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牵牛牪犇花的第一次抖音直播记录(牛兄的周期论基础)

2021-02-14 10:11 作者:花先我生  | 我要投稿

以下全部为牛兄说的内容,非本人



2020年4月26日星期六


我的路,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1、初接触股票是上班族,所以比较看重技术趋势观,做趋势为主。

2、接触到大游资群体,被大佬引导走向打板之路。我打板呢,有着极大的趋势烙印,喜欢做主升,3浪。市场上情绪最爆炸的股票持长。

那个时候呢,经常吃到大牛股。但是盈利却不稳定,也就是回撤控制不太好。为什么?大牛股没那么多啊。

3、所以呢,大部分时间,还是打板套利,利用惯性!

我以前呢,写过一篇文章,把涨停板分为两类,一类叫趋势板,一类叫惯性板!这就和我的经历有关了。

4、在最后呢,我发现还不够稳定,为什么?16/17年是白马价值牛,打板无用武之地了。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发现了股市这个明显的周期规律,这个规律具有普适性,任何一种手法,在这个周期论范围内,都有发挥的余地。

因为我实战操练的手法很多,这种普适性实在是难得,所以周期论刚刚感悟出来的时候,我是相当的兴奋,半夜爬起来写,写到天亮。

它相当于是一个总投资方法论,各种武功及招式以及手法,都可以装进周期论里面,用周期论提高市场理解力,并提高收益稳定性。



周期论是方法论

打个比方就是人的骨架

人的认知和控制力就是血肉和精神!





周期论之操作篇

记住四个字,大盘、逻辑


一、周期的划分

周期的划分以大盘的趋势为基本依托。这是原则,不可更改。

周期不以时间来划分,而以趋势来划分。

大的周期有:牛市周期、熊市周期

小的周期有:牛市的顺势周期及调整周期;熊市的顺势周期及反弹周期。

(比如中国房地产有20年的牛市周期,美国股市牛长熊短,中国股市牛短熊长)

我的划分借鉴了道氏理论,这本小书,我觉得怎么吹都不过分,我太喜欢了。他把市场的运动方式,用极为简单且有效的方式进行解构。道氏说市场由三种运动构成:主要趋势运动;次级运动;日间杂波。

周期划分要点:由大到小,先确定大周期,再确定小周期。


二、周期特征

1、牛市周期特征:

牛市初期,牛市中期,牛市后期。

对应

牛市初期的调整小周期、牛市中期的调整小周期、牛市后期的调整小周期!

2、熊市周期特征:

熊市初期,熊市中期,熊市后期。

对应

熊市初期的调整小周期、熊市中期的调整小周期、熊市后期的调整小周期!


其中,特别的:

牛市后期的调整小周期对应牛转熊拐点周期

熊市后期的调整小周期对应熊转牛拐点周期


如何把握个周期的特征?这么多周期的特征,我今天不一个一个讲了,我告诉大家一个关键点。关键是把握四个字,高度、量能!

我今天做两件事,回顾和预测。回顾下过去一些案例让大家了解周期特征。然后在预测下,后面的市场特征,在周期论的逻辑范畴内,我带大家理一下。


1、高度和量能,不止看妖股的高度和量能。

实际上、大盘、板块、个股,在高度和量能方面是极度相关的。

比如说,大盘大周期熊市,大盘来讲,指数高度不断下降、量能不断减少。那么必然伴随大部分板块的大周期熊市,少部分板块的抵抗,以及局部时间点某些领涨板块的反弹。同时也必然伴随各中小周期内标志性个股的高度和量能承载的依次降低。我在18年底股吧出现的时候,对此写过一篇文章。我们回顾一下,

(1)600903 ,300624,2806,2930,300647,0760,这几只股票,类比一下三个最大特征,高度依次降低,见顶之后走势越到后面越恶劣,见顶时量能承载力越来越小。为什么,因为他们同属一个大的熊市周期内,熊市周期的特征就是标志性个股的高度和量能和大盘正相关,依次降低,对应的大盘也是高度和量能不断降低的。他们的走势呈现这样的规律,这是必然的。这也算是大盘长周期内的一种大局观。

我们按时间轴的发展,继续

(2)上诉几个股票高度和量能依次降低,是在大周期熊市的维度之下!

然后有一只股票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规律,603032,这只股票8月20日起涨,第一波涨到9月14日,高度上打破了逐级下降的规律,量能和0760持平。

我们看一下0760,当时是调整回到起涨点,这是一个巨大的亏钱效应,市场的表现是极度心灰意冷,情绪达到大周期的冰点。在此后1个月的时间才出现了603032.

这个时候,603032这个股票的出现,我们就要注意了,他不仅是打破了高度,在打破高度之后,横盘震荡,维持总涨幅在很大的幅度上。所以,我们要注意这个规律的打破代表这什么?

这个时候,指数还没止跌啊!,那说明什么呢?他可能是熊转牛的开拓者,标志性股票!这就是熊转牛这个周期阶段的特征,他必须有这样的标杆股票出现。

同样的,3032代表着一大批超跌股票,也代表着一个版块。从板块的角度也是打破了熊市的高度和量能逐级下降的规律。

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市场参与者这个时候,在指数还没见底的时候,必须时刻准备熊市的结束,步入熊转牛周期。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思维?因为不同周期特征的市场表现形式是不同的,适合的操作手法是不同,你一定是要先转变思维观。先定性大盘所处周期,然后根据所处周期的特征,制定自己的操盘策略。牛市就胸前挂勇字,熊市就hard模式,抄底战法等等。这个非常非常重要。

同理,即便是牛市大周期内,也有次级波动即调整小周期,这个时候也就是我所说的“穷”,这一段,你也不要胸前挂勇字,这也是为什么,牛市氛围下,很多人大幅回撤的根本原因。

603032之后,就出现了000622,高度更高,成交量更大,至此,市场再一次在概率上增加了身处熊转牛周期的概率。当时呢,还有一些其他的判断依据,老粉丝知道我那个时候,配置了大部分150153,150201,这两个杠杆基,至19年3月,将近翻倍的收益。这就是大周期的视野,给你的确定性收益。有了大视野,这个收益显得非常轻松。

在这之后呢,次新超跌反弹、科创拉开了大盘熊转牛周期的序幕,科技股和券商股确认了熊转牛周期的强度。

然后有了600776的存在,10倍牛股,极大了提升了市场信心,却也标志着,熊转牛周期的结束,牛市进入第二个小阶段。长达7个月的弱势横盘震荡。说到这里,我和大家重申一句,做股票一定要有转换思维和发展思维。776把大众情绪带到了高潮,亢龙有悔也随之而来。

你总要比大众情绪快那么一点,才能追上价格的步伐!

也就是我那12个字,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穷!

(3)时间轴再往后

19年4月之后,就是贸易战导致的大盘弱势横盘状态,这是牛市大周期下的调整周期,我们知道那是一个非常难熬的周期,从上一个上涨周期下来,情绪余温还在,所以市场经常会有些连板股出现,但是高度和量能承载一次降低,因为指数盘整,量能降低。至19年6月,短线打板交易开始长时间冰点,那个时候我写了变局一文,提醒市场进入新的特征状态。

(4)周期的强度,用高度和量能表达

举个例子

年初的600776

年尾的603005,300598

776超过10倍,为何在指数超越年初4月份高点的情况下,价格的高度没有超越呢?因为量能超越了!因为是整体科技股板块加速,2185当天的成交量达到了85个亿。芯片板块和5g板块,最高点成交量达到了2000亿,而4月份那个高点,这两个板块成交量只有七八百亿。

所以千万不要只要高度一个指标来判断周期的强度,还有量能,板块的量能、个股的量能。

(5)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指数是非常重要的

指数一样用两个指标来考量,高度(价格)和量能

但我们一般说指数呢,高度用价格来表达会比较习惯一些!

价格用动态的样去看就是趋势!这就涉及到了周期的划分!有了周期的划分和定义,那么就有了周期特征的定性,有了周期特征的定性,就有了相对应的比较合适的操作方案。也就是熊市战法,牛市战法,震荡市战法等等。

那么如何判断呢?正反两方面逻辑验证!

A.当前周期的特征必须了然于胸,并且对周期结束时的标志性现象有预期,当预期事件发生的时候,开始主动寻找那个拐点的出现。你比如大熊市末端的特征是什么?大牛市末端的特征是什么?横盘震荡末期的特征是什么?

举个例子,我去年8月16号,发了篇文章,历史级别底部确认!之后大盘开始震荡上扬。那篇文章发了之后,第二天就是个长阳确认!

这个判断是偶然,运气好么?不是,是之前几天的市场已经出现了周期结束的现象。具体大家回头可以再看下那篇文章。

这里说一下,我的所有文章里面大部分还是以周期论为框架进行思考,少部分是根据老经验和习惯来,我也在尽量把经验和周期论融合贯通,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实证的过程。

B.我们要把握各个周期的市场特征,用周期特征反推,我前面讲的就是用市场特征反推。原理就是情绪落后价格,市场有价格先行者。而价格先行者的表现是逆老周期特征的,就是你会发现在老周期的“穷”尽之时,有一些打破老周期规律的市场现象发生。

前面两点,其实是连续的过程,也就是穷的那个点的前和后,前有老周期结束的特征,后有改变老周期特征的时间开始出现,用大白话,量变引起质变来解释。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C.大盘由板块组成,板块由个股组成。

大盘见底之前一定有板块先见底,大盘见底之时一定有板块最后见底,砸最后一个坑。

大盘见底的时候,一定有批量个股确认见底。确认见底是什么意思?形态确认即可,头肩底w底啊什么的!

我说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

我们看指数,各个指数的意义是不同的!

上证和深指:上证在19年4月创下的高点,到现在,是一个逐级下跌的缓跌趋势。

而深指春节后创下来新高。

那么市场结构呢,上证两大代表,旧周期新行业+金融保险。深圳代表新兴行业!

我来分开说,银行,他总是砸出市场底,拉出市场顶,它代表这个市场对指数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的情绪!18年底是银行砸出来的底,刚刚说了,那个时候小票都不怎么跌了,甚至个别妖股早几个月就已经打破了熊市的规律格局。再往前看17年底,18年初,指数顶是银行拉出来的,银行板块,历来就是这个任务,每次都一样,深层次原因是什么?15年6月初,也是银行拉了最后一波。

银行代表机构的最后悲观预期的宣泄完毕,银行代表机构最后乐观预期的宣泄完毕,他就是完美了体现的情绪对价格的滞后性。为什么?机构的背后是基民,基民的大量赎回和大量申购,体现了市场的情绪宣泄,而最极致的表现在于银行。因为他是容量最大的品种。

再说券商,他是牛市的预期,牛市初期赚钱效应打出来的时候,券商开始蠢蠢欲动,然后对应指数,总是把指数拉出底部确认的形态。拉完一大波之后,牛市基本确立。

牛市么,有两种,结构性牛市和全面性牛市。

一般情况下,全面性牛市,券商会在牛市的初段和中段表演,末段没券商什么事了,是个股的加速。大家可以看一下1415年的牛市,券商4月份见顶,之后横盘震荡,个股的高潮一直到5月底6月初。2752.

300180的例子,6月2日。2625,6月3日。我是10万股砸的集合。


(6)大盘这一节有,操作三部曲,辨别周期,定性周期特征,识别周期位置。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则穷

变:拐点,大盘的拐点是左侧,趋势的拐点已是右侧。

识别大盘拐点,追随板块趋势!情绪节点、板块趋势!

通和久,看周期的强度,强度就是高度和量能,高度就是价格,所以对于大盘来讲,强度就看指数趋势的斜率和量能。

穷也是一样,大盘强度大,大盘趋势的斜率和量能强度大,那高潮也更诱人。因为对应的也是指数最高位,量能也是最充沛。比如15年牛市后期, 002752,开板之后一路连板,一波4倍。5月底见顶。




三、逻辑

1、前面说了大盘。周期论有两只脚,除了大盘还有逻辑!

大盘呢,我重申一句,周期的划分以大盘的趋势节点为主,即高低点区间。而不是以概念或者板块来划分,更不是以数板战法的连板高度来划分。这两个划分的方式是模糊的,片面的,非常容易发生定位不准确,导致周期特征无法定性,缺乏确定性。

那么,如果大盘趋势是左脚,逻辑推演就是右脚。左右脚共同支撑,才能站得稳!

波浪理论、技术指标理论(macd、布林线)、包括数板战法都是数形的量度,缺乏逻辑推演,是瘸子!而价值投资者最头痛的就是选时,这也是瘸子。

从这两个维度出发,是能够覆盖市场全貌的。


前面讲过,操作三部曲:辨别周期,定性周期特征,识别周期位置。

加上大盘逻辑之后呢,还是有第四部曲,确定周期的主流。

拐点的时候,底仓进入,确认加仓,然后就是躺周期。

确认周期的主流

两点:一个是板块形态准备好,他会比其他版块率先见底,市场是永远走在我们前面的。第二个就是逻辑的确认。

比如这波防疫。大家可以看我的文章,从都到尾,都有逻辑的推理。基本上这波,我所有疫情的逻辑推理都领先市场的认识。

逻辑这一条非常重要,逻辑的递进是价格的最大预期差来源。

价格的预期差有两个,一个是情绪,一个是内在的逻辑!后者空间更大,前者是情绪博弈。

大家要深刻的认识到,这个市场上不止又打板资金,大盘成交几千亿,打板几百亿,你这只是庞大的市场内的一个生态,如此而已。甚至还经常出现,打板生态崩溃周期较长的阶段,这个和周期的特征有关,这里我就不详细展开了。

逻辑有很多种,这个其实是最难讲的部分,有政策逻辑、有行业逻辑、有事件逻辑、有市场逻辑,有长逻辑也有短逻辑。

周期论的两只脚:大盘趋势,解决了节点和方向,逻辑解决了你将要参与的主流。这两者将保证你获利的安全性、增加超额利润的可能性。

四、随意聊几句

牛哥,我看不懂大盘,逻辑推演也不会怎么办?

而且不是很多人都说,轻大盘重个股,不用看基本面,炒完一地鸡毛。这是认知的片面,是躲避的心态。

我们做事情,要有大视野,要有大目标。认知的路上永不停歇,绝对不能眼前的苟且。

因为,认知和行为能力的级别,决定你的上限!

这里面两个维度,高估自己以及低估市场!

高估自己带来的后果是禁锢自己,认识的狭窄,会绑住手脚,没有上升空间。

低估市场带来的后果是,风险不可控和跟不上市场的变化。

做股票要有发展观,不仅是市场的发展观,还有思维的发展观。

敬畏市场,说说容易,实际上没有几人能够真正落实在行动之上。

人都很难放低姿态。

大猩猩扔飞镖50%的胜率,这个市场上,90%的人亏钱,90%的人有事后吹牛逼的坏习惯!反正你做两个判断,有一半的可能性可以吹牛逼。

举个例子,002400省广集团,三板调整加三板调整再加三板调整,挂的那天就有人说了,这个板你还打啊,你傻啊,没看到那么明显的规律么。我就呵呵了。市场是无数参与者组成的,就看有多少人比你傻,如果你是只是2400三板调整加三板调整再加三板调整这种认知水平,这基本是小学三年级的规律发现能力,那比你傻的只有幼儿园了,那你基本上没啥前途,趁早离开这个市场。多数人对数板战法的理解也是小学生水平,其实我不鄙视数板战法,我鄙视的是无脑数板。

放低姿态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别拿自己的三脚猫认知当令箭,觉得自己有多牛逼,你有多膨胀,市场教育起你来就越狠。



五、理论篇,两大核心

1、关于情绪变化永远落后价格变化

情绪变化永远落后价格变化,这句话,我最早的启示来源于楼市,我们这代人,完整的经历了20年房地产周期,在这个长周期内,价格和市场情绪之间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

越是大众的情绪,预测就会偏精准,越是个体的情绪,越会偏误差。情绪如何度量?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标准,大盘的量能!

从两方面来讲:

(1)市场情绪和市场平均仓位一致,而市场涨跌速度正比于资金净流入流出的速度,情绪越恐慌,仓位越小,仓位越小,流出速度却开始减缓,甚至流出小于流入,那么价格已经止跌反弹。同理,仓位最高的时候情绪最疯狂,流入速度越减缓,获利流出倒是加速,价格即将见顶。价格会比情绪率先拐头。

所以,市场价格或者走势只有在加速上涨中期和加速下跌中期,这两个时间点,价格和情绪比较接近,其他时候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市场情绪有差值,价格永远领先情绪,也可以说市场大部分时间都是反人性的。

(2)从众心理

顺势的时候,人们追涨杀跌,情绪被价格走势一步步引导,并逐渐加强,知道趋势崩溃。

拐点的时候,价格已经发生趋势性变化,情绪却还在意犹未尽。


这个属于周期论的理论篇,周期论非常核心的一句话,他能在市场的各个角落发生,短中长线都适用。


2、关于周期必完整。

没有任何趋势,会戛然而止,一定会有个最后的宣泄,要么是价格的加速,要么是量能的释放。

为什么不会中途停止呢?最核心的原理还是那句情绪变化永远落后价格变化。主流在积累了足够的赚钱效应的情况下,总要等到最后的多头力量出现了之后才会结束,用索罗斯的话说,市场总会过度反应,无一例外。

六、后市预测

前面回顾了一些历史,现在运用周期论,我来预测下后面的市场。

两个角度,大盘和逻辑!

1、大盘

(1)价格,基本上宣告反弹结束了。

怎么内在确认呢?

周五的理想的情况是,上半场弱势板块,科技、券商探底,主流抗跌大盘,科技和券商探底回升,确认调整底部,主流继续向上,但是没有发生,相反,防疫和农业开盘即领跌全市场,券商和科技也没有止跌的迹象。

指数价格预期,三种情况,一是向上的反弹结束,指数转为横盘弱震荡;二是反弹转下跌,所谓的c浪,那么两种情况,二次探底,或者破前低。

对于指数影响最大的2大板块,a50、科技股。

a50,目前指数位置在去年横盘震荡的箱体底部位置,压制明显,且量能是缩量的,券商已经击破了3月19号的地点,银行也即将新低。这两个板块也都是短中长期均线全空头排列。

科技股,周五的阴线也是确认反弹结束,奔双底去了。

(2)量能,我喜欢用通达信的平均股价,平均股价反弹了7/8个点,可量能没有是丝毫增加,这是指数反弹周期的重要特征。

同样的,美股也是一样,特别是道琼斯工业指数,越反弹量能越低。

纳斯达克指数相对好些,但总体也是价升量跌的背离格局。

美股整体反弹幅度已经达到60%,基本没有继续向上拓展的空间了。

(3)主流周期已完整。周五主流领跌。

在这个指数弱反弹反弹周期,防疫个股的涨幅也并不小了,贯穿指数整个指数反弹段的002603,这波涨幅也接近3倍。

几大高标个股的成交量很大,周四已经完成了情绪的宣泄。

2、逻辑

疫情的逻辑还在继续,最根本的逻辑基准就是全球的感染人数。

其他板块均没有向上的大逻辑支撑,疫情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在极度复杂的局面下,很多靴子还没落地,经济的悲观还没有完全在二级市场显现。


所以,后市,大盘最好的预期就是向下弱势震荡,花4个月时间完成二次探底。这将是一个非常脆弱的震荡周期,这个阶段,将对美股下跌的反应极度敏感。

这个弱震荡周期将有几个特征:

(1)大盘量能持续萎缩

(2)打板战法将受到极大考验,必须降低预期,减少操作频次,这段时间将有大批的打板客损失惨重,市值回撤巨大

(3)和大盘指数正相关的板块不会有持续性表现

(4)市场将偏爱业绩,渐渐摒弃概念等估值炒作。

(5)漫长的弱势震荡格局,不是熊市,但是可以启用熊市战法。

(6)疫情的逻辑还在,是唯一具有操作性的板块,但一定是局部炒作,一定是叠加业绩。

(7)下一次见底,一定是大众都以为熊市又回来了的时候,这个底将是中国股市历史性机会。




随便说说:

上海分的例子!几次这样了,当然他也一定有砸的早砸错的时候!上海分,他的风格就是切入周期的高潮段,也就是后半段,做加速!

周期论的两个维度,几乎能解释市场所有的波动发生的内在原因(甚至庄股也能解释比如603109,和情绪反向,大盘阳线主力借助大盘出货,大盘阴线主力逆势吸引眼球),在于解构了两个层面,估值和业绩!(大盘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代表市场的估值提升,业绩是逻辑的依托或者逻辑吹泡泡的指向点)。

所以,懂得了周期特征,结合自身的风格,找到切入点。每个人习惯的切入点不同,即其切入的周期位置,每个周期位置都有其特有的规律特征,把握好这个特征,你才能攻守平衡。




索罗斯专题!

三点:

1、不可知论

提高认知,提高市场理解力,是稳定盈利的关键

巴菲特的三句名言:保住本金保住本金保住本金!资金稳定性,怎么提高资金稳定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提高市场认知!怎么提高认知,市场如此庞大,市场价格和量能是人心的反应,而人心是最难测的。股票市场,一招鲜吃遍天,是不存在的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有局限的。

不可知论,告诉大家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拓宽对市场的理解范畴,懂得越多就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对应的就是盈利稳定性,这是巴菲特的毕生追求,也是所有理性投资者的毕生追求。

虽然以索罗斯的理论,事实是永远不可知的。这就体现了辩证的两方面,阴阳理论,中国的古代辩证法,特别的好!

一方面,知道的越多,越接近真相!

另一方面,永远不可能看到真相,那就要求你,永远以审视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决策,一旦边界条件有变化,甚至消失,必须立场。

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2、寻找偏差、利用不稳定、把握混乱(特别是过度反应的市场,索罗斯就是在一个极为过度的那个点狙击)

复杂经济学,市场永远是非均衡的!二偏差是什么偏差呢?和我们常说的预期差差不多。

索罗斯的表述是,市场预期和客观事物。我的周期论,我的理解就是价格和情绪之间的关系。

情绪指市场预期、客观事物就是市场最终的指向——股价。

他们之间的偏差,就是你获利的来源。

要求什么?要求你的认知要高于市场,提前与市场,也就是提前与大众情绪。

你用行动来解决这个偏差,也就是你在偏差处出后,然后预期市场回归,获利。

3、这里面最复杂的就是反身性,也是前面两点的思维递进。

你可以理解为加速事物的偏差,也就是大众的预期和市场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

4、索罗斯追求点,但是做的是面,因为点是追逐不到的,偶然性。

在推演过程中大胆假设,不设立场,小心求证,证伪思想(逻辑边界条件),索罗斯总是yy一个发展方向,然后小仓位试探,若边界条件继续有效,则加码,边界条件破坏,离场。

5、索罗斯的操作精髓是善于利用市场的过度反应。反人性反大众的。所以巴菲特拥护者多,索罗斯基本上成为金融魔鬼化身了。


牵牛牪犇花的第一次抖音直播记录(牛兄的周期论基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