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康熙睡不着,便溜达到郑贵人的寝宫。没想到窗户里竟传出男人的声
夜里,康熙睡不着,便溜达到郑贵人的寝宫。没想到窗户里竟传出男人的声:“你放心,老头子来不了,我看他睡了才过来的……”康熙仔细一听声音,竟然是太子,顿时大怒。
这段情节是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内容,那么这段内容究竟是真是假?什么太子胆敢跟皇帝抢女人?
郑贵人名春华,实际上,历史上并没有此号人物。
电视剧中的相关情节也是导演为了让其余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而增添的郑贵人这一人物情节。
但这位“嚣张”的太子确有其人,那就是康熙帝的第二个儿子——爱新觉罗·胤礽。
胤礽为孝仁皇后所生,在生他的时候,孝仁皇后因为血崩不幸身亡,年仅二十一岁。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孝仁皇后的死跟胤礽有关,但是康熙并没有因此就疏远了这个孩子。
相反,康熙还因为胤礽从小没有母亲的关爱,对他特别关心。再加上胤礽作为皇室的皇次子,康熙对胤礽可谓是寄予厚望。
康熙十分疼爱胤礽,甚至可以说是溺爱。虽然朝政繁忙,但是康熙经常会抽空陪伴胤礽,时常将他带在身边。
在胤礽刚满一岁时,康熙就将其立为了皇太子。
胤礽小的时候曾经得过一次大病,为此,康熙召集了宫中的所有太医为其进行医治,并且整日守在胤礽身边。
康熙对胤礽的疼爱,宫中的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胤礽从小就没有母亲的疼爱,所以在性格上比较孤僻,逐渐地就养成了冷漠的性子。
而对于这一点,康熙也无可奈何。
可是虽然胤礽生性冷漠,但是却并不单纯,甚至可以说是颇有心机。
尽管其他皇子对于胤礽十分厌恶,但是为了讨好父皇,也常常会去巴结胤礽。
虽然康熙对胤礽十分疼爱,但是胤礽与他并不是非常亲近。
相比于普通的父子,康熙与胤礽之间似乎有一层若有若无的障碍,而这一层障碍似乎很难突破。
同时,生性冷漠的胤礽并不懂得人情世故,与其他皇子不同,他根本不明白如何去讨父皇的欢心,更不屑于“作秀”。
话说,有一次康熙生了重病,其他皇子着急着前去探望,见到康熙的时候也是迫不及待地嘘寒问暖。
可是在这种时刻,胤礽却独自一人站在旁边,既不上前服侍,也不关心询问。
而这一点让康熙十分心寒,也是从这里开始,康熙开始对胤礽失望。
从前,无论胤礽犯下了什么错,康熙总能各种理由替自己原谅他。仗着康熙的溺爱,胤礽时常胡作非为,干出了许多不合规矩的事情。
实际上,对于这一点,康熙一直是心知肚明的,只不过不愿意承认罢了。
胤礽惹下了不少麻烦,但是每次康熙都不会直接怪罪于他,更多的则是怪罪他身边的侍从。
本以为靠着这种方式就能让自己与胤礽亲热起来,却不曾想一切终究只是徒劳。
而胤礽丝毫不知道收敛,他以为父亲会和先前一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原谅他,并且为他处理好后续的一切麻烦,所以更加地无法无天。
为此,宫中的人对胤礽的意见越来越大,“废太子”的奏折也不止一封两封接连着传到了康熙的面前。
对此,康熙既无奈又悲痛。
康熙既不忍心废除胤礽,但是作为一国之君的他又不能罔顾私情,忽视众大臣的意见。
在《雍正王朝》中,胤礽第一次被废是因为康熙发现了他和郑贵人的私情。
当时,眼看着康熙将要大怒,胤礽跪地求饶,试图用父子的情谊让康熙平息怒火。
可是,如此有悖伦理又让康熙颜面尽失的事情怎么可能就如此翻篇,即使康熙十分在意自己的这个儿子,但是犯下如此大错,身为一国之君的他绝对不可能饶恕他。
康熙下令处死了郑贵人,而后废除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而这只是电视剧中的内容,至于正史上胤礽被废的真相或许不是因为郑贵人,但毋庸置疑,他一定犯了某些不可饶恕的罪过。
同时,在历史中,胤礽不止一次被废除太子之位。
可见,在胤礽第一次被废除太子之位之后,康熙又借着某些理由将其扶正了。
但是几次的惩罚还是没能让胤礽改过自新,也导致他再一次被罢去太子之位,禁足在咸安宫内。
公元1724年,胤礽在咸安宫自然死亡,年仅五十一岁。
作为一朝太子,胤礽最终却只落得这样一个结局,不得不说这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