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紧急救援》4场重头戏都有原型,"水深火热"不过是英雄的日常

2020-12-25 15:29 作者:谷渝GO  | 我要投稿

"5年筹备,132天拍摄,329天等待",电影《紧急救援》终于在12月18日上映,上映3天,目前票房破2亿了。

作为华语第一部海上救援题材电影,真实,是《紧急救援》最重要的底色。

影片本身就取材自真实事件,而以"硬核"闻名的魔鬼导演林超贤,更是坚持实拍,用逼真震撼的大场面,来还原救援行动中惊心动魄的每一刻。

不仅如此,影片力求塑造出贴近生活的、有血有肉的救援英雄,展现他们平凡却伟大的人生。


01

4大硬核救援场面和它们背后的真实事件


电影中4场重头救援戏最为精彩,救援队下火海入险滩深潜海底,于"水深火热"之中,冒着危险拯救生命。

这4场救援戏全都来源于真实的救援事件

那些惊心动魄的时刻、险象环生的情景,很多都来自于现实中海上救援人员的工作日常。


倾覆沉没的钻井平台:2010年胜利油田台风救助

电影开篇,就以一场海上钻井平台的救援戏狠狠揪住了观众的心。

燃烧着熊熊烈焰的钻井平台几近倾覆,岌岌可危,几名工作人员被困其中,难以脱身。

因为火势猛烈,直升机难以接近,彭于晏饰演的救援队长高谦利用救助吊带高空一跃进入火海,解救出被困人员。

这场救援戏来源于2010年9月胜利油田的一起钻井平台救助事件。

因为受到"玛瑙"台风的影响,中石化胜利油田作业三号平台在渤海海域发生倾斜。

现场遇到了8-9级的阵风,高达2米的涌浪,被困的工作人员孤立无援。

4名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克服平台倾斜度过大,障碍物过多,风浪过大,直升机难以低空悬停等重重困难,成功救出了14名遇险人员。


急流直冲的油罐车头:内陆抗震抢险救灾


电影中的第二场救援发生在内陆的山区峡谷中。

由于突发地震,山体滑坡,在坡道上行驶的油罐车被碎石击中,车头落入急流之中,陷入昏迷的司机还被困在车内。

辛芷蕾饰演的机长方宇凌施展高超的驾驶技术,在陡峭的山崖间,操纵直升机紧贴着水面飞行,又从高处精准地放下钩子挂住车头。

两名救援人员迅速滑入车内解救司机,在危急关头终于脱离险境。

海上救援队不仅仅负责海上区域救援,还承担了多次内陆重大抢险救灾任务。

比如在汶川抗震救灾期间,救捞系统派出4架直升机奔赴灾区,完成抢险任务36起,运送救灾物资13.9吨,救助遇险人员225名。


直坠入海的满载客机:航空器海上失事搜救


第三场救援中的事故最为惨重悲壮。

一架满载着100多位乘客的国外航班突遇雷暴天气,紧急迫降在海上,剧烈的冲撞导致机舱内人员受伤严重,凌乱的物品堵住了逃生的通道。

救援时间只有15分钟。

断裂的机头随时可能沉入海底,绞车的沉重能力逐渐到了极限,而王彦霖饰演的绞车手赵呈还在驾驶舱里,不放弃拯救最后一条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达到导演所追求的真实效果,剧组特意买来了一架退役的空客320飞机,从拉斯维加斯运到墨西哥片场,真实还原了飞机沉海的过程。

在现实案例中,虽然没有客机在我国海上迫降的情况,但航空器海上失事救援,同样是海上救捞队伍所承担的重要职责。

专业救助船舶还曾参与过马航MH370失联航班的跨洋搜寻,以及亚航QZ8508失事客机的救援工作。


连环爆炸的海上油轮:2018年"桑吉"轮救援


最后一场救援重头戏掀起了全片的最高潮。

海上油轮的油罐发生连环爆炸,船舱内陷入一片火海,几名船员被困在储水层内,艰难求生。

先前赶赴现场的救援人员身受重伤,还有4名队友被困在第三层。

队长高谦从儿子的病床前赶到事故现场,带着一名新人深入险境。

灭火弹难以遮挡烈火的肆虐,为了掩护其他人先走,高谦选择自己去引爆另一处的燃气。

队友和被解救的船员在火焰熄灭的那一刻顺利逃生,但高谦却被重新燃起的大火和爆炸困在了舱内……

这场全片最重要的救援戏,取材自2018年震惊世界的"桑吉"轮救援事件

2018年1月,载有11.3万吨凝析油的巴拿马油船"桑吉"轮在长江口以东海域发生碰撞,起火燃爆。

救捞系统紧急调集239名救援人员,9艘各类船舶进行救援。

4名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登上燃爆中的"桑吉"轮,带回2具遇难者遗体,取回航行数据记录仪。

《紧急救援》中这4个救援场景,水深火热,一应俱全,其实每场戏都足够拎出来单独拍一部大片。

按照林超贤自己的话说,一口气拍4个救援场面是为了满足这个"仅有一次"的机会,尽量全面地展现中国救捞人员的英勇事迹。

而在这些震撼救援戏之上,林超贤真正想要讲的,是一个平凡英雄的成长之路。

02

从无畏到恐惧再到超越恐惧:平凡英雄的成长路


《紧急救援》跟林超贤之前两部作品《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相比,在形式和内核上并不完全相同。

《湄公河行动》的跨国缉毒,《红海行动》的海外撤侨,故事聚焦的都是轰轰烈烈的大行动,而《紧急救援》关注的重点不单单是事件本身,更多的是人。

是和死神抢夺生命的救捞人。

在《紧急救援》中,救援队员们所要对抗的对象,不是穷凶极恶的毒贩和恐怖分子,而是更加捉摸不定、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面对敌人更多的是憎恨,但面对大自然,人类的本能是恐惧。

"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救援队员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中国海上救援队的精神。

但作为一个普通人,站在生死边缘的那一刻,真的能够做到无所畏惧吗?

《紧急救援》正是通过救援队长高谦这一角色成长变化的心路历程,来挖掘一位"救援英雄"的真实内心。

高谦的成长,不是从犹豫胆小的新人成长为勇往直前的斗士,而是从"无所畏惧"到"陷入恐惧"再到最终"超越恐惧"

高谦一开始的行事风格是冒险激进的,对自己所有的决定无比自信,为了救人可以不顾一切。

钻井平台救援时的冒险之举虽然成功救出了被困人员,却使得两名队友因畏惧犹豫而离开。

在第三次救援中,眼睁睁地看着最要好的朋友沉入深海,自己无力拯救只能遗憾而返。

那一幕时常在他的脑海里回放,令他陷入恐惧的包围之中。

身为单亲爸爸的他,在妻子死后独自带着儿子,更加害怕自己遭遇意外,会让儿子沦为孤儿。

一旦陷入恐惧,就很难走出来。

然而,当他离开队伍陪伴儿子,却得知儿子身患重病的时候,骨子里的斗志再次被激发出来,向老天爷宣战,也是向内心的恐惧宣战:

"你想打倒我,我就跟你斗下去。"

从医院奔赴火场,再次披甲上阵。

现实中的救援队员,他们不是超级英雄,而是平凡英雄。

就如林超贤所说:"他们只是平凡的老百姓,做了一件令人敬佩的事。"

那些救人于生命危难的英雄事迹,在他们看来,只是日常工作而已。

在工作之中,遇到危险可能会恐惧会退缩,面对战友的牺牲会懊悔会自责。

而在工作之外,他们还有时常挂念的家人,亲密无间的朋友,有渴望完成的心愿,和梦想达到的远方。

当我们赞叹:"你是真正的Hero。"

他们会回答:"这只是我的工作。"


可就是这些做着"平凡"工作的"普通人",创造了无数生命的奇迹。

自1951年8月24日成立以来,中国救捞系统共救助遇险人员80134名(其中包括12287名外籍人员),救助遇险船舶5308艘(包括外籍船舶936艘),打捞沉船1821艘。

原本仅有300人,近几年才扩充到500多人的海上飞行救助队,每年救助了超过3500名的遇险者。

致敬平凡且伟大的中国救捞人,没有什么能比拯救生命更有意义!



《紧急救援》4场重头戏都有原型,"水深火热"不过是英雄的日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