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试解读《景观社会》第六章:第157段

2023-07-06 06:00 作者:顾永琳  | 我要投稿


图文无关:就是失业,也别想轻易在职场把我给霸凌了。

157

 

The lack of general historical life also means that individual life as yet has no history. The pseudo-events that vie for attention in spectacular dramatisations have not been lived by those who are informed about them; and in any case they are soon forgotten due to their increasingly frenetic replacement at every pulsation of the spectacular machinery. Conversely, what is really lived has no relation to the society's official version of irreversible time, and conflicts with the pseudo-cyclical rhythm of that time's consumable by-products. This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a disconnected everyday life remains without language, without concepts, and without critical access to its own past, which has nowhere been recorded. Uncommllnicated, misunderstood and forgotten, it is smothered by the spectacle's false memory of the unmemorable.

 

普遍的历史生活的缺乏也意味着个体生命还尚未进入历史(进程之中)。

 

    历史是集体性的场域,在其中个人才能够展开活动,并且与其他成员合称为人类。如果普遍性的历史已经不成立了,那么个人的历史性就无从谈起了。

 

在景观化了的戏剧中出现的那些夺人眼球的伪-事件,从未能够被它们的观众经历过;在所有情况下由于景观机制的每次运动,这些东西都会因为持续性的替代而被快速遗忘。

 

    各种猎奇热点新闻此起彼伏又快速失去热度,其背后的原理就是这个。因为在它的观众中,这些根本不是能够引发同情的对象,在其中观众并不能获取对于自身处境的真实理解。而对于艺术本身的一个观点,就是希望用艺术来将现实中的不合理处加工并揭示,以便推动人对于现实的改善和进步。但是现在这种艺术理念已经没有市场了,电视剧里都没有穷人啦。

 

与此相反,真正的生命与社会官方版本的不可逆时间毫无关联,并且与那种时间派生出来的伪-循环节奏冲突着。

 

    真正的生命就是要抵抗任何固化的倾向的。所以即使是有着大叙事作为背景的、前工业时代的不可逆时间,还是说工业时代改造了的伪-循环时间,都不是生命真正能够与之相容的生存空间。

 

这种关于分离的日常生活的个体经历,依然外在于语言、概念和它自己的过往,那段过往无处可循。

 

    生命本身就像是“实在界”一样,它永远在抗拒任何形式的意义化,任何制度遇见它的时候就只能选择压抑。把这些东西排斥在自己之外,比如说它超出语言言说的限度,没有概念能够把握。

 

在无法交流、无法理解和遗忘中,它们被景观的关于无法被记忆者的虚假记忆所压抑。

 

    这个被压抑的对象,是否就可以理解为齐泽克所说的邻人,亦或者是弗兰肯斯坦?在无意识的层面要受到压抑,在意识中爆发出来以后依然会被压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虚假的记忆,当然就和那个得不到的真实生活和“主体本身”一样,这个虚假记忆的对象必须得是一种“无法被记忆”的东西,然后被对象性思维所实体化,记忆的不可能性被构造为一种“无法被记忆者”。


题外话

    攻防之法,在世之中。


试解读《景观社会》第六章:第157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