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被骗惨了!关于三缸机,车企和媒体都不会告诉你这几件事

2021-08-22 20:51 作者:老司机侃侃车  | 我要投稿

随着新一代日产奇骏的上市,原本沉寂已久的关于三缸发动机的问题,再次成为了网络热点。



曾经有一段时间,以通用福特为首的车企,开始大规模推广三缸机,但是随后被销量数据打脸,别管你吹得有多牛,我们就是不认三缸机。随后各个厂家对于三缸的“热情”似乎有所衰退,甚至有些厂家开始“弃三投四”,重回四缸阵营,那么奇骏为什么要冒着销量下滑的风险,去强行推广三缸机呢?因为三缸机背后有很多方面的博弈和妥协。

1、为什么车企要上马三缸机?

其实车企推行三缸机,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排放,一个双积分。

我们都知道,目前国内的排放标准已经到了国六B标准了,为了满足这个标准,其实正经的方法就是提高发动机热效率,但是不是每家车企都能够在热效率方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就有了投机取巧的方法。有的车企给车子排气位置增加了一组“GPF颗粒捕捉器”,相当于给车子带了一层口罩,这种办法相当于投机取巧,也有一定的风险,大众汽车最近就因为颗粒捕捉器堵塞问题成为焦点。除了戴口罩以外,还有一种比较便捷的方式,那就是采用三缸发动机。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双积分政策,因为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缓慢,几款油改电车型销量不佳,日产去年的新能源负积分达到了38万分,按照目前的行情价格,一分就是3000元,光购买积分日产就要11个亿,而三缸发动机,在上架测试的时候,能够取得更低的油耗,可以缓解双积分政策的压力。但是这不等于三缸发动机更省油,下面我们会说到。

2、三缸发动机到底抖不抖?

关于三缸发动机到底抖不抖,网上都吵翻天了,有的人说三缸发动机抖动是先天缺陷,有的人说,胡说,我买的三缸车一点都不抖。其实说的都有道理,三缸发动机肯定抖,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车内你不一定能感觉出来。因为车企会给三缸机加平衡轴,加机脚垫,加各种隔音材料,将发动机悬置。所以,很多人买了三缸车,发现车内的抖动不明显,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问题是,三缸发动机的抖动就是先天缺陷,是不可能避免的,这和四冲程发动机的原理有关,跟六缸发动机和四缸发动机的抖动完全不是一码事。简单来说,如果六缸到四缸,运转品质的降低是滑坡,四缸到三缸就是崩盘,只不过车企通过各种各样的措施掩盖掉了,不然你以为日产号称190亿的研发经费都花在了哪?但是,很多车评人都在刻意回避一个耐久性的问题,3年后、5年后,这些三缸机的抖动问题肯定会加剧,而车企和车评人都是只管杀不管埋,我只忽悠你买,至于后期使用问题,那是你的事情。

3、三缸机比四缸机更省油?

三缸机更省油,是这几年来,车企编织的最大的谎言,毕竟除了省油和便宜以外,三缸机对于消费者没有任何其他价值,如果三缸机不便宜,消费者只能自我安慰,好歹它省油,但是要知道告诉你,三缸机根本不省油呢?

很多人下意识觉得三缸机省油,是因为现在的三缸机排量都很低啊,1.0T\1.3T它能不省油吗?但是同等排量、同等技术水平,三缸机比四缸机更费油,而在工信部测试的时候,三缸机能测出更低的油耗,是因为工信部测试就那个工况,车企随便操作一下就可以了,但是上路行驶不同啊。在实际行驶的时候,有些四缸机比较省油的工况,三缸机为了规避抖动和噪音问题,在这些工况并不省油,不信咱们就拿小熊油耗的车主大数据对比一下,就知道你被车企骗的有多惨了。


4、三缸机到底是不是车企节省成本?

关于三缸发动机能不能节省成本的话题,也很有争议,有人把研发成本算进去,表示如果沿用四缸机成本低得多,但是我们算账要算的全一点。

从研发成本来说,如果车企继续用四缸机,车企看似是节省了三缸机的研发成本,但是国六B的排放要不要研发,国七国八要不要研发,为了满足双积分政策,降低油耗要不要研发,这部分研发成本就不算在内吗?你以为车企继续用四缸机就不要研发了?再说了,研发成本随着装机量增加是会不断摊薄的,就像卖包子,你不能说今天买了一个包子机花了1万,明天开始每个包子涨价100吧?

从制造成本来说,三缸机确实要增加平衡轴、机脚垫等配件,来降低三缸机的抖动,但是三缸机比四缸机少一个气缸啊,气缸内的活塞、连杆、火花塞都少一套啊,到底哪个制造成本低,很明显吧。


5、我为什么要买三缸机?

那么问题来了,三缸车不省油,后期有抖动和噪音增加的风险,作为消费者,为什么要选购三缸机呢?个人觉得,第一就是试驾,觉得这款三缸车的抖动和噪音能不能接受,并且要看车企给这款发动机提供多长时间的质保。第二就是价格,如果你卖的比四缸发动机更贵,我又有什么理由选择三缸机呢?


所以说,三缸发动机不是原罪,从新车的使用状态来看,三缸发动机可能比四缸更强,但是问题就在于,价格和售后,这就要看车企有没有诚意了,不能好事你一个人全占了,我做个冤大头吧。

被骗惨了!关于三缸机,车企和媒体都不会告诉你这几件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