
念好“变”字诀,更要主动求变,以创新推动制造业危中寻机。保持专注与定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专业的领域主动创新,助力企业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浙江宁波,始终深耕针织装备研制的C公司,不断提升研发与制造水平,实现了在该领域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在浙江温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主动走上“技改”之路,实现了从劳动密集型企业成功转型技术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成功的秘诀,正是秉持了以创新为核、主动求变的发展理念。为此,政府也要深入实施政务服务改革,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减税政策,激发制造业不断创新的内生动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面对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希望并存,在发展中坚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定能够推动浙江制造强省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