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底层小v浅谈】人设重要吗?虚拟主播需要人格化吗?

2021-12-15 17:31 作者:不愿透露姓名的风向标  | 我要投稿

好的人设和模型确实能让人眼前一亮,A酱(之前提到的A主播,标酱正在带的一个崽崽)的人设和模型很贴近,虽然没有很突出的人设点,但是她的声音声线和模型异常贴合,听久了以后有很独特的感觉(词穷了)。但就目前而言,因为人设发展起来的v基本没有,标酱和他们也是说只要你们喜欢就好,所以实质上人设不需要放太多的心思,更多的是需要在模型和画上。

虚拟主播需要人格化吗?

需要

这里可以先参考一个理论《恐怖谷效应》

恐怖谷现象可以用以下想法解释,如果一个实体“不够拟人”,那它的类人特征就会显眼并且容易辨认,产生移情作用。在另一方面,要是一个实体“足够拟人”,那它的非类人特征就会成为显眼的部分,在人类观察者眼中产生—种古怪的感觉。

有些人认为恐怖谷是制作电脑动画的难处。很多针对电脑动画的影评都引恐怖谷为他们不喜欢某特定电影的原因。这个理论引申出如果希望令人类对某物件的好感度增加,就要尽量在卡通人物的外表上少加入些人类特征,以免堕入“恐怖谷陷阱”。

有一点题外话233,但有值得参考的点,那作为虚拟主播,人格化真的重要吗?人格化是指人格化,是童话语言等文艺作品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段,对动物植物以及非生物赋予人的特征,使他们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对虚拟主播的模型直播同样适用,在之前的《虚拟主播与粉丝之间的自我定位》有提到日v在很长一段时间要超于国v,这些心理大多数都来源于字幕组的包装滤镜,文化差异以及互动性,而国v的优势更多来源于观众互动,距离的亲密感(不是像日v一样跨国的距离,也许就在身边),语言通畅,毕竟很多观众看日v都会听不懂日语。

在此互动性下,虚拟主播的人格就像折射出一道影子在观众生活中,主播的人格越接近观众的内在人格,对观众的吸引力就越强,‘名片效应’。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虚拟主播背后中之人的社会经验越丰富,直播表演的节目效果就越强。网络上的交互是虚拟性的,观众在现实中的社交,可能会存在社恐诸多社交问题,而在网络上可以更轻松地将看法、爱好与想法相似的陌生人分享,这也是为什么粉丝社群也是一个和虚拟主播互动的重要渠道。

“距离感效应”

这个距离感效应不同于之前提到的日v国v区别的距离感,这个距离感主要描述在虚拟主播内在思维,情感的神秘感,对观众起到反差感心理,眼前一亮或压力的大量释放。

下午突然想写一篇233,本来想继续写一下粉丝氛围的《虚拟主播与粉丝之间的自我定位》(二),但还没想好具体可以说一些什么,第一次在文章里薅了专业词,应该都挺好理解的。

我们下次见,黑色的标酱

【底层小v浅谈】人设重要吗?虚拟主播需要人格化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