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意识(二)
如果未来的科技能够做到开发出个人对话,能够根据死者的经历,浏览记录与网上发言等痕迹构建成“人格”,生者能够与该“人格”进行对话等互动,甚至该“人格”能够在设备上进行操作,就算死者复生也是进行相似的对话或行为,那能够算是那名死者吗?
我认为不是的。
我们人的思考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眼看到,我们会注意到橘发妹子,白发的脸红妹子和粉红色装置(主要组成),而其他部分会被忽略。进而看出白发妹子在橘发妹子的身后(空间位置)手舞足蹈(运动状态),感到白发妹子的慌乱(情绪推测)。同时对粉红色装置感到好奇(功能)和“我们开空调吧”这句话感到不解(感知情绪)。作者本人已经回忆出“不要按,不然房间会爆炸的”的语音与文字(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如果说意识是“人”之所以为人,那么将各种信息存储的记忆与将各种信息联合起来的想象力便是关键。
然而该“人格”不能完全复刻死者的记忆,那更不用说和死者形成完全相同的联想(或者说价值观),因此该“人格”不能算作死者。
因此“我”不能在此世脱离能够身体而存在。
但如果有能够通晓此世一切的存在呢?不仅是原子层面的拉普拉斯妖,而是原子之下的,更基本的物质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