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击鼓》

今天我们来介绍《击鼓》这首诗
此诗收录在《诗经》中,是反映军役之苦的典型诗歌之一。但它最有名的是后半部分中的四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本是诉说与战友生死相依的感情,却被后世演化成歌颂爱情的诗句。不能不感慨一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先不解释文字,就说当你第一眼看完它的感触是什么?
一个普通的士兵,他的悲伤与欢喜跨越千年的时光向你走来。
你读着这些文字,仿佛能看见一个踽踽独行的士兵蹒跚地走着,他的腿因连年参战而略有变形,他的心更是一片荒芜:战争似乎没有尽头,而归家已然无望,家中还有何人?只有在想起同生共死的战友时眼中才会有一抹亮色……
这诗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读起来却如昨日一样。
这是文字的魅力,也是文字的残酷。
关于“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主流解释是我找不到我的马,我到处寻找,最后在林子里找到它了。
可笔者在《镜花缘》里看到了另一种解读:我神思恍惚,找不到我的马。好像它在那里,好像它又在那里,遍寻不得,最后在林子里的营地里找到了。
两种解释都各有道理,不过笔者更喜欢后一种。一直找不到的马原来就在自己的身边,只不过自己神思恍惚太甚,以至于无法发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迷茫可见一斑,这也是笔者介绍这首诗的重要原因。
其他的劳烦读者大人自己查吧,学校里没w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