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想说在内地的生活一切都好,可我的胃不同意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许许多多的新疆人又重启了在内地的生活。
离开家的那一天,拖着沉甸甸的行李箱踏上离别的列车,家与远方的分界线就是那块维汉双译的站牌。
▲@中国铁路
每逢节日,虽然可以借助网络实现与家人们情感上的联系,但吃不到正宗的新疆美食真是令人无奈。本想说在内地的生活一切都好,可自己的新疆“胃”不同意。
没有条件就要创造条件——为了吃到新疆菜想尽了办法,用尽“手段”,那些在内地的新疆人可太不容易了!
方法一:真空+邮寄
拜托家里的亲人将远在家乡的美食,尤其是熟食,进行真空包装,再利用便捷完善的物流系统寄到自己手中。
但新疆作为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寄到内地的包裹少则两三天,多则一周,不过没关系,谁让我是非包邮区长大的孩子呢,我等!
等待的过程是注定煎熬的,每隔几个小时就得更新一下快递信息,期待着它离自己越来越近,最后完好无损地拿到自己手里时,满怀欣喜地打开它,再顺手发一个朋友圈。
朋友圈的文案都帮你想好了:感谢远方亲人的投喂,我果然长着一个“新疆胃”。
发完朋友圈,我就知道箱子里的“宝贝”们放不了多久了。果然,微信提示音接踵而至:
“哇,这么多好吃的,想蹭吃蹭喝!”
“把我的那份留出来哦。”
“好久没吃到了,太想吃啦!”
……
emmmm,好吧,一个从新疆寄来的包裹能牵动整个朋友圈的内地新疆人,我会给你们每人留一份哒。
由于路途遥远,所以只能寄一些耐放的食物,馕自然不能少,这种怎么吃都好吃,又便于储存的食物当然得多放一些。
排名第二的是肉,各种各样的肉——马肉、牛肉、熏马肠、椒麻鸡……装在一个个真空的袋子里,既卫生又方便。
还有各类干果:巴旦木、杏仁、无花果、开心果、葡萄干、杏干……熬夜追剧就不会感到无聊啦。
方法二:找新疆馆子
除了接受来自远方亲人的投喂之外,远在内地的新疆朋友们还可以自己外出觅食。
在新疆,满大街都是某某拌面王或某某抓饭王,可到了内地想找一家地道的新疆饭馆直的是太难啦!
一家内地新疆饭馆一般有这几个要素:热情好客的老板、富有民族特色的装潢、最好是从新疆运来的食材、熟悉的民族风音乐……
▲@天山解忧
当我在内地找到一家正宗新疆饭馆,我要去吃一盘刚出锅的抓饭,上面再放一块鲜嫩的羊肉;
▲@吃诚芝心
我要美美地吃上几串没有膻味、炭火烤制的羊肉串,最好再来一瓶红乌苏;
我要买一个热热的馕,在上班的路上就把它吃完;
我要扎扎实实地吃一盘拌面,右手拿筷子,左手拿蒜;
▲@检检哥
我要买几个冒着热气的烤包子当早餐;
我要在寒冷的冬日吃一碗热乎乎的汤饭;
我一定要跟老板好好唠唠家常,听一听熟悉的乡音,聊一聊家乡的近况……
如果能在内地找到一家新疆人开的饭店,那一定是我在这个陌生城市的安全感。
方法三:自己动手
离家在外,电话那端常常传来妈妈的叮嘱:“少点外卖,别老在外面吃饭,不卫生。”
谨遵妈妈的教诲,那些在内地有自己小窝的新疆朋友学着妈妈的样子,围起了围裙,掌起了锅勺,为自己做一道新疆美食。
比如自己动手做一次大盘鸡:一大早就到菜市场买需要的食材——挑一只精神抖擞的大公鸡,买几个圆滚滚的土豆,再称几根葱、几条辣椒,还有一些佐料。
回到家里,按照妈妈的指示,一步一步地把各种食材依次放入锅中,听着锅里咕噜咕噜冒泡的声音,幸福感扑面而来。
小火慢慢收汁,大盘鸡出锅了,味道竟然还不错;再顺手炒几个小菜,叫上三五好友,离家的愁绪就消减了不少。
天南海北的新疆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想念那一种“新疆味”。
那种想念,可以是妈妈做汤面的背影,可以是巴扎上热闹的叫卖,可以是米肠子上腾起的热气,可以是大口咀嚼羊肉的声音……
▲@新疆蓝鲸旅行
愿家乡美食的味道能抚慰每一个游子的胃。
看完这篇文章,不问你馋不馋,只问问你:想家了吗?
如果想了,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