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硬核操作,医生给自己做胃肠镜,原因竟是……

2022-12-13 12:00 作者:西纳舒盐溶胶治疗仪  | 我要投稿

近日,中国日报报道“硬核医生为减少病人痛苦,给自己做胃肠镜体验不适”冲上微博热搜,网友纷纷留言“这样的医生太好太难得了”“敬业,真的实现了神农尝百草”“医者仁心,我敬你是条汉子”“中国好医生”等等,正能量满满。


这位硬核医生,是西南昌洪都中医院的脾胃科医生魏国龙。


魏医生说到:“之所以会进行这个操作,是因为在工作中为患者做过许多次胃肠镜,不少患者都因为恐惧不敢做,或者是做的过程中有不适感,甚至有些患者会因此留下阴影,通过亲身体验,发现以前没注意到的地方,这些都会成为以后注意的重点。”


这波操作引来了同行医生的疯狂点赞:“这波操作太牛了!”,小编也忍不住为此竖一个大拇指。


这样的“硬核”好医生比比皆是。


1

湖北襄阳市中医院

肛肠外科主任张育葵


张主任因病友怕疼拒绝做肠镜检查,于是她自己上阵打样,用实际行动告诉病友和同事:“做肠镜并不可怕,这是没发现问题,如果发现问题,我还准备自己给自己做手术。”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

消化内科医生金城锋医生


金医生从医近6年,胃肠镜检查做过上万例,平均每周要做15次肠镜30多次胃镜,为了体验不适感,金医生自己给自己做胃、肠镜,以此改善操作手法,更好地让患者配合,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痛苦。金医生表示:“总体而言,胃肠镜检查会有一定的不适,但只要做好心理准备,认真配合检查,也没有流传的那样恐怖。”


相信有这些医生为患者做表率,患者对胃肠镜的恐惧率也会降低不少。


胃肠镜检查是发现消化道早期肿瘤的金标准,所以建议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每3-5年就进行一次检查,早诊早治很重要。


其实除了胃肠镜检查,对于无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生物反馈胃肠动力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图片


生物反馈胃肠动力仪采用“胃肠起搏”原理,作用于体表胃肠起搏点,产生“驱动-跟随-谐振”效应,使胃肠恢复正常蠕动节律,刺激胃液(含有各种消化酶)的正常分泌,从而可以达到消除或减轻胃肠疾病症状的目的。


针对消化科、中医脾胃科


胃肠起搏治疗胃轻瘫

有症状的胃轻瘫患者常发生异常胃电活动(以胃动过速为主)。经胃起搏治疗可抑制异位起搏点,使异常的胃电趋于正常化,使胃排空加速,此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尤其对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的改善更为明显。胃起搏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主动进食,不再依赖静脉或肠道外提供营养,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近50%有胃固相排空延迟,其中60%存在胃电活动异常,如规则慢波节律百分比明显下降,餐后主频、餐后/餐前主功率无显著增加等。有的FD患者胃电活动基本正常,但肠电紊乱,肠功能亢进。胃肠起搏可诱发规则慢波节律,促进胃肠平滑肌恢复正常蠕动规律。胃肠起搏可能成为将来临床上治疗FD患者的主要途径之一。


针对肛肠外科


胃肠起搏治疗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是一组以持续性或间断性排便困难或排便不畅为临床表现的功能性疾病。当胃肠电活动异常时,可导致胃肠平滑肌收缩无力,胃张力以及餐后胃窦部的动力低下,易导致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潴留,从而引起饱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有关研究显示,胃肠起搏能有效提高胃肠道的蠕动功能及结肠收缩力,改善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提高自主排便次数,改善粪便形状。


胃肠起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病理生理基础为胃肠动力异常。故一般认为它是一种肠动力异常的疾病。多数研究表明,与健康人比较,此病患者结肠的收缩频率、收缩幅度和峰电爆发频率显著增强,尤其是在餐后或刺激后。便秘型患者表现则相反。最近的研究证明,肠起搏可纠正异常的肠电活动,调节肠道的传输时间并改善其临床症状。



除上述科室外,胃肠起搏还可适用于:


1、儿科:儿童厌食症、消化不良和便秘的治疗;


2、外科:促进胃肠术后蠕动功能恢复,加快病人术后肠道功能恢复;


3、老年科:因年龄导致的胃肠功能下降、胃肠蠕动缓慢的治疗;


4、内分泌科: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良的治疗;


5、妇产科/妇幼保健科:便秘、肥胖的治疗,促进肠胃调理;


6、肿瘤科:肿瘤外科术后、化疗、放疗后恶心、呕吐的治疗;


综上,胃肠起搏治疗具有无痛苦、无创伤、体表贴敷,且操作简单方便的优势,为功能性胃肠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南京宽诚科技自主研发的生物反馈胃肠动力仪集胃肠电检测与功能性胃肠疾病治疗于一体,更符合临床使用需求!

硬核操作,医生给自己做胃肠镜,原因竟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