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考研期末知识点总结
机械原理 齿轮传动
优点: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调,寿命长,传动比稳定
失效形式:轮齿折断 措施:提高齿轮的强度,增大齿轮模数,增大齿根圆角半径;采用正变位
齿面磨损 措施:采用闭式齿轮传动,提高齿面的硬度,降低齿面的粗糙度,保持润滑油清洁
齿面点蚀 措施:提高齿面的硬度,提高曲率半径,降低齿面的粗糙度
点蚀的形成:轮齿进入啮合时,齿面受到载荷作用产生接触应力,接触应力近似为脉动循环变压力,在交变的应力作用下,齿面会形成疲劳裂纹,疲劳裂纹扩展到一定深度后又扩展到齿面,使齿面发生颗粒状材料剥落,形成麻点状小凹坑。出现在齿面节线附近靠近齿根的一侧。在该区域,齿面相对滑动速度较低,形成润滑油膜条件差,润滑不良,摩擦力较大。
齿面胶合 措施:采用正变位齿轮,减小模数,降低齿高以减少滑动速度,提高齿面的硬度,降低齿面的粗糙度,在润滑油中加入抗胶合能力的挤压润滑剂。
塑性变形 措施:提高齿面的硬度,采用高粘度的或是加有挤压添加剂的润滑油
设计准则:对于硬齿面,保证足够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以免发生齿根折断。
对于软齿面,保证足够的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以免发生齿面胶合。
齿轮载荷计算中引入的载荷系数K,考虑了使用系数Ka,动载系数Kv,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齿向载荷分配系数K。
降低载荷沿接触线发布不均匀的程度,采取的措施:增大轴,轴承及其支座的刚度;对称布置轴承,限制齿轮的宽度,制造成鼓形齿。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只与模数有关,Yfa的值与齿制,变位系数,模数有关,Ysa与齿数,变位系数有关。
齿数增加,YsaYfa减小,减小,齿根弯曲强度增强;模数增大,减小,齿根弯曲强度增强。在中心距不变的时,增大齿数,有利于提高齿轮运行的平稳性,同时在制造时,减小材料的切削。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为了防止点蚀的影响。其与分度圆直径有关,分度圆直径越大,其接触应力越小,接触强度越强。相互啮合的两齿轮的接触应力相同。
ZH—区域系数,与齿轮的变位系数有关,压力角为20的直齿圆柱齿轮的值为2.5。
的值越大,其接触应力越大,其弯曲强度越小。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应大于大齿轮的齿面硬度。
参数选择:压力角的选择:增大压力角有利于提高齿轮传动的弯曲强度和接触强度。但增大压力角,相应增加轮齿的刚度,对降低噪声和动载荷不利。
齿数z的选择:在保证接触强度的前提下,增加齿数,能够提高重合度,有利于改善轮齿传动的平稳性,降低齿高,降低加工时的切削量。降低齿高,齿顶处的滑动速度会减小。但是在分度圆直径不变的前提下,齿数增大,模数就会减少,齿厚随之减少,齿轮的弯曲强度会有所下降。
齿宽系数:增大齿宽,将增大载荷沿接触线分布的不均匀度。
变位的目的:避免根切,凑中心距,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弯曲疲劳强度,抗胶合能力和提高耐磨性。
斜齿圆锥齿轮相比较直齿圆柱齿轮,多了一个重合度系数,重合度系数小于1,所以斜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和齿根弯曲强度应该是高于直齿轮的。但是斜齿轮的螺旋角不应该过大,过大会导致轴向力过大,为避免轴向力过大,应将螺旋角控制在8-20度。
齿轮传动的润滑:润滑方式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度大小来决定。v小于12米每秒,选择浸油润滑,不宜超过一个齿高。对锥齿轮来说,应该浸入全齿宽。油池中的油量,应该取决于齿轮传递功率的大小。V大于12米每秒,选择喷油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