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文】形而上学or辩证法?

2023-03-30 17:10 作者:蛊三  | 我要投稿

教科书系统中的理解

形而上学就是僵死的、静态的,狭隘的从某个特定的视角去把握世界,

辩证法就是要从一个统一的变化的,动态的视角去把握世界。这些都是扯淡,放屁!



教科书系统中对形而上学的曲解及其静态化在哲学史上的形成过程

  • 形而上学的静态化
  • 形而上学,原词叫 Meta physics 。我承认它有静态化的过程,特别是希腊化时期,也就是说古希腊之后,还有罗马的那个宗教,罗马的思想回归到希腊,就是基督教吸收了很多柏拉图的那种思想之后,它有一种静态化,有一种固态化。就是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一些思想看成是绝对…就是正确的了,就是再也不想去突破,去思考了。
  • 对于形而上学的曲解(一种静态化)的历史缘由
  •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之后关于世界本源的研究
  •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 比较粗浅,实际上就是一套研究世界的一种分类学,一种所谓的科学逻辑演绎的一套方法论
  • 在他的物理学之后,他又提出了一些关于世界本源是什么?世界本源用哪些范畴去加以定义,加以规范,我可以去思考它。就是因为亚里士多德研究了这些关于世界本源,然后他又恰巧把这些世界本源叫做自然physics,所谓物理学。所以中国人或者说传统教科书体系就把亚里士作者看成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但实际上不是的。
  • 亚里士多德用的方法和柏拉图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别
  • 亚里士多德研究所谓本源,所谓实存,所谓事物存在的根基,他用的方法和柏拉图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别,也是一个语言学的方法
  • 主流的其实也是一些范畴分类,范畴之间关系,他去做了思考,但是思考的都是比较肤浅的。
  • 他的方法集在一本小册子就是写在他研究具体物理,具体自然问题的那个物理学后面的那部分就叫做写在物理学之后的学问。
  • 希腊化时期神学家对形而上学的误解
  • 翻译成希腊文就是 Meta physics, 但是到了古罗马的希腊化时期,有一些他们实际上是神学家了,不应该叫哲学家,就会觉得这个写在什么后面就是更超越的,是可以用来去理解前面关于物理学的方法
  • 实际上亚里士多德关于研究具体问题,差不多可以这样解决了。但是具体问题背后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还是有点不得其解,所以他写在物理学后面,他并不是说我已经得到终极答案
  • 因为这样,那些神学家误解了亚里斯多德对于形而上学的定义,其实不应该叫形而上,应该叫形而后学或物理后面的学问或物理学之外的学问:物理学之外我还没有弄清楚的学问。
  • 西方学术系统静态化的宿命
  •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他认为西方这套学术系统:一个 没办法解决问题,不得不装作自己好像解决了问题的一个宿命。会把之前特别厉害的人物的他其实没解决问题/尚待解决问题的一个纲领性的小册子,看成是所有问题的答案、终极答案,然后就变得僵死僵化了
  • 所以派生出很多观念论的形而上学、实在论的形而上学,就是说这个世界本质上都是由一些超越性的一些属性,一些范畴,它在一个超越的彼岸世界存在,这些东西是永远存在的,实存的,然后这些东西具有向外流溢的那种能力,能够使得具体的事物显现出来。
  • 这个当然就是形而上学了,形而上的东西决定形而下的东西,形而上者之为道,形而下者之为器,就符合易经里面这种想法了。那么实际上易经也被曲解了,道器关系也没有那么简单,不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
  • 教科书系统中的方式本身是形而上的
  • 所以当一个学术系统里面讲到什么决定什么,特别是两个本源性的两个最关要的两个东西。你说这个 a 决定了b,就这么简单一句话像推土机一样,把一个需要深耕细作的问题解决了。那么你的方式本身就形而上学的,所以说最形而上学的,就是教科书本身。那么在这套对于形而上学进行曲解的话语里面,教科书话语里面它对于辩证法也进行了曲解。



教科书中的辩证法的实质和对它的质疑

  • 教科书中的辩证法的实质和对它的质疑
  • 它认为辩证法就是动态的,具体的、统一的看问题,从不同视角出发。这个不叫辩证法,这叫视角主义perspectives,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一个东西,它有不同的实质,或者叫相对主义
  • 把不同的视角分成主要和次要的 ← 为什么不同视角可以变成主要和次要的?
  • 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主次如何区分?凭什么区分主次?你不从一个僵死的系统出发,凭什么就区分主次?
  • 教科书中的所谓辩论法的方法论:一定要普遍联系的观点 ← 哪些联系是值得被说的、值得被思考的?哪些联系是不值得的?它的标准在哪里?
  • 普遍联系有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 ← 主要联系就决定了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
  • 所有这些东西都仅仅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主次二分法。
  • 主次二分法本质上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独断论
  • 独断论就是告诉你哪些东西是主要的/决定性的,其他东西都是派生的/无关紧要的/不用说话/甚至可以说是虚无。
  • 但它又认为,次要矛盾在特定情况下会转变成主要矛盾 ← 那你告诉我是哪种特定情况?为什么会发生?既然有这种特定情况,那为什么不说主要矛盾是暂时的,它后面会变成次要矛盾这种转化过程?
  • 何为特定情况?← 在一个矛盾的事态当中,如何把情况背后的背景和这个矛盾本身划隔开来?
  • 既然特定情况下矛盾的主次方面可以转化 ← 那特定情况是不是矛盾的一部分?这个情境是不是这个矛盾整个事态的一部分?那么这个情境在这个事态当中,它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它既然可以主导这整个主次关系的转化,那这个所谓的情境、所谓的大环境
  • 实际上它是一个政治性的隐喻了→ power 权力,这个政治性隐喻这个背景实际上就是所有一切矛盾的主要/核心,那么这个核心的确立,这个所谓的背景的这个确立,这个最宏大的这个背景的确立就是独断论。
  • 教科书对于辩证法理解停留在独断论,一个独断论者既然可以声称它已经达到又继承了康德(康德、笛卡尔、斯宾诺莎、黑格尔都是克服了独断论的),又极大程度上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 辩证法远不是一个独断论者可以冒充的,这对于思想本身是非常侮辱的一种作为



真正辩证法和真正的形而上学,两者的关系

  • 什么是辩证法
  • 我们的整个思维系统、意识系统、精神系统本身运行,它会发生一些固有矛盾。那么辩证法就是利用这些固有矛盾 → 在这些固有矛盾中看到的这些系统,它的运行的机制,并且用一种范式去把这种机制表达出来,这叫辩证法
  • 辩证法没有过时
  • 法国的一些结构主义哲学家认为辩证法过时了,并且猛烈地去辩证法。但是现在也有一些哲学家认为,包括分析哲学,英美当代的分析哲学会回归到辩证法当中去吸收一些整个符号系统本身运行
  • 了解掌握了辩证法的内容及思维方式之后,才有资格去思考什么叫形而上学
  • 什么是形而上学
  • 黑格尔并不觉得形而上学是一个和辩证法是对立的,是低等的一个词汇。形而上学是一个非常高的词汇
  • 形而上学本身它研究的不是僵死的孤立东西,形而上学研究的是其实是一般方法没办法研究的东西
  • 在形而上学中可以运用辩证法/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方式。形而上学在海德尔看来就是哲学的代名词
  • 哲学及形而上学就是我们在处理完具体的这个框架内部的问题之后,我现在要去分析是框架本身的问题了
  • 处理完这个世界具体的事物的时候,我要去处理这个世界普遍都具有的问题了,这叫形而上学
  •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互相需要的,而不是对立
  • 形而上学追求的普遍性不代表它就是追求僵死,普遍性不代表僵死,因为普遍性具有内在的矛盾,那么这个内在的矛盾是由辩证法揭露出来的。
  • 一个好的形而上学家应该是很喜欢去学习辩证法的,一个好的辩证法家应该是非常热衷于去研究形而上学问题的,因为如果你的思维不能够达到形而上学的高度,你的内省分析(对于心灵内在一些观念,概念系统的反省)就不会是深刻的。
  • 所以哲学本身并不存在形而上学和辩证法对立的一种矛盾的,唯一存在的就是对这两个概念的同时的误解,以及对于概念本身的误解。



编教材的脑子里有”大秋鹤”

  • 我觉得编这个教科书的人,他肯定连概念本身是什么他都没有去思考过,他的思维停留在一个独断论的,那考虑到当时的这个时代背景,他以他的独断论就认为这个背景可以使得主次矛盾转化,他没有意识到背景本身就是这个矛盾当中的一个环节
  • 所以说有时代的局限,那么我们这代人不能够停留在那个时代,我们的思想要继续往前走,那么就必须通过学习,如果不学习的话,时代会把你抛弃这么简单。


【人文】形而上学or辩证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