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老房子

2023-06-09 17:47 作者:藤萝青青  | 我要投稿

老房子

自从搬进了新房子,原来的房子自然也就变成了老房子。

可是我不想离开这座老房子,居住在这里的十二年的时光让我深深的沾上了他的气息,独属于老房子的气息,厚重的、衰朽的、安宁的气息。是的,哪怕是没有新房子,这座房子也足以称得上是老房子了,红砖黑瓦,拥有着40年寿长的他默默伫立于新时代的高楼大厦之中,沉静的陪伴着我度过一个又一个的春天。

  在父母等一众长辈高兴的神情中我还是离开了这里。我真的要永远的离开这里了吗?我对此感到悲伤,来自灵魂的熟悉感让我难以平静的离开他。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我竟是如此念旧的一个人。

  原来的老房子有多少户的人家呢,我已经快要记不清了,一家、两家......可能还是有个8户人家吧,如果把和我们住在一起的伯伯也算做一家的话,那就有9家了。那时楼梯间的灯泡还是声控灯,只要我待在家,就总能听到跺脚声或者是“嘿!、嘿!嘿!”的吼声。或许是回荡在楼道间的稚嫩的声音能给我带来更大的安全感,又或许是小时候鬼片给我的冲击力太大,相比于跺脚我更喜欢吼上两声,然后,一瞬间,昏黄柔和的光晕便洒落开来,照清那被灰尘铺满的石阶梯上,也照在我那时无忧无虑的脸上,轻轻的托着我踏上楼梯的步子。

  还记得我们和伯伯还未分家时,有次过年我和大我六岁的堂哥在楼梯间里打闹,小孩子的的想法总是特别丰富,我们把吹气球的可以拿在手上的打气筒当做手榴弹互相扔来扔去,你扔过来,我躲开,我又捡起来,又扔过去,玩的都很开心,扔着扔着,我堂哥突然耍了一个诈,他不扔打气筒了,他扔了一个鞭炮!我刚想过去捡,那鞭炮便突然旋转起来,喷出五颜六色的烟花,我吓了一大跳,他却大声的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笑容模糊起来,我的记忆也模糊了,家人在催促我走了,我知道我该走了,于是我又看了看我睡的床,又看了看种在阳台的葡萄藤,最后,我站在阳台上,看着房前的车子和行人匆匆流过,看着太阳渐渐西斜,一阵风吹过,房前的大树摇了摇了它的枝桠。

  我转身向屋外走去。

  我以为我不会再回来了。但是出于读书的需求我终究还是回来了。推开门,迎接我的是狭小的空间和一股浓烈的花椒夹杂着灰尘的味道。我皱了皱眉,脸上不经意流露出一丝厌烦的神色,毫无疑问,在新房子住惯了的我已经不习惯这里衰朽的气息了。这时我妈却对我说“怎么,当初你可是很不舍得离开这呢?”我什么都没说,但是内心却感到非常的愧疚,寂静与裂隙开始在我与老房子之间弥漫开来,令人心慌,使人窒息。

  这里确实是变了许多,我离开的短短两年,一户又一户的人家相继搬走,最后只剩下我对门的做面的大妈还守着她做面的机械待在这里,每天早上六点,机械的轰鸣声准时响起,一点不变。而楼梯间的灯泡坏了又修,修了又坏,直到最后再也没有人愿意出钱去修它,当然,也没有人留在这需要它。唯一没有衰朽的就是阳台的葡萄藤了,它甚至长的比之前还要好,翠绿的富有生机枝条已经蔓延再了隔壁已经搬走的邻居的阳台上,不过它依旧没能长出葡萄来,只是机械的生长它无用的枝条。

  原本温馨的楼梯间变成了深不见底的黑洞,仿佛有什么择人而噬猛兽隐伏其中,每天晚上我从学校回来都不得不经历这段黑暗的路程,年幼时看过的鬼片对我的影响深入到了现在,恐惧是必然的,尤其是在路过二楼的时候我总是感觉背后有双眼睛在盯着我,但当我回头时,除了漆黑的楼道以外什么都没有,直到我回到屋子,把灯打开,我才能松一口气。

  居住两年,屋子里的环境在父母的修缮下变得越来越好了,阳台装上了新的玻璃窗,漏雨的缺口也用木板给堵住了。令人感到烦恼的是,老鼠和蟑螂也感受到了人的烟火气息,开始从不知名的角落处偷偷穿行。不过,所有的事物都会拥有属于它自己的句号。我的初中生涯结束了,老房子的一切也随之按下暂停键。

  其实老房子本来早就该被拆掉了,拥有五十多年历史的它不折不扣的被打上了危房的标签。当初房地产商与我们这些户主协商拆掉这座房子的赔率是一比一,即拆掉多少平方就赔多少平方,其他户主不满意,我们也不满意。继续谈,1比1.1,1比1.2,1比1.3,直到1比1.4。其实1比1.3的时候我家里人就很满意了,但是其他的户主贪心啊,还要多赔一点,到了1比1.4了,还不满足。房地产商也生气了,不干了,从此也没房地产商看上这块地,于是他就不幸而又幸运地留了下来,直到十多年的现在。

  再去看时,已经是什么都没有了,葡萄藤也死掉了,房前的那颗有着四到五层楼高的大树也被砍掉了,做面的姑姑也是一头花白的头发,只是日复一日的守着她的机械操劳着。他孤独的立于城中,宛如没有灵魂的空壳。

  再往后,爷爷和婆婆不想和我们一起住在新房子里面了,新人和老人之间总是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我虽然对他们没什么意见,但是他们确实对我和我父母唠唠叨叨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想要彻底的把我们改造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我知道老人们有着自己朴素的价值观,也是为了我好,但是我就是我,我不可能被他人所动摇,因此我柔和但坚定的拒绝着他们的好意。他们失败了,最后他们选择搬到老房子去。父母和我都想挽留,起码我是真心实意的,但老人也有老人的固执,他们还是搬过去了。

  为老房子注入生机的反倒不是年轻的生命,对于新生代来说他们只是匆匆过客,迟早会离开这里,但是老年人的归根情怀却上这座老房子焕然一新。简明,干净,整洁。我高考完过了一段时间后去探望时给我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这又有点生气了。

  老房子前面的街道是越来越热闹了,三岔路口处每天都有着大量的汽车、公交车等经过,老房子屋檐投下的阴凉吸引了一大批卖菜的老人聚集于此,就好像一个微型菜市场一样。楼下新开的卤味店也留住了很多顾客。不得不说,这里越来越热闹了。

  我终究是要离开这里去大学了,十八年,十八年,很多人说这时青春的开始,我却感慨人生行程之快,不容得我停下驻足流连这世间。我怎么就一晃就十八岁了?我不知道。最后的最后,我走向小学学校,又走向初中学校,再走向高中学校......太阳快要落下了,我又回到了老房子的前面,抬头望去,婆婆正好在楼上晾衣服,我向他挥挥手,她注意到了我,脸上露出了一个满是皱纹的笑容。我笑了笑,继续向前,走过这间老房子。

  交臂之间,我已非我,虽然,我有不忘者存。

 

    


老房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