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全面結合」──美國的走向與人文哀愁

2023-08-25 16:28 作者:心史齋  | 我要投稿

遊美一月,深深感受到現當代世界中經濟與科技的「全面結合」,幾乎要席捲一切。且不說大家都知道的「知識經濟」、AI、IC產業、軟體與電子相關產業、電動車、生醫產業、環保產業、機械產業、軍事產業、航空航天產業……,這次特別有感的是美國凡是科技、高等教育與經濟結合的地方,房價、收入與社會建設都快速提昇,其他地方則不然。代表的地區如北卡的三角研究園區(Research Triangle Park‭ ‬of NC)、德州的奧斯丁、至於加州硅谷與LA地區,更久為大家所知。我感到人類的未來,要被這種經濟與科技「全面結合」的趨勢所宰制,而各國難免更要集中最大力量發展科技與經濟。一切都往經濟與科技看齊,社會品味日趨實際、庸俗而平凡,整箇人文與社會領域更要邊緣化了。

學界朋友告知我,目前在美國許多大學,理工科的教授幾乎個個都有公司。研究成果先做成產品,然後以之發論文、升等。換言之,要先證明自己的研究有實際價值,而後再談其他。整箇世界,日益看重實用與實效,學理或說理論工作靠邊站。事實上,科學界幾十年來也沒有重大的理論突破了,但技術上的突破,卻是風起雲湧、超級旺盛。大家的心思都放在具體的事物與問題上,這固然有許多好處,但也有心思日益窄化的缺點。杜威與胡適當年所提倡的實用主義與實驗主義,看來又要當道。我在杜克大學所所搜尋到的有關研究,也顯現這一點。然而諷刺的是,我與多位美國人聊到杜威,他們普遍不知杜威為何人。這真是實用主義的極致啊!

我懷念十九至二十世紀前期那種重視理論、理想、人文社會與精神文化的時代。大家若看奧本海默一片,就可知他還是那個時代的產物──一箇愛讀艾略特、欣賞史特拉文斯基,據說會29國語文(含梵文),一輩子心繫社會主義與人道的理論物理學通才。他能領導曼哈頓計畫,不是因為他特別專精於物理學的那一部份,而是因為他對物理、化學內的各領域無所不通。(雖然他啟發了不少學生與朋友得諾貝爾獎,而他的重力坍縮理論本足以讓他得諾貝爾獎)但那樣的時代,似乎已經完全過去了。而奧本海默本人,不也是因為領導做出了原子彈而為人所知嗎?

經濟與科技的「全面結合」下,人類社會與生活將更加快速發展變化,一切也會朝實用價值看。馬斯克、賈伯斯、祖克柏、蓋茲等,成為我們這箇時代的大英雄。他們的貢獻固然宏大,但這些性情往往特異的科技人,真足以作為大家學習的楷模嗎?物極當必反,但人類不知何時才會從經濟與科技掛帥的時代中走出來?





經濟與科技發展的「全面結合」──美國的走向與人文哀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