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郑州中招体育成绩组成及评分标准出炉!播优教你考满分?
郑州市中考体育的相关工作通知已经公布,一起来看下重要内容!
考试时间
全市体育考试应在 2021年4 月10 日至5 月30 日之间进行完毕。
报名方式
1、在郑州市市区学校就读且具有市区学校学籍的初中毕业生,由毕业学校集体报名。
时间:2021 年 4 月 6 日——7 日;
地点: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
①报名时须交验加盖单位公章的考生考试分组表、病残免试考生名单、免试申请表及医院证明。
②对患有哮喘、心脑血管及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遗传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考生,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情况,给予病免处理。申请病免的考生,报名时须持免予执行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市级以上医院证明(粘贴在申请表上);申请残免的考生,须持申请表、残疾证原件和复印件。免试申请表须由班主任、体育教师、学校领导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方有效。在报名时统一办理,逾期不再补办。
③对申请残免考生的残疾证原件交由权威部门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作为残免与否的直接依据。经鉴定,凡提供伪造残疾证的考生,一律按作弊处理。
2、在郑州市市区初中学校借读,需在市区借考的外地考生,出具原籍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 2021 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成绩证明后,可以由毕业学校代办借考手续。
3、在外借读的郑州市市区户口的考生,于规定时间、地点(具体时间、地点以中招办下发有关文件为准),携带市区常住户口簿、2 张近期 2 寸正面免冠照片办理中招体育考试手续。
成绩组成
1、满分70分= 8 分(体质与健康过程管理成绩)+ 62 分(升学体育考试成绩)
2、在外借读回郑考生:体育成绩按升学体育考试的实考分数×70/62=实得分计入升学总分。
病免和残免的成绩计算
残免考生升学体育考试成绩按 2019 年全市考生运动与健康素质测评的平均分 55 分计分,体质与健康过程管理分按 8 分计分,总分 63 分。
病免考生升学体育考试成绩按 37 分计分,加上体质与健康过程管理测评得分计入升学总分,总分为45分。
考生证件
2021 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将继续采用智能化考试器材进行考试,郑州市区考生统一使用由郑州市教育局提供的“IC”卡完成相关项目的考试。“IC”卡代替准考证,考试成绩记录在“IC”卡中。
如何申请缓考
1.临时因伤病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持学校证明在考试开始前 40 分钟由学校带队老师到考点考务办公室办理申请缓试手续,经医生检查同意后方可缓试,缓试时间由考务办公室具体安排。
2.考试过程中丢失准考证“IC”卡的考生,应立刻到考点考务办公室补办临时“IC”卡,继续参加考试(丢失“IC”卡前所考的项目成绩有效),考试结束后应交回临时“IC”卡。
领取成绩单
中招体育考试结束,当场由学校统一领取成绩单。
器材要求
考生进入考场允许自带器材(限跳绳、足球),所带器材必须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器材。
⑴跳绳:PVC 塑胶手柄,轴承连接,橡胶材质胶皮绳,绳内不得包含金属丝。
⑵足球:5#足球标准尺寸和重量(圆周 680-690mm,质量410-430g,气压下降允差≤15%)。
着装要求
要求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着运动装、穿运动鞋。
考试长跑、短跑和立定跳远项目时不允许穿带钉跑鞋或鞋底带附着物的球鞋(包括在鞋底涂抹滑石粉、松香、镁粉等防滑物)。
根据考试设备的技术要求,考试时女生长发必须盘扎起来。
考试机会
立定跳远有三次考试机会、足球运球有两次考试机会,并取最好成绩,其余考试项目均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2021年郑州中招体育评分标准
划重点:
就在3月16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出通知,2021 年郑州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敲定:
考生中招体育成绩由学生初中三年体质与健康过程管理成绩和升学体育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
其中,过程管理成绩占8分,升学体育考试成绩占62分,满分70分。
过程管理测评
初中学生体质与健康标准测评按照郑州市初中学生体质与健康过程管理实施细则执行,评定目标及量化具体说明:
1.过程管理上报成绩只能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2.过程管理成绩(8 分),七、八年级各占 2 分,九年级占 4分,分六个维度,具体分值比例七、八年级(每一年)为: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出勤率、具体表现 0.4分(出勤率、具体表现各占 0.2 分);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辅导课或活动 0.2 分;校级运动会获奖 0.2 分;体质与健康检测成绩 1.2 分。九年级为: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出勤率、具体表现 0.8 分(出勤率、具体表现各占 0.4 分);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辅导课或活动 0.4 分;校级运动会获奖 0.4 分;体质与健康检测成绩 2.4 分。
3.各学校过程管理上报的优秀率,要严格按照 2019 年度本校中招体育考试成绩(不含过程管理分)的优秀率上报。
关于各校合格率计算的问题
42—52 分为及格
53-62 分为良好
63—70 分为优秀
计算合格率、良好率、优秀率及平均分时,均按参加考试实际人数计算。
注意事项:
1.考生进入考场允许自带器材(限跳绳、足球),所带器材必须为符合国家标准的器材。
⑴跳绳:PVC 塑胶手柄,轴承连接,橡胶材质胶皮绳,绳内不得包含金属丝。
⑵足球:5#足球标准尺寸和重量(圆周 680-690mm,质量410-430g,气压下降允差≤15%)
2.要求参加考试的考生必须着运动装、穿运动鞋。考试长跑、短跑和立定跳远项目时不允许穿带钉跑鞋或鞋底带附着物的球鞋(包括在鞋底涂抹滑石粉、松香、镁粉等防滑物)。根据考试设备的技术要求,考试时女生长发必须盘扎起来。
3.考试中违例、犯规情况的界定和判罚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各项目的“注意事项”执行。
4.足球运球考试选择高 50 ㎝、底座直径 30 ㎝的标志筒作为障碍物。足球运球的考试由考生自行起跑,在起跑线后 50 ㎝设置预跑线,考生应站在预跑线后,准备好后自行起跑,考生通过扫-14-描镜头瞬间计时开始。
5.50 米、 800 米、1000 米跑的考试起跑由智能化仪器自动发令,电子发令枪响后的同时计时开始,提前起跑为犯规。
6.立定跳远有三次考试机会、足球运球有两次考试机会,并取最好成绩,其余考试项目均只有一次考试机会。
中招考生须完成四项体育测试
2021 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项目由必考项目、抽号统考项目和选考项目三部分组成。经过公开抽号并公证,2021 年郑州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必考项目为长跑(男生 1000 米、女生 800 米);统考项目为素质类二(立定跳远)和技能类(足球运球);选考项目为素质类一(一分钟跳绳、50 米跑)两项中的一项。学生必须在一个单元(半天)内完成四个项目的考试。
凡郑州市户口(含五县市)的考生,必须参加由户口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升学体育考试,在郑州市(含五县市)以外地区所考体育成绩一律不予认可。
不同类型考生,报名时间方法需留意
(一)在郑州市市区学校就读且具有市区学校学籍的初中毕业生,由毕业学校集体报名。
时间:2021 年 4 月 6 日——7 日
地点:郑州市第十九初级中学
1.报名时须交验加盖单位公章的考生考试分组表、病残免试考生名单、免试申请表及医院证明。
2.对患有哮喘、心脑血管及不宜参加剧烈运动的遗传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考生,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情况,给予病免处理。
申请病免的考生,报名时须持免予执行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市级以上医院证明(粘贴在申请表上);申请残免的考生,须持申请表、残疾证原件和复印件。免试申请表须由班主任、体育教师、学校领导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方有效。在报名时统一办理,逾期不再补办。
3.对申请残免考生的残疾证原件交由权威部门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作为残免与否的直接依据。经鉴定,凡提供伪造残疾证的
考生,一律按作弊处理。
4.2021 年 4 月 12 日在郑州教育信息网(www.zzedu.net.cn) 可查阅考试日程安排表。
(二)在郑州市市区初中学校借读,需在市区借考的外地考生,出具原籍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 2021 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成绩证明后,可以由毕业学校代办借考手续。
(三)在外借读的郑州市市区户口的考生,于规定时间、地点(具体时间、地点以中招办下发有关文件为准),携带市区常住户口簿、2 张近期 2 寸正面免冠照片办理中招体育考试手续。
升学体育考试采用“智能化测试”
全市体育考试应在 2021年4 月10 日至5 月30 日之间进行完毕。具体考试日期由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自行安排。
为保障考试公平公正,2021 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将继续采用智能化考试器材进行考试,郑州市区考生统一使用由郑州市教育局提供的“IC”卡完成相关项目的考试。“IC”卡代替准考证,考试成绩记录在“IC”卡中。
此外,各地须建立健全考试成绩安全保密制度,制定严密的保管流程,实现体育考试计算机全程管理。各县(市)必须全部使用智能化测试仪器。全市农村地区的体育考试应在乡镇范围内组织,邻近县城、条件允许的乡镇可以到县城的考场参加体育考试。各县(市)可以组织考务队伍送考下乡,以保证体育考试质量和标准。
考生考前14天建立健康档案
为确保疫情防控,我市明确规定,升学体育考试前 14 天,各学校应按照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对考生建立健康档案,对于出现发热等情况的考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可以申请缓考或者病免。对于未在校的考生或因其他原因未建立健康档案的考生,学校相关部门应与考生签订“健康承诺书”,签订后方可参加考试。
考试时,各考点学校须按照防疫要求,对进入学校的考生进行测温消毒,对于体温异常的考生直接带入学校隔离室,按照防疫要求逐级上报进行处理,考试中出现体温异常情况按照本校体温异常学生流程进行处理。同时设置考生进出学校专用通道,避免到校参加考试的考生与本校师生近距离接触。
学校应组织考生统一前往考点学校进行考试,往返学校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除考试过程中,考生在考点学校候考期间也需全程佩戴口罩,注意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