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林超 学科16 营销学重要模型(笔记)

2021-12-12 13:41 作者:策划小海  | 我要投稿

● 学习目的

    ● 了解如何让自己升职

    ● 了解怎么去打造一个品牌

    ● 了解如何避免被别人操控/或者操控别人

    ● 了解如何引导舆论

● 需求和供给

    ● 需求

        ● 痛点需求

            ● 迎合你的恐惧,脑科学有讲过,恐惧可以瞬间激发杏仁内核,进而劫持大脑,进入本能行动模式。当进入恐惧状态时,我们唯一想做的是摆脱恐惧。比如课外辅导,就是放大家长的恐惧,各种网课,就是放大了我们被淘汰的恐惧

        ● 爽点需求

            ● 解压,比如工作累会想着打游戏,喝咖啡,煲剧都是为了解压

        ● 需求产生

            ● 需要need--->想要want--->需求demand

            ● 启发:想要升职加薪,就得先了解公司和老板现阶段最大的需要是什么,然后展现出能满足这个需要的能力或潜力,这样你才能够把他的需要转为想要,最后,还需搞清楚公司有没有资源支撑你以后想取得的更大成就//最后一步至关重要,需要判断公司大环境,有时候你努力半天还是失败,可能不是你不行,而是公司不行

        ● 供给

            ● 定位理论:其核心是占据心智生态位。把一个品牌和动作直接划上等号。比如很多人搜索东西,会直接说“百度一下”。根据二元法则,人类对特定动作能够记住的概念只有1,2个。任何一个细分市场上,最终只会被人记住前两名。

            ● 如何打造个人品牌

                ● 第1点:看清竞争对手是谁,以及他们提供的价值是什么

                ● 第2点:避开对方的优势,找一个相对空白且自身有优势的差异化定位//懂美学的财务高管

                ● 第3点:围绕该定位打造一系列的支撑点

                ● 不断重复地向受宗众呈现第3点打造的支撑点

                ● 第2点也成为独特生态定位,是对抗内卷最好的解药

                ● 启发:工作中, 是否得到肯定,不取决于你做得好,取决于你的工作是否满足了领导的需求。被否定的时候,也不代表你的能力不行,而需求不匹配

● 影响力的六大因素

    ● 微观://最经典的书籍有《影响力》,他研究了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无意识地被人操控。拆解了营销套路背后的6个核心因素,分别是互惠,承诺,从众,喜好,权威,稀缺

        ● 稀缺:即供不应求,制造稀缺感(限量,截止日期),引发恐惧感

            ● 看直播购物时,往往产生购物冲动,多数是因为有限量优惠,比如只有500件,我们会看这个数量在不断减少,在这样的刺激下,往往会先去购买,他就是利用了稀缺和从众的原理。稀缺感引发的就是恐惧,人们对失去东西的恐惧,远大于得到东西的喜悦。

        ● 从众:雇人排队,罐头笑声,从众限定于同类人群。从众也和恐惧有关,人类学模型---为什么是智人胜出?中有介绍,原始人需要聚集在一起,才有机会生存。在美国广告界有一个说法,大众消费者,有自己想法的人只有5%,其它都是模仿者。

        ● 喜好:是指投其所好,比如现在的猫咖等,就是抓住了喜爱的小动物的群体。做销售最重要的不是能说会道,而是投其所好,人们天生喜欢和自己像的人,因为人们最喜欢的还是自己

        ● 互惠:就是当你接受赠与的时候,为了不拖欠,会本能地回馈对方,比如,超市里经常会有试吃活动

        ● 承诺:人类喜欢维持自己言行一致的形象。这个要素,在公关界有经典案例,比如负面新闻出来时,一定要第一时间辟谣,不然哪怕最终证明自己无辜,最早骂你的人,还是会维持骂你,来彰显自己的正确。很多团队管理也是这样,让你写下目标,并公布,等于就是让你立下了承诺

        ● 权威:是我们追求稳定和秩序感的表现,我们会下意识地服从权威,比如对博士和教授的观点,人们会觉得更靠谱。比如一些卖假药的,就喜欢让人假扮权威

    ● 宏观

        ● 弱传播理论:舆论世界,越弱的东西越好传播,比如八卦吐槽等//比如讨人喜欢的up主都不是那种表现自己很高大上的,整天说自己很帅的人,而是那些羞涩的,自嘲的,没有攻击性的人

        ● 现代舆论的四条法则:

            ● 弱者优势:舆论界往往倾向于弱者(毕竟动动嘴皮子支持,不用实际成本)

            ● 情感强势:大众的情绪比理性更能够引导舆论方向

            ● 轻者为重:越轻的内容越好传播

            ● 次者为主:非主流非正统更容易获得点击和观看

● 品牌 符号学原理

    ● 外国-中国

        ● 品牌符号学原理:信息传输损耗(1--->0.7)+潜意识共鸣放大(1--->10)//美团+泡泡玛特的黄黑搭配

        ● 怎么打造一个品牌,国外方法论放在当今的中国,可能不在适用,因为过去几年,中国的文化自信开始全面觉醒。如果有想做自己品牌的国内创业者,看本土的书籍比较好,比如蜜雪冰城和西贝莜面村的操盘手华与华公司创始人写的书《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其核心观点是,做品牌应该回到人类几千年文化符号宝库里寻找创意素材,尽量利用在集体潜意识中已经默认的符号做加工,而不是凭空创新

        ●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做一个正式沟通,推销一个想法,或申请一个项目,了解你谈话对象的文化背景至关重要,因为你传递的信息,如果能够和对方的已有记忆产生共鸣,将会大大增加你的传播效果

    ● 西方理论

        ● 品牌金字塔//跟用户达成共鸣,让他愿意用你代表自己,是一个品牌的最高境界

品牌金字塔例图

            ● 底层要解决的是,你是谁的问题,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大概是什么品类

            ● 第二层解决的是,你是什么,左边是理性层面,如价值,效率。右边是感性层面,如形象(美团的黄和饿了么的蓝)

            ● 第三层解决的是,消费者对你的评价。理性评估和使用感受

            ● 第四层,是忠诚度

● 其它推荐参考笔记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6938172997514576

● 课程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cheese/play/ep10552



林超 学科16 营销学重要模型(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