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奉献——299工程通用车族的前世今生

阅前须知:本文旨在介绍坦克车辆的性能和历史,并不代表本人的意识形态和立场,如果本文让你感觉不适,请自行退出。
一.历史
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展开了下一代主战坦克的研究,其中的代表作490工程是这个计划的集大成者之一,在490工程中,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将成员减少至两人的方案,即项目2001。

不过,尽管项目2001所表现出的布局优势非常优秀,却仍有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在于坦克车长的作战压力过重,所以,列宁格勒设计局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新设计:299工程,也是本文的主角之一。
二.布局
得益于减少至两人的车体,299工程罕见的使用了一些很少能在先前苏联主战坦克上所能看到的布局,其中包括前置的引擎,中置战斗室和后置的炮塔以及装弹结构,完全自动化的设计,顶置火炮等等

战斗室的布局也可以说的上十分大胆,使用了两人车组的同时可以兼容第三名成员,且每个成员都拥有一套观瞄设备,且不说这种设计放在90年代,就算至今也很少有坦克可以做到这样的高度信息化和自动化。成员组为两人,可以额外增加一人,两人都拥有一个人体工程学座椅,舱内还配备了维生系统,可让成员在不出舱的情况下连续战斗72小时
299工程的火炮单独安装在一个装甲体内,与炮塔相连,弹药架安装在炮塔下方,为传统的转盘式结构,车体尾部有个舱门,可以通过舱门对自动装弹机补弹或进行检修,也可以作为在弹药架殉爆时的泄压阀使用。

三.火力
299工程使用了苏联晚期的实验坦克标准火炮——152mm 2A83,这门火炮在使用Grifel-1穿甲弹时可以在2000米上直接击穿520mm/60度的装甲,其弹头长度达到了1200mm,火炮被安置在炮塔顶部,得益于这个设计,299工程可以拥有比起传统苏联坦克更为优异的俯角(具体数值未知,推测为与490工程A相同)。坦克的装弹结构非常有趣,弹药全部竖直放置于弹药架内,一个杠杆结构用于提起弹药,并向上装填至火炮。无人炮塔的左边还安装了一门7.62mm KPT机枪作为同轴武器。

在火控方面,299工程达到了苏联坦克的巅峰,每个成员都拥有自己的观瞄设备,带热成像通道的整合瞄准系统备案制作炮塔上方左侧,一个带白光通道的周视镜备案制作炮塔右侧,同时,成员仓上方也安装了一个相同配置的周视镜。所有的观瞄设备被高度集成在了战斗舱内,知道195工程前,299工程的观瞄水平一直居于苏俄坦克的顶点。不过这套设备在90年代的苏联还只是天方夜谭,尤其考虑到苏联十分低下的热成像技术,直到21世纪后,俄罗斯联邦才得以制造出如此复杂的观瞄设备

四.防护
299工程的防护由7部分组成,分别是竞技场主动防御系统,爆炸反应装甲,坦克外部的复合装甲,坦克内部的动力舱和油箱,战斗舱外部的复合装甲,防辐射层和防崩裂内衬,个人的防护服和安全座椅。
坦克硬防护的第一部分是一个拥有极大倾斜角度的‘’船头'',其使用高硬度复合装甲制成,等效达600los之多,并在上下部分都安装了爆炸反应装甲,紧随其后的是一个尺寸达1735mm的动力舱,可以极大的消耗来袭弹药的动能或射流,接下来,坦克的防护集中在成员舱外部的复合装甲,其中间部分是一块250mm厚的复合装甲,上部还安装了爆反,其等效厚度在700mm左右。成员舱上方也安装了复合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其正面大概可以达到1400mm ce,1100mm ke,300mm的顶部装甲水准。


此外,车体侧面还拥有130mm的复合装甲,裙板内部也内置了NERA装甲,在35-40度航向角内可以为坦克提供优异的防护

299工程的炮塔也经过了抗弹设计,得益于无人顶置炮塔,炮塔正面的投影极小,而且在靠近车体部分的基座位置也安装了厚度可观的复合装甲


坦克尾部可以抵挡小口径子弹和弹片,同时在无人炮塔上安装了1新一代主动防御系统——竞技场,并在炮塔上也安装了拥有拦截反坦克武器的主动防御装置榴弹,坦克并未安装烟雾弹。
五.动力
299工程重50吨,在计划中,为了推动这个在苏联人眼里已经相当庞大的怪物,一个1800马力的燃气轮机应该被安装在车上,并且其油耗应该到达和柴油机相同的水平,这显然有点不切实际,于是苏联人最后选择了输出达1500马力的GTD-1500作为动力系统,尽管不及之前的1800马力发动机,但这样仍可以提供该车高达30的推重比。GTD-1500还拥有相当紧凑的体积和超高的扭矩。其占地面积非常小。


传动方面,299工程安装了T80系列的液力机械式行星齿轮变速箱,其倒车水平也应该和T80处于相同水准,车辆无法进行原地转向,虽然传动较差,但比起T72系列来说仍占优势。

第二章节:299工程通用车族
就上文来看,299工程确实在机动防护火力三方面达到了极高水准,但是这并不是299工程如此独特的原因,299工程在当年罕见的拥有一整个车族,其包含步战车,导弹车,自行火炮,侦查车,装甲抢修车甚至是无人战车,这个车族基于相同的底盘,只要更换炮塔和一些装甲部件就可进行角色更换,其模块化水准极高,直到T14诞生后,俄罗斯联邦才拥有相同的模块化水准。

2.1:299工程重型步兵战车
让我们先从最接近299工程本体的变体说起,299工程重型步战车有两种设计,两种设计都使用了无人炮塔
第一种设计安装了一门30mm机炮和一门12.7mm机枪,驾驶员位置也安装了一门12.7mm机枪,据称坦克上还安装了30mm AGS17榴弹发射器,并疑似安装了主动防御系统。成员一共11人。

第二种设计更为激进,其安装了一门疑似57mm的机炮,以及安置在火炮顶部的内置导弹发射器,其侧面还安装了两门AGS17 30mm榴弹发射器,两挺遥控机枪和四个成员射击口,成员也是11人



2.2:299工程导弹发射车
299工程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支援战车方案,其后方安装了30发垂发导弹舱,用于支援坦克作战,该车还额外配备了一个7.62mm的武器站,装甲似乎较299工程没有变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计划时至今日仍未有任何一台坦克实现过。

2.3:299工程自行火箭炮
299工程还有一个自行火箭炮方案,其拥有一个机械臂抬升的火箭弹舱,可以升高至22mm,车内后部是弹药舱,可以直接进行补弹,其火箭弹配置应该和冰雹火箭炮相同

2.4:基于299工程的抢修车辆
在90年代末,俄罗斯紧急状况部和设计局联合开发了基于299工程的抢修综合系统,该综合体包括一辆清障车以及一辆控制和侦察车。控制和侦察车执行关于该地区,道路和各种物体的工程侦察任务,评估其破坏程度、放射性和化学物质污染,并可以远程控制清障车。

控制和侦察车配备了一个复杂的远程技术观察和遥控装置,辐射感知和辐射清理设备 ,化学物侦察设备,配备推土铲、机械臂、绞车, 用于标记危险区域的装置,能够进行气电焊接工作。

该综合体的第二辆车是障碍清除车,无人遥控设计。专为清除障碍而设计 ,可拆除障碍物,摧毁建筑物结构,收集并装载受污染物。为此,它配备了推土机,带有可调节铲刀和可更换的双爪结构,机械手和可可更换套件 设备(液压锤、定向爆破装置)

2.5 结局
299工程在最后开发出了一辆底盘测试车,并在1996-1997年间因为资金原因下马,纵观苏联历史,没有一台坦克可以做到和299工程匹敌的同时还能拥有如此琳琅满目的模块化衍生车,不过299工程的相当多技术储备被运用在了下一代俄联邦主战坦克的开发上。先是在195工程上的尝试,最后诞生出来同样强大且通用化的T14 阿马塔车族,作为苏联对坦克工业的最终奉献,299工程确实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为世界坦克历史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