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加金剪刀:劫后余生

汤加王国,简称汤加or东加,属大洋洲。汤加西距斐济650公里,西南距新西兰1770公里,陆地面积747平方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70万平方公里。汤加由众多岛屿集群组成,常住人口岛屿仅36个,大部分为珊瑚岛。人烟稀少加环海岛屿的蛮荒之境,造就了汤加这样一个绝美的野生动物天堂。毫不夸张的说,每个顺着季风到来的旅鸟回去之后都得写一篇《桃花源记》。

独特的孤岛地理结构让汤加国区域内孕育出不少古灵精怪、于世独存的奇妙物种。
据现有统计,仅汤加特有的海水鱼类就有不下一手之数,其中就包括几种特别出名的海水观赏鱼;
黑篮子鱼 Siganus niger


商品名是汤加黑狐狸or黑狐狸,和黄狐狸蓝点狐狸一样,都是简单粗暴的蓝子鱼属命名方式。
全黑色的海水鱼并不少见,诸如黑灰色的黑刺尻鱼Centropyge nox(黑仙),黑漆麻乌的黑荷包鱼Chaetodontoplus niger(黑宝马)等。但常见黑色系观赏鱼,要么就是黑灰色,要么就是亮黑色,像黑狐狸这样的,如黑色珊瑚绒一般的哑光色的,却并不常见,这样的消光黑色系观赏鱼,能在不喧宾夺主的情况下,完美为珊瑚缸增添一丝优雅的神秘感。不过这鱼种加词到是怪怪的(无恶意)。
而作为鳚迷,汤加岛特有物种里最吸引我的,还是其独有的汤加岛稀棘鳚Meiacanthus tongaensis

商品名为汤加金剪刀。目前只在汤加群岛的部分岛屿有发现记录,栖息水深约为2-18M,主要在近岸礁区和礁区与海藻床的交界带生活。

和商品名为金剪刀的金黄异齿鳚(Ecsenius midas)、以及商品名为斐济金剪刀的金色稀棘鳚(Meiacanthus oualanensis)不同的是,满状态极品发色的汤加金剪刀,从背鳍第一二棘的棘根部有一道黑带,这条占据半数背鳍宽度的黑带一直延续直至背鳍倒数第一、二棘,呈新月形。这种色差,让汤加稀棘鳚的颜色更加对比抢眼。尾鳍棘最上和最下1-2棘为金色,其间为透明,活像一把叉开的金色剪刀,这也是“金剪刀”商品名的由来。

和其他稀棘鳚类似,汤加稀棘鳚属于小型鱼种,最大采集记录仅有12公分左右。他们很善于游动,纤长的身形、小巧的尾巴和宽大背鳍腹鳍决定了他们独特的泳姿:中等幅度的S形扭动躯体后端,就像水中游动的飘带。
同样的,作为稀棘鳚,稀棘鳚属共有的尖长毒牙它一样拥有。但凡被咬伤一口,深层的刺痛和致命的毒液定会让受害者痛不欲生,它黄黑的警告牌配色或许昭示了这一点:“我不好惹,离我远点!”
但又有一些不同的是,真正满状态的汤加稀棘鳚,会在其金色打底的身段上,从头部开始,向上到背部至全长前1/4处,打上一层薄绿色。繁殖期间雄鱼的极致婚姻色,更是刻意强调了这抹绿,故而该种稀棘鳚的英文名也叫Green Canary Blenny(直译过来是绿色•金丝雀•鳚,即绿色的金色稀棘鳚)

或许应该叫绿头稀棘鳚or干脆恶意点叫原谅帽稀棘鳚,这样更加贴切。

汤加稀棘鳚的行为模式和其他稀棘鳚并无特殊,好泳动,总是活泼地在水层的中下层徘徊游动,喜欢溯流,容易跳缸,故饲养需要加盖。
汤加稀棘鳚是昼伏夜出的主,夜幕降临后会在固定的管型洞穴中栖居,故缸内最好有足够多的多孔活石供其躲避,对管型洞穴的材质不挑剔,无论是活石空隙、管虫空壳、打磨过的PVC水管,甚至是一破易拉罐,都可以作为他们安居的小窝。发达的胸鳍肌肉让稀棘鳚属可以在水中作悬停、前进和倒退。在他们挑选定居躲避洞穴时,先用尾鳍鳍展测量洞口,合适之后会如同“倒车入库”一般后退钻入洞穴。(懒狗茉莉没有找到合适的视频,你们就先拿以前的短带鳚视频凑合着看,反正差不多)

一般来说,洞穴直径需要略大于其尾鳍完全鳍展,长度略长于鱼身长度(不含尾)即可,自行提供躲避的玩家可以参考这个尺寸,过大的洞穴反而不容易被这些小房客们偏好。
在饲喂上,稀棘鳚属杂食偏肉食为主,在鱼缸里能主动接受冰冻糠虾碎,丰年虾成虫,毛虾碎,鱿鱼碎条等鲜荤;也会啃食部分较长的藻类,可以尝试投喂紫菜和石莼一类,但并非所有稀棘鳚吃这一套。
汤加稀棘鳚的口器比例明显大于同门的一众稀棘鳚,吃嘛嘛香的鱼会更加容易开口和适应鱼缸。但相对的,汤加稀棘鳚在国内货单上过于罕见,是绝对的冷板凳鱼,价格并不美丽。茉莉依稀记得,在2019年输入的价格来看是三大张多,和现在一个狗屋新出荷的机娘价格差不多,今年的LA上的价格大有回落,大概在30美元左右,合约两大张半左右。但真的实际上的现在国内价格,是不敢去看的。
但相对的,昂贵的售价也说明了这玩意不一定好养,本身稀棘鳚难开口难维持的基础在这里,加之路途遥远不耐运输,很可能到玩家手上的时候就已经需要“抢救”了,这更加减少了国内玩家接触机会。

这些本就难得进口的稀罕观赏鱼,在今年却遭到了一次灭顶之灾。

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175.38°W,20.57°S)发生猛烈喷发。2022年1月17日,此次可能是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此次喷发甚至将影响拉尼娜状态的发展趋势。1月14、15日,连续两天剧烈喷发,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出现1.2米高的海啸。这次猛烈的普林尼型喷发,大量气体裹挟烟尘形成庞大蘑菇云,据试算喷发高度至少25公里,爆炸当量,相当于当年在广岛走失的那“两个孩子”的一千倍。
巨量的熔岩,铺天盖地火山灰和和火山喷发造成的海啸,将对汤加群岛近海海床、珊瑚礁区、海藻床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对于多数在此地域内的野生动物无异于灭顶之灾。
这也意味着不少汤加群岛上所特有的,不只是上面所提到的两种观赏鱼,还有鸟类、哺乳类、昆虫植物、爬行两栖类,以及其他近海的鱼类等,这些独一无二的存在,可能要因为地球这次“挤大痘痘”而彻底停留在历史的昨天。这何尝不令人惋惜,却又无可奈何,毕竟随后报道的死亡人数,也在用无情的口吻表达了,在天灾面前,人和也其他动物一样,脆弱且渺小。
就单对远在世界这一边,我们这些水族玩家来说,或许以后单子上又少了几个神仙物种。

就在茉莉和其他朋友讨论出这些小家伙生产率几乎为零时,事情在上个月出现了转机。
理由很简单,up主@苗谷苗谷给我发来了鱼宫商单的截图

可以看见,汤加稀棘鳚再次出现在了商单之中。重新回到水族商品贸易里来,我想应该没有,比这个更加能说明这个美丽的小家伙已经在此次浩劫中逃过一劫的证据了。
无论是劫后余生的汤加稀棘鳚还是其他汤加岛上的生灵,虽然要面对浩劫之后被揉碎了的地域生态和残破不堪生存环境,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不定这些顽强的灵魂能在这样的绝境之中龃龉前行,重新开出一条生路来。
就像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的本意并不是对大自然水火无情的哀叹,更多想表达天地公平,即“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浩劫之下,我们或许并不能为汤加此次受灾的生灵做什么,也无需我们做什么,因为生灵自会寻找出路。劫后余生的汤加岛稀棘鳚,或许能过得更好。

题外话:还有两种特殊的稀棘鳚:班度稀棘鳚M. bundoon和更加少见,几乎没啥资料的神仙稀棘鳚M. procne也是主要分布在汤加,但此外在斐济等多地也有分布。

在写的时候差点提前给他们超度了,属实罪过。
茉莉现在的状态是:天天上班,上班之余还得挤出时间来复习考研。所以还请各位原谅,咱实在没时间更新,今年内以后估计也难再看见有更新了。
什么?你说藻类专栏?咱就当它没写过咋样?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