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配方篇的学员提问与解答 / 社群月报第4期

2021-07-27 19:23 作者:知妆汇  | 我要投稿


大家好,又见面啦~我是第1期成分分析官kk,骨灰级的成分爱好者。

社群一直是我们课程之外配套的服务,在这里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拓展,或是补充新的法规和前沿的技术知识。另外,【答疑分享】栏目是由授课老师亲自解答。


我们精选了这个月社群内的提问,向公众号的粉丝朋友们做一个分享,大家可以看看同为成分党,其他小伙伴的水平和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哟!以下答案来自妖妖、江小訾、Panda老师,并由助教Gary(前Top化妆品集团研发)审核。


讲师妖妖:化妆品科学硕士,全球Top5化妆品集团高级研发工程师,真魅博客专栏作者。


问:眼部的透皮吸收会有别于脸部其他部位吗?

答:眼部周围皮肤是全身皮肤最薄的地方,所以它的渗透和吸收效率高于其它部位。


    问:如何判断产品哪些成分或者技术有利于物质渗透?换句话说比如丙二醇、脂肪体、纳米乳液、液晶乳化会促透皮吸收,如何判断产品里有这些成分或者这些技术?

    答:如果用到这样的技术,一般品牌方在自己的宣传中会说明。如果没有说明,可以去记忆第7课中讲解的相关体系所用到的代表性成分。目前的产品开发中,配方师都会考虑促渗透体系,更大发挥功效成分的效果。


    问:透皮吸收成分中,短链、长链、表活剂、脂肪酸都是通过改变脂质结构增强物质渗透性,是不是可以理解这些成分会稀释皮肤内油脂浓度,增加物质的渗透性?

    答:这些渗透成分不是稀释皮肤内脂质,而是改变皮肤磷脂双分子层排列方式,膜通透性更好,或者弹性更容易形变;这些都是可逆的。


    讲师江小訾:化妆品专业硕士,全球Top5化妆品集团高级研发工程师,在化妆品领域顶尖国际学术期刊JCD发表过多篇一作论文,真魅博客专栏作者。


    问:合成酯与天然脂质对于皮肤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合成和天然是两种成分得到的方式,如果天然来源不容易,纯度不够或者应用不是很方便,就会有原料商进行合成;不要认为天然就是好,合成就是不好,理性对待两类物质。



    问:如何判断产品中哪些成分是油脂类?

    答:一般找以下关键字眼:油:矿油,鳄梨油,乳木果油,杏仁油等;醇:鲸蜡醇,山嵛醇,硬脂醇等;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棕榈酸异辛酯,霍霍巴酯等;烷:异十六烷,二甲基硅氧烷等;蜡:石蜡,蜂蜡,地蜡等;酸:硬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等,但有些特例不是油脂类,比如柠檬酸等果酸类成分。


    讲师妖妖:化妆品科学硕士,全球Top5化妆品集团高级研发工程师,真魅博客专栏作者。


    问:两性离子表活的清洁力和温和度与其他类型表活的对比是怎样?(课件对比表中没有)

    答:两性表面活性剂清洁能力一般会优于非离子,温和性低于氨基酸和非离子两种类型的表活,但好于皂基和SLES/SLS阴离子表活,市面上有很多产品都是以两性表活而开发的产品。



    问:PPG 既是阴离子乳化剂,又是阳离子乳化剂,又是非离子乳化剂,如何给它一个正确的定位?

    答:这位同学给到的PPG是环氧丙烷缩合物又称聚醚,是不带离子的化合物。一般它会作为很多乳化剂改性添加上去的基团,具体是什么类型乳化剂,需要看改性前乳化剂属于什么类型。如果改性前不是离子性的表面活性剂或化合物的话,加上PPG后一般会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 不过,这里需要纠正的是一个乳化剂不会同时属于三种类型。


    讲师Panda:营养学硕士,德国化妆品界10余年护肤研发工程师经验。前500强化妆品品牌研发,德国化妆品观察/真魅博客专栏作者。


    问:为什么一个产品里又有甲酯,乙酯,丙酯等这么多防腐剂,选用一些安全的不好吗?

    答:首先,防腐剂的选用不止看其安全性,还要看它的功效性。像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也就是“最低抑菌浓度“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中知道不同的防腐剂对不同的微生物的防腐效果是不同的,使用几种防腐剂比使用单一防腐剂范围更广,效果更好;而且从安全上来说,使用几种防腐剂,添加量都比较低,比起单一的高浓度防腐剂可能相对来说也会安全一些。



    问:目前为止尼泊金脂类防腐剂,尤其是甲酯和乙酯,对身体有害的实验被证实实验条件不充分,冰×老师专门有一篇文章为尼泊金脂正名,称其使用有100年历史,全球85%的产品都有用到,极低剂量就能产生很好的广谱抗菌效果。请问尼泊金脂真的不建议用吗?

    答:是的,关于尼泊金酯的安全性很多专业人士都给出的是比较正面的回答,从研发的角度来看,在法规规定的安全添加量以内,是完全可以使用的。但是,比较建议使用甲酯、乙酯和丙酯,像日本的配方体系对于甲酯的使用就非常广泛。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非专业人士对尼泊金酯的“妖魔化”,导致有些消费者对尼泊金酯意见很大,所以如果配方成本允许,替换成二元醇的防腐体系也未尝不可。



    以上题目对你来说是容易,还是有一diudiu难度呢?因为这个月主要是第4期学员对【配方篇】的学习,所以从内容上确实比【功效篇】更加有难度。这也说明进阶成分党真的水平挺高!

    上周日第4期学员迎来了“成分分析官”的结课考试,恭喜新一批的知识发光体诞生!



    关于配方篇的学员提问与解答 / 社群月报第4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