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晋国六卿(14):栾书失势,悼公集权

2022-10-07 13:42 作者:未见文德之子桓  | 我要投稿

观前提醒:本文以叙述晋国六卿的变更与其中的矛盾和斗争为主,主要从各卿之间发生的事件中展开,而对于晋国争霸历程以及国君为政举措则不多讨论。由于本人所掌握史料有限,其中所记可能有多处缺漏、错误之处,希望各位斧正。

到公元前573年11月,八卿如下:

栾书“失踪”(可能被废,可能去世),谥栾武子栾黡[yǎn]为卿。晋悼公硬将韩厥扶为正卿,摁住荀偃原职待定。确实,韩厥的稳重严谨比起荀偃的顽劣轻浮实用得多。同时吕相死,赵武上任。

韩厥,作为已侍灵、成、景、厉四朝的忠直老臣,自公元前615年任司马,韩厥果敢坚毅、克己奉公、无畏权贵。由于少时家败,被赵衰抚养,深感世态炎凉,多次劝诫晋侯体恤民力,注重、奖励农务。当悼公提拔这样一位长期超然于权力斗争之外、坚持原则的纯臣为正卿时,似乎也在暗示:权力斗争不再是主流。

公元前前570年,魏颉[jié]去世,谥文,其堂弟魏绛进入八正行列。

公元前566年,韩厥告老,去世年份不详,谥韩献子。八卿如下:

晋悼公觅元帅,荀偃轻佻浮躁,且为弑君从犯,不可当大任。而荀罃[yīng]则腹隐机谋、心怀韬略。但若破格提拔荀罃,作为大国支柱的中军则将为荀氏叔侄(即荀罃、荀偃)垄断。为避免二荀权势过重,悼公做出了精心的安排。由此可以看出,晋悼公与以往的晋灵公晋景公晋厉公不同,他有着极强的驭人之术,可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意志力,来实现八卿将佐的任免升迁。这次,晋悼公安排中行偃的叔叔智罃为执政,又破格提拔士匄[gài]为中军佐,委屈荀偃继续率领上军,并由公室出生的韩起辅助、监督。

中行氏智氏虽然在名义上已经分家,但是在血统上还是一宗。晋悼公提拔智罃为正卿,也算是中行氏的光荣。然而士匄的功勋与资历都不如中行偃,却位居中行偃之上。这应该是晋悼公为平衡世卿而做出的调整。如果荀氏家族的智罃与中行偃一起率领着晋国最为精锐的中军,就可能具备左右君权的实力。晋悼公刻意设置范氏与荀氏的权利交叉,便于自己操控国政,又可以继续压制有弑君案底的中行偃,长期观察。

为施恩德于国人,并实施荀罃的疲楚战略,晋悼公召集诸卿大夫商讨。这时候,魏绛心有灵犀的站出来:“自晋侯以下,私家若有积蓄,就应该全部拿出来贡献给国家!”

群臣无异议,回家都把自家多余的财产拿出来上缴国库。公家不禁止谋利,私家没有贪婪之民。祈祷改用财币代替牺牲,待宾只用一种牲畜,不再更制新的器用,车马服饰按需分配

晋悼公出台这样的政策,有利用国家集中一切可用资源于争霸,削有余而补不足,动员贵族拯救贫穷,构建和谐社会。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风气,杜绝骄奢淫逸。也借魏绛之口,宣传自己的政治理念:维护公族的权益与资产,反对强宗囤积过量财富,鼓励非公室贵族的财货流通。

这与春秋中期强宗割据的潮流完全相悖。百年前,这些贵族的祖辈就已在聚敛财富与人口。桓、文后,霸权政治确立,世卿大族们膨胀加速,已尾大不掉,晋国尤甚。但新政出台,似乎毫无阻碍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实施了,而这些强大的卿大夫家族如同被集体催眠般循规蹈矩,顺从君命。

晋国六卿(14):栾书失势,悼公集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