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桃花:更无言语倚彤云

2023-06-18 21:47 作者:湘间小鹿  | 我要投稿

 

<七律·桃花>弃杖如何化邓林?武陵人窃桃源春。
宁知一咏二迁谪,长恨三秦失五津。摘尽桃花沽好酒,搜穷新韵赋奇文。
当年若不随流水,或享黄花一半贞。        如果要找出一种最古老的花,那只能是桃花,《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云: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经总集,在此诗集中,桃夭其诗放在国风里,是排在靠前位置的诗歌,这首歌的本意是歌颂将出嫁的女子,用开得正旺盛的桃花,长得正旺盛的桃叶作比,暗示女子嫁过去之后,会旺家,旺夫,旺子,所谓开枝散叶。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桃的热爱与推崇无以复加,甚至,桃子还有长寿之意。如王母举行的寿宴叫蟠桃会,孙猴子偷桃也就顺理成章。

        今天刚好要去林芝,林芝是中国千桃的发源之地,那里有几千年的桃树。不过今早运气实在太差,临了电车打不着火,叫了同伴起来,把油车开过来,结果又找不到油车的电瓶,这些其实还不是太烦人的事,最烦人的居然是一直下雨,拉萨的天其实很少下雨的,一年加起来都不会超过一个月,结果硬是从昨天晚上下到现在,还没有停的迹象。

        由于搭电找电瓶的缘故,淋了一身的水,又不想回家换衣服,就只能坐在车里硬扛着。真没有想到过了夏天的第三个节气了,居然在车里冷得瑟瑟发抖。前天去广汽4S店,换一个电瓶居然要680元,这跟打抢没有区别,我是个喜欢斗气的人,就因这680元,就直接气冲冲出来了,其实,这些钱公司是可以报销的,我就是看不得4S店那高高在上的模样,妈的,国人真要感谢马斯克,估计4S店的好日子长不了了。

        又扯远了,回到桃花这个主题上来。


        关于写桃花的诗,有两首对我的影响最大,其一是白乐天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小时候学这首诗,老师解释说这首诗主要是说平地与高海拔地方的气温差异,导致山里的桃花晚开,还说作者写这首诗是因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河山,当然,这对小学生来说,能够接受这点知识是足够的,小学老师的水平能达到这个高度也不错,毕竟都是些混日子的人。

        然而,这首诗真正的意思并不在此,白居易刚入官场时,做的是谏官,何谓谏官? 就是要在朝堂之上当场弹劾那些循私舞弊和结党营私的官员,作为初生牛犊的白公子,一下子就得了不少人,于是,他就成了被贬谪之人,我们学过的《琵琶行》等长诗,就是在他贬谪其间所写。在宦海浮沉的那几年,白公子体会到了流放的苦楚,于是醒悟过来,重新调整了自己的位置,于是,又进到朝庭,做起了太平宰相。这首诗就是写于这个时候,从表面上理解这首诗,小学老师讲的是对的,但从深层次看,这首诗恰恰书写了白居易苦闷与无奈。作为想干一番事业的白居易,居然在人间找不到想要的春天,山中的春天虽有,可是解决不了人间的事情。一个恨字,告诉人们大唐的春天已经失去了,只有在这山中小庙里,仿佛还有一个自己内心的春天在盛开着。这首小诗能够让快炙人口,流传千古,恰恰是这首诗写出了中晚唐的气象。


        另一首写桃花的诗就是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首诗本身很美,然而,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更美,在此不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唐才子传之崔护》。
        老夫查了下自古以来写桃花的诗,足有几百上千首之多,可惜精品太少,就连唐寅的《桃花庵歌》亦属下三滥作品,其打油成分不言而喻。比较好的桃花诗或桃花源诗当属王维这首《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王维以诗的形式复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且比《桃花源记》的描述更形象鲜明,可见,在王维的心中也有一个陶渊明的桃源。

        提到桃花诗,不得不提刘禹锡,这位被称为诗豪的男人,却因桃花诗两度被贬,也算是个奇迹了,不过这人心态好,一贬再贬却丝毫不影响他做诗喝酒,最有名的当属他写的《陋室铭》,当然,在这篇文章里,只讲他的桃花诗。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十年后第一次被召回,和难兄难弟们在玄都观看桃花时即兴所写,这一写不要紧,只在京城呆了几个月,就迎了第二次被贬,这一贬比上一次时间还长,达到14年,被他牵连的还有一个柳宗元,就是写那个“千山鸟飞绝,万迹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雪”的柳柳州。这个人由于心态不好,郁闷中死掉了。刘禹锡可不一样,第二次被贬,他还是乐呵呵象个没事人一样,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十四年后,这个嘴欠的家伙被召回,重回玄都观,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不过这次他倒是不用担心,因为贬他的二任皇帝都被他给熬死了,这就是长寿的好处。就象有的人在公司碌碌无为默默无闻,最后由于同事频繁离职,他就平步青云的做到了副总一样。呵呵,又扯远了。

        跟桃子有关的故事不少,比如王母的寿宴是少不了桃子的,平常人家也喜欢用这个祝寿,再比如桃树枝可以杀虫,桃木剑可以避邪等。这些东西当然大可不必去信它。但桃色事件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从诗经的桃之夭夭到男女之间产生不正当关系,这过程大概是被现代人给弄坏的吧。多好的一个桃子,怎么就钻进了一条虫子,无语。

PS:从六点挨到现在,终于在冻雨里写完这篇桃花,还没有人过来开车,搭个电也真难呢。最后温馨提示:看桃花,去林芝。


桃花:更无言语倚彤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