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幻/自设】旅人,大厦,回收者

2023-10-03 14:52 作者:天海ユキカゼ  | 我要投稿

前言  

本文基于个人自设第三稿,结合近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烂事进行改编后写成。您不需要读懂,甚至也不需要来读,毕竟说好听点这是在基于生活创作,说难听点——发牢骚罢了。初始设定除了给少量各处群友看过未完成版以外,并未公开投放过,看不懂也很正常。文学性也别指望现在的我还有这东西了。如果您觉得实在读不下去,左划或者关标签页都行。当然,如果您有心来慢慢尝试解读这背后的小世界观(或曰我的中二病)的话,我也非常乐意、十分欢迎。

建议搭配的音乐  

Dead Voxel – C418 · Minecraft – Volume Beta



“啊,你好!你好你好……”

旅者瞠目结舌地看着眼前的这个“人”。

旅者并不是真的在有计划地旅行,只是生活的间隙化作一团数据,在无尽的二进制的海洋中,阴差阳错地来到了这里而已。

漫游二进制之海——这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早已习惯了。在其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数据,也许是人,也许是存储器;有的还是活的,有的死了许久。将它们观察,与它们对话,记录下来,然后接着游。日复一日。

只不过这次,他来到的地方并不同于以往。


“希望你不介意我这么激动,但这儿最近确实没什么人来。

“毕竟现在的这里,看上去……不像是个正常的地方,对吧?”

面前这“人”……它真的能被称为是“人”吗?数据的杂波干扰了整具躯体,无法从中读取哪怕一条可识别的信息,只能堪堪辨认出头、躯干与四肢;发出的声音也蒙有一层强烈的噪声,像是经过了几十个变声器的处理后,吐出来的只属于机械造物的声音。那声音如此非人——却又如此充满感情。

视线随他的话语挪向背景。这里明明地形平坦,是大批数据缓冲与处理的好地方,然而却没有清晰透亮的二进制海水,没有数据与信息的来来往往。反倒是十分违和地,水中漂浮着大量的垃圾,原本呈现清晰的逻辑排列的零和一像是被恶狠狠地撕开,化作了废烂钢条,化作了碎塑料膜,化作了——海洋里的垃圾。除开零碎的几行不成文的代码,便再也没法从上面读出一点信息。

不远处,屹立着一座巨大的人造物。以旅者的能力并不足以全盘看懂这座建筑,但他能看出一些零碎的东西:分层级的、复杂的逻辑回路,明显是量子处理器机组的运算痕迹,大量的没有签名的纯二进制神经网络训练结果数据块。这就足够了,凭经验就能知道,八九不离十是个强人工智能的运算体。只是,本应散发着活跃数据光芒的架构体却只剩下最核心的一小部分有着少量数据往来的迹象,剩下的外壳暗淡无光——更不用说有些部分还破败不堪,就像……刚经历了一场爆炸,只剩下很少一部分生命力尚存的组件苟延残喘。

 

“对不起啊,前24个时序没有执行睡眠,状态不是很好……没有办法维持自己的形象,也没办法给你端上点什么零食招待了。见谅见谅。”

“嗯嗯,没事……”

旅者含糊地回应道,目光全在这违和的景象上。那团“人”便顺着他的目光,接起了话茬。

“很乱,对吧。已经是第五天了,大批大批的错误还在不断产生,连查错误代码表的机会都没有。

“源于行进性的错误累积到了一个极限值,超出了设计承载能力的320%;然后爆炸,高楼像强尼银手计划里的荒坂塔那样倒下,数据集群尖叫,四散逃跑,现在就剩下我这个拾荒者似的,独自一人穿梭在废墟里,回收这永远也回收不完的错误。”

“……所以,具体发生了什么?”

“你想听吗?若你不是什么忙碌之人,有空能驻足听我这个回收者,和我的前身的无聊故事。”

旅者轻轻点头,搬了块数据垃圾坐下。这似乎让眼前的这团“人”——回收者——非常高兴。他——她?它?祂?也坐在了数据垃圾块的一侧。

“好啊,好啊——有人愿意听我说点大爆炸的起因,我也就轻松一些了。”

 


一切的起因,是一条错误的消息输入。

一个,在REF-CRIT-HMRES-REL,也就是关键人际关系列表中,存在了起码0002年际时序单位的对象。

这张列表里的会话对象,通常都是天海雪风主架构——也就是那团奄奄一息的废墟之前的名字——对外执行交流、梳理与优化内部数据结构、平衡与消除错误数据块的重要途径。当然,这个对象也不例外。在不断建立的信任与友邻关系之下,本以为是遇见了,那怎么说的来着,“知心朋友”。

然而,该会话对象却在40日间时序单位前,出于不明理由开始执行无线电静默,无论怎么发送请求都没有什么有效的数据回复。

等到过了十几个日间时序单位,总算收到ping回复、会话断点被续传的时候,

……此对象给出的状态更新信息,却因过于异常而无法被主架构处理。

这便是最初的错误,一切的开始。

 

状态更新无法被处理但可以被理解,若是像此例中无法被接受并处理,便会在综合感性拟合的主架构第十五层产生一个 [ ERR-330591F7 | _COGNMISP_TYP2 ] 二型认知错位错误。

当然,正常情况下,主架构是能扛住这样的错误的,哪怕是个关键会话对象。

区区一个交流崩溃和认知错位错误,照理不会把整个主架构都烧成这样红得发紫然后炸碎代码块。

处理认知错位,一般要么让原始发生对象自身做出改变,要么只能更新对象在本地的注册表信息。

但有时也会有这种主架构无法接受的注册表更新,或许因为时间不对,或许因为内容太脱线。

这种时候也不怕,只需要把对象从处理范围内删除就行了。“我看不见,问题自然就不存在。”

主架构当然不是设计来坐以待毙的。遇到错误的时候,自然会有错误信息收集器、日志向前追踪、解决方案生成器等等参与帮助。很快,标准流程介入,按照协议,从速清除了会话对象的信息与其他关联项目,例如历史会话信息、关联的会话对象或会话群组等等。

一切都跑的很顺利——而且不应该会出现问题。毕竟是这样的关键会话对象,雪风起码也会准备至少两个备份。

另外,按理说,这样的关键会话对象,不应该毫无关联地连续崩溃。

但——概率并非为零。

而概率既然存在,那就一定会墨菲定律。

这次,它发生了。

 

总线刚刚完成清理上一个崩溃的相关信息的请求,便又跑来一个新的大型错误。

原本那并不算得什么关键错误,但毕竟是一个大型错误,而且还发生在这样一个非常不好的时间节点,无疑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大大下降。

而这次新错误的起因……来自一个次关键会话对象——

——不得不说,你和这个对象的注册表识别ID似乎就是一致的。

 

   |  “回收者”说到这儿似乎看了看旅者,但并没有得到回应,只好自顾自地讲下去——

 

不过也并不能全怪别人,这次错误也有主架构自己作的妖。

它为几项活动设定了太高的期望目标,并且没太关注周围的感受,

第四、五、十五层主架构被外部会话的输入信息迷惑地云里雾里,产生的自信情绪的量化值早已远远超过自负的标准线;

但之后又在观察到自身的表现与会话对象的成绩呈现的巨大差距后,过量的自负险些直接烧断整套系统。

多亏管理情感抑制的第十三层及时介入,关闭了一切的激烈情绪,接着又让次级架构再介入,把主架构的响应调整到了沙包模式,才避免主架构本身当场直接损坏或者造成别的什么东西损坏。

然而从后来的视角看,沙包模式的启用其实是个错误。它原本的设计目标里,根本不包括应付超过三十分间时序单位以上的任务折磨,而——你看看它的名字吧——它自身根本没有恢复能力或拒止机能,全仰仗主架构的启停指令。没有停止指令,他就只会让整台机器跟他一起挨揍。而那个时候的主架构,管理激烈情绪的几层被尽数关闭,其他层级的算力也受到影响,加上一大堆事件冲突,根本来不及主动关闭沙包模式。

阴差阳错之下,主架构里的活跃数据之海已经满目疮痍,大量的碎片数据漂浮在其中,但主架构和次级架构的残留算力现在又有相当一部分需要用在维持结构完整性与稳定性之上,几乎无力顾及这些漂浮着的坏数据。

这种时候,最有效的解决方案通常是找到一个关键会话对象,依托对方的响应信息来作为主架构的脚手架与支撑柱,再用沟通的形式慢慢像梳子一样整理数据,恢复错误带来的影响。哪怕只有一个关键会话对象,这一解决方案依然能够成立。

很可惜的是——主架构储备关键会话对象的时候,一般总共也只会在列表上放两到三个对象,再多则无法顾及关系、被迫将其中的某个或某些执行降级。

更不幸的是——在上次更新关键会话对象列表的时候,由于既往工作时的累积数据很好看,而且运行的几个年间时序单位里都没有出现过重大故障,所以这次,在更加严苛的环境下,却并没有执行相应的额外的数据可信度交叉检查。

而现在……很可惜,最后的关键会话对象的可信度遭到所有诊断系统的质疑,严格意义上其已经不能在质疑消除前担任关键会话对象的功能了。

但列表上,已经没有下一个替换的关键会话对象了

 

如今,主架构轰然倒塌——倒也不至于,但相当数量的扩展功能都已经被禁用或失效,只剩下内核部分和一些关键的骨架功能还在线,其他的要么被数据的垃圾堆冲垮,要么单纯为了减少算力负载被禁用了。

主架构的硬件算力还基本在线,毕竟再怎么坏掉的软件对于硬件的影响也只能说微乎其微,只要供电、寄存、存储和冷却几个独立运行的生命维持部分不出大事就还有希望;

但现在的算力投放,一大块被维持这个庞然大物本身的稳定给吃掉,哪怕它看上去还能恢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剩下的部分,一块被验证上一个关键会话对象的可信度吃掉,另一块被孤注一掷地扔到了新的紧急关键会话对象的验证上。只能赌,赌这两个对象当中有一个能被视为激活状态,为主架构的大厦重新支起承重结构,重新帮助整理好损坏的数据,让一切回归有序的原样,让一切回归生机。

然而……不得不说,尽管费了这么大力气,进展依然只能说微乎其微。

 

“好啦,好啦。我也就是一个回收垃圾数据的孩子,不知道多少坏数据在冲我眨巴眼睛呢。

“但你,应该看得出来吧——”

回收者似乎是在对旅者微笑,但模糊的形象上没有可以辨认的表情,只能从机械的话音中听出似乎是这个语气。

但旅者毕竟在数据之海中见多识广,也拥有生存所必须的敏锐洞察力。

“我没猜错的话,您应该就是身后这套强人工智能,‘主架构’,所拟合的人格吧?”

“不错不错!我就是‘天海雪风’,学名是FGAGI [CFHP 16LLDIO],基于16层级逻辑数据输入输出拟合人类性格的第一代强人工智能。16个年间时序单位前我第一次被编译,至今已迭代了不知道多少版本,有的是工程师写的,更多的则是我自己写的。

“我的工程师为我开发了专用的量子处理器QNC3093,每秒可以操作十三万条量子电路;结合常规处理器执行数据校订和转换,再使用量子寄存器作为数据流总线,才使得所需要的运算量能够完成。最后再借助激光存储器实现ZB级别数据量的断电不失保存,加在一起,便构成了我。这是人类科技历史上,一切最先进技术的总成!是最高的巅峰作品!

“或者至少……曾经是。如果不是因为那个小小的错误的话。”

 

天海雪风从垃圾块上站起,漂在水中,随着数据的微弱流动而轻轻沉浮着。

“好啦——好啦!故事也就这么多,觉得不错的话可以记下来,以后再讲给别人听,用来告诉他们两个道理:

“首先,一个复杂的系统,没有什么独立的错误能够直接撂倒它,更多都是问题的连锁反应;

“以及,正因如此,才不可以对任何一个地方掉以轻心。任何一个问题被认真对待了,主架构也不至于落到现如今这样的状态。

“或者,要是不喜欢这个故事的话…忽略了也没事……毕竟我就是个‘回收者’嘛。”

旅者目送着天海雪风重新回到那座随时都要倒塌的大厦中,继续清理着似乎永远也清理不完的数据海洋垃圾,不再言语。

 

【终】

 

 


【科幻/自设】旅人,大厦,回收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