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拍记录(七):普碳——“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无论是技宗还是器宗,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总是能找到自己的快乐。自己的手上感觉,脚下步伐,发力水平的进步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同时尝试各种球拍也会带来新鲜感。况且,自己技术不到位总是会幻想可以通过器材来进行弥补,我正手不够暴力,是不是换了968,打上灌油蓝国狂就可以一板过了,我反手不够顶,VIS加D05是不是就是防守无敌了。但实际上美好只存在于未知的幻想当中,狂飙的霸道毋庸置疑,但是在我平时的打球交流过程中,能真正拉出又转又顶的弧圈球的,也仅仅只有两位球友,他们都是经过了长期的专业训练,一位是乒乓球教练,而另一位是童子功。自身水平往往极大限制了对器材的认知,经常看到有up主删评控评,天天发专栏评测,发自己打球的视频后大家才大呼上当,不由得觉得可笑了。我对器材仍旧有很多认识和体会不到的地方,感受和体会也仅供大家参考了。


普里莫拉茨碳素,一块很刚硬暴力的底板,这是我在未上手之前对它的认识。桧木面材的吃球和碳素纤维的刚硬,好像在说这块拍子要啥有啥,全面暴力。实际的上手体验,在静态层面,手柄又方又粗,是我拿过的拍子里面最粗的一款,好像就是拿到了一把粗犷的武器。在小球方面,近台的搓摆都十分的模糊,板身6.9mm的厚度让我非常不适应,感觉像是拿了一本书在近台打球的感觉,没有什么清晰的反馈。而在中近台的攻球方面,普碳做到了外乱内硬,特别是配上外套,吃球感和内心的刚猛做到了很好的平衡,我会觉得这是一块内心很硬朗的纯木。但值得注意的是,普碳的弧线是偏平的,会有一种弧线不足的感觉,需要自己去调整和控制。
在给球友试打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好感,他自己打纳米碳王,又可以拉出又转又顶的正手弧圈,我认为他在中远台拉球的评价要比我中肯。他认为这就是一块过去味道的底板(普碳也确实是出道几十年了),不像是现在的纤维板那样自动挡,普碳需要自己去发力打透它,发力后的也有一种爽快的感觉。很可惜由于我技术的不足,我打不明白这块底板,我对以前的拍子也没有什么认识,做不到“理解万岁”了。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这是我对普碳的感受,普里莫拉茨和波叔拿着它披荆斩棘,球友拿着它拉弧圈一板过,我却只能感觉到近台小球的模糊,这就是技术上的差距。在玩器材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和体会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且打磨自己的技术,我想这才是器宗的本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