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文化使命 增民族自信
承文化使命 增民族自信
不管是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大秦帝国“书同文,车同轨”的文化大一统,还是从两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学高度发展到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交流大交融,亦或是从隋唐时期长安城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到明朝的万国来朝拥有148个附属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展,印鉴着中华民族的繁荣和进步,不仅给予了华夏儿女深厚的精神寄托,还见证了华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
文化传承发展,要牢记嘱托、坚定信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早已和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很难想象,如果失去了马克思主义,今天的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在文化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无法离开优秀理论的支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应紧跟前人步伐,牢记嘱托,坚定信念。
文化传承发展,要激活内涵、重视呈现。
在传承发展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浮于表面。一是说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应该扎实具体,认认真真去做。二是说不能只从表面着手,不加入道德的引领、伦理的约束,就会有走偏的风险,要激活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来都不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而是守正创新,掺入时代底色,描绘宏伟蓝图。
文化传承发展,要加强运营、持续发展。
在自媒体短视频盛行的今天,中华文化也以不一样的角度展现给了世人。90后美食视频播主李子柒,用镜头将沾满烟火气的中国式田园生活展现给了大家,大洋彼岸的西方人也能体会到古老东方文化的美丽与精妙。她用这一个小小的镜头,深深折服了“老外”,也给予我们启示,中华文化的传承需要加强运营,才能持续发展。 当时间的沙漏落下最后一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斯灿烂,当贝壳的泪滴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才会如斯耀眼,当手中的船桨划至溪流尽头,桃源的风景才会如斯迷人,当多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气才会如此蓬勃。恰是因为历史的浸润与沉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终于诞生了华夏儿女独一无二的文化。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辈辈相授,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守护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生生不息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