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莉可莉丝》成功的商业化,失败的作品

2022-09-25 19:10 作者:goldchang  | 我要投稿

事先声明,给这部番打4星并不是因为我很满意,对我个人来说,前九集可以打5星,后四集只能打两星,一星给打戏,一星给米卡。当我算了一下平均分后神奇的发现居然还能达到4星。

众所周知,蒜的场外一直比场内有趣多了。风评反转再反转,到完结的各大论坛现在节奏满天飞,吵的天翻地覆,一部分人破防一部分人笑死,这种情况我都知道,毕竟上网太久了成分没法不复杂,但是我看了看很多发言觉得参与这种争吵太累,毫无意义。所以本专栏会尽量采用不引战的叙述方式,如果有魔怔反百党和百合党,乐子人,破防百合豚来我专栏底下跳脚或者发表不理智言论,我可能会直接删评加拉黑。

作为一个补番党,我从来不相信所谓的原创奇迹,也不觉得每周一更的原创会给人带来多大的惊喜,比起赌那些未知的东西,我更喜欢在完结尘埃落定后一口气补完,基于这个理由,直到昨天为止我都没有看过蒜的一集。

但是我已经在贴吧,qq,b站,p站看过太多蒜的二创和讨论了,首先我们不得不服的一点就是,蒜的制作组真的很懂商业化的营销,很懂怎么最快的吸引人的眼球。很多人说的蒜的爆红不可思议,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如果追究出圈作品为什么出圈,是否德不配位,那么从骨王,一拳开始,我的这类疑问就没停下来过(这两部作品是二次元没破圈时我认为最德不配位,火的莫名其妙的作品)在二次元慢慢破圈后,鬼灭间谍咒术国王排名,哪个的破圈都有很大一部分的偶然因素在里面,可以说都不是必然,如果都去追究它们为什么火起来,那就没完没了了。

或者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从这些破圈作品里总结出想要破圈需要拥有什么,答:精良的制作,华丽的打戏,大量出血等血腥场面等等,这些因素简单粗暴,毫无营养。但是却是最容易吸引路人的,一段教科书般的打戏被剪成几十秒的视频放在dy,wb上,对于偶然点开的路人来说吸引力是极高的,而这些吸引人的要素凑在一起,更会降低观看门槛,让作品可以不仅被圈内的人所看到。

当然拿蒜和这些庞然大物比其实是比不了的,蒜确实也算火热,但是破圈还是没达到的,充其量只是b站铺天盖地是蒜的二创,随便一个低创视频就播放量达到几万几十万,一个梗图一个表情包被病毒式传播,各大外榜上蒜的排名从第一集到12集一直高居前三,以及在p站上蒜一部作品的二创就比其他七月所有作品的二创加起来多的程度。

但是这其实代表不了什么,虽然蒜在ac榜等外榜上一直霸占前三,但是并不能代表它的质量一定高,更何况热度第一的蒜在ac榜上的热度最高也就4000多,这个热度在四月恐怕连前十都进不去,因为四月光是热度达到一万以上的就有好几个,虽然是病毒式的表情包传播,但是几乎从来没有人把焦点放在它的剧情上,而在p站上虽然蒜的二创占了7月的半边天,但是1月的喜多川海梦和4月的约尔的二创数量和蒜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人们常说蒜吻之争,还较真或者玩梗的说谁必秒谁,然而根据上述事实,我们不难得知,这两部原创如此倍受期待不过是矬子里拔大个而已,因为这个七月太过疲软,有深度的漫画没热度(来自深渊)有热度有口碑的轻改制作烂上天,惨遭动画化(实教,地错,拖油瓶)这就导致了原创领悟制作精美的两部原创被给予了过高的期待。事实上如果不是这个档期,蒜吻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讨论度,起码吻的讨论度会一落千丈,蒜可能还是会有一定的基数的,这不是什么哪个更优秀的问题,而是哪个更商业化,更吸引眼球的问题。

即使是矬子里拔大个,蒜的热度上的成功也不可忽视,除了sakana,踢屁股这些我没看番时就在首页刷到烦的二创,蒜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的制作组真的很懂什么会吸引眼球。

美少女,枪战,飙车,打戏,血腥,秘密组织,这些都是观众想看的元素。也是吸引观众拉低门槛的元素,剩下的就简单了,把这些元素暴力糅合在一起就行了,设定方面简化,配角方面简化,只突出主角,主线,和反派,以及冲突。

这种方式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确实很熟悉,这就是美式爆米花电影的套路,把很帅很吸睛的东西杂糅到一起,浅化主题,扭曲世界观,所有不合理的内容都被最小化。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单纯的让观众享受视觉盛宴,你带脑子你就输了。

这就是蒜的制作组进行的尝试,很明显他们成功了,起码在前中部分成功了,如果我没记错,蒜的bd销量在没有王之力的加持下,也是很高的,起码破万是轻松的。

不论蒜带来的影响好或者不好,它确实给所有的原创番指明了一条新的方向。

可惜,制作组虽然很懂美少女,但是实在是不会写剧情和设定。这就导致了后几集的观感急转直下。

我们说过了,蒜的前期观感很好,是建立在把受欢迎的元素杂糅在一起的情况下,而且足立真的很懂美少女,所以前期的偏日常剧情虽然有冲突有对立,但是看着美少女的日常观感还可以,起码比一般的废萌番观感要好上几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前期没有问题,原创番的节奏剧情或多或少都有问题,能否掩盖过去,不让它后续发作,不让观众觉得影响观感,才是最重要的。蒜前期凭借优秀的制作和还算可以的节奏确实掩盖了很多缺点,但是后续这些缺点一个也没有解决,反而在最后决战时无限放大,被拖了后腿。

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可以看看制作组在前几集讲了什么,把重点放在哪里,从而掩盖了什么缺点。

答案是蒜的剧情几乎全靠千束一个人支撑,无论前期中期还是后期,耍宝靠千束,贴贴看千束,日常推进靠千束,吵起来打架靠千束,战斗靠千束,卖萌卖福利靠千束,千束一个人在剧情里占的比例过于多,绝对达到了5成以上,甚至有六七成。无论是泷奈和千束的互动,还是所有剧情的推进,重大的转折,讨论意义,都是靠千束一个人的来支撑,花费过于大量的笔墨来介绍绝对的女主角,本来是没问题的,前提是世界观交代好,剧情漏洞不大,配角够立体,更重要的是这个角色值得用这么多笔墨去描写。

 那么我们再来看千束的人设,这是一个放在三次元里虽然缺陷很多但是会受欢迎的角色,放在二次元的世界里简直要达到完美的角色,这个角色的性格仿佛没有缺陷,没有补全和成长的必要。当然并不是说她真的完美,但是她的大咧咧,随心所欲像小孩子,做事不计后果的那种缺点在二次元里更多是缺点都算不上的萌点。要说这样的千束为什么是完美的,因为千束温柔到连敌人都不杀,不会掠夺任何生命,简直是完美的典范。

但是正是她的完美,她的不杀原则导致后续的问题,角色是要有必要的缺陷的,观众可以容忍错误和不足,因为这样角色会得到性格上的补足和成长,适当的缺点会让人更加喜欢角色,并且能让角色和观众更加贴近。一个角色当然也可以是完美的,对于千束来说,她唯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她的不杀原则,俗称圣母,我们可以容忍圣母的行为,前提是角色足够强大能承担她圣母带来的恶果。有足够实力的圣母才可以被接受,没有实力的圣母就只会拖后腿让人厌恶而已,换句话说,千束的不杀原则是要建立她足够强大的基础之上的。只要她持续强大,那这个人物塑造就确实是完美的。所以前中期的观感才会很好看,因为千束很少吃瘪,她的圣母当然也带来过恶果,在第二集就有这样的情景,不过当时因为反过来被利用了,所以这个问题就被遮蔽起来了。

然而到了后期,我们先不说da这个组织和恐怖分子的攻防战和情报战有多么儿戏,以及民众是多么愚蠢,我们还是来看千束,制作组想增大冲突,营造紧张感,然后就让她吃瘪了,让她为自己的圣母三番五次的吞下恶果,在她的实力已经不支持她的圣母的情况下,她还是没有做出改变(如果说对着吉松先生开了一枪也算成长的话那实在有点牵强,首先那时她再不开枪那才是真的不识大体,其次她根本就是按照不杀他来开的枪)。没有做出改变的后果不仅是让这部番多出了一集,更是让一堆人收拾她的烂摊子,让为她付出的人看起来像小丑,在她不够强大的现在,这部作品的底层逻辑上的问题就展现出来了。

千束说她不想杀人,也没有什么抱负,不想负担那么多,她又说想当和吉松先生一样的救世主,然而仔细思考这根本是自相矛盾的,了想负担世界,所以有能力而不去付出袖手旁观,专注于帮助身边的人,行小善,同时还依靠着da的特权和大人的娇惯,还需要接委托赚钱否则无法杨养活自己,而且对于作恶的恶人也不会杀,完全不顾他们杀了多少人的事实,或者放跑后会不会杀队友或者杀别人的事实。我甚至可以这么说,千束活的太随性了一些,导致她的大是大非观念。善恶观念可能有点问题。不想让有人死去,所以要杀掉恶人,这个底层逻辑没问题。而千束的行为只是不想让有人在自己眼前因为自己的原因死去,丝毫不去管这个人过去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做了什么。与其说她在当救世主,帮助别人,不如说她只是为了让自己图轻松而已。

其实这倒是很符合日本作品的原谅啊,放下复仇啊,仇恨的连锁这种思想,但是很遗憾的是全作没有一句提到这方面的内容。

分析完千束的人设导致的底层逻辑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个问题也可以不是问题。只要最后剧情不让它暴露出来就行了,那样大半的观众就不会追究,但是制作组很显然不会做剧情,特别是大场面的描写。后续的剧情把前期的问题暴露的一览无余,导致这部番的后面非但没有平稳落地,反而越来越像一坨。

除了千束以外,还有从开始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da的存在,存在超过几百年,法律出现之前她们就存在了,可以只手通天,掩盖一切事故,并且致力于事件没发生前就解决事件,这样一个前期逼格拉满的组织,会被仅仅几个网络黑客骗的团团转,而这个组织里竟然没有技术力高的黑客。行动方面也是让人诟病,漏洞百出。反正指挥的脑子肯定有问题,只有自相残杀的时候才会智商上线,说到底你们到底是怎么样的手段在事件没发生前就派出人解决的?这样的组织如果没有庞大的情报网或者厉害的网络高手我是觉得不可能。然后就是剧里的民众,说实话当我看到胡桃的掩盖舆论方式是说这是一场演习而很多人还相信的时候我就笑得肚子疼,笑得特别无语和开心,是有人没看到莉可莉丝在大街上和民众枪战呢,还是民众没看到枪是真的呢。尸体还在地上呢围观群众不会拍照发网上吗?这段剧情简直是把剧里剧外的人都在当学龄前儿童。

更别提上面的战斗,直升机飞来飞去底下人都是傻子,满屋子的扫地机器人跑来跑去毫无警惕,这还算好的,因为千哥哥像一块石头一样坚持人设,导致米卡为她擦屁股,导致队友受伤,导致泷奈和泷奈厨看起来像小丑。

我们来看看从大决战开始就跑个不停的泷奈吧,发现店里没人跑着回去,被召唤情不得已跑回部队,在新塔上要去找千束所以跑下塔跑去旧塔,一路爬上旧塔踹开防盗门参与和真岛的战斗,战斗完了还得找吉松要拿心脏,和助理战斗差点掉下去。卑微的杀红了眼结果被阻止,被阻止后跑去新塔战斗,战斗结束结果坐电梯被放了下去为了找千束又爬新塔,等到人家要结束了爬上来了救千束,结果不用救,从塔上摔下去的真岛都没死。

所以泷奈除了跑来跑去和当工具人,实际起到的作用不大啊,当然旧塔的战斗没有泷奈赢不了,可是千束没杀真岛才导致后续的幺蛾子啊,他跑了一切白费。

这么看来真是不得不心疼泷奈,泷奈的人物出场时间和作用完全没法和千束比,形象也不算特别立体。虽然是成长最大的角色,但是最后几集看下来还是得说真挺心疼这个角色的。

如果说最后几集有什么亮点的话,除了爆米花电影里固定的大场面,冲突,打斗,那就是米卡这个人物,这是这部作品里除了千束以外唯一塑造的比较立体的角色,虽然石蒜的篇幅导致了他几乎没有支线,比如那个阿部警官,本来以为会有支线结果纯工具人,但是米卡和吉松的过去,他的作为他的选择,还是最后几集不多的亮点。一个黑人,还是通信录,先不说老外最喜欢的政治正确方面的事情,这个角色塑造的确实有魅力,起码比最后几集的千束有魅力,他是用什么样的心情装作腿瘸安心扶养千束,又是因为什么样的心情背叛恋人没有把千束指导成杀人机器,又是什么促使他心中的天平发生倾斜,杀了恋人取出心脏保下对他来说等同于女儿的千束,但是他毫无疑问的保护了千束,并且为了她撒了最后的谎言,谎称心脏不在吉松身体里,关于他的内心我们都无从得知,但是加上这一切的神秘性,不得不承认,米卡和吉松的故事,以及米卡本人,是最后一集我唯一的惊喜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真岛,其实在看贴吧之前我都没意识到间接接吻这件事,虽然日本人对这方面很敏感,制作组不会不明白什么意思,这种私货确实造成不好的影响,不过毕竟我当时没注意这个问题,没有影响到我的观感,所以不多谈,从客观分析我只能认为是制作组里的部分人恶意塞得私货,因为制作组不可能不懂作品的卖点是什么,观众想看什么,买bd是为了什么,当然从千束本人的角度来分析她是绝对想不到这么多的。

还是先说说真岛吧,我对于这个角色最大的不满就是最后他没有死,从几百米高的塔上摔下去不死,这和千束的躲子弹差不多夸张了,真怀疑真岛是不是制作组的亲生父亲,还是说千束的不杀光环是一个被动,只要是和她对战过都有用,当然了如果真的留着他要出第二季还是可以接受,虽然目前看来第二季可能性低于2%。所以我只想说一句,制作组不会认为真岛这个角色很有人气或者塑造的很成功吧,所以大团圆结局让他也不死?

我很想纠正剧中千束的一个说法“没有纯粹的坏人,那种人只出现在电影里”有信念有原则的坏人有时比纯粹的坏人更可怕,真岛是一个思想犯,无论怎么用漂亮的语言包装,挑起争端,破坏秩序和社会的还是他,杀掉无辜的人和很多白蒜的还是他,我认为千束没有理由代表受害者原谅他,幸好千束好歹还是知道善恶和立场的,所以他们注定不同道。

作为境遇相似但是截然相反的两人,制作组特意在十三集为他们安排了宿命的对决,并且中场休息让他们互相交流不同的观点,这大概是制作组想拔高一下作品的思想,可惜前期的底子在那里,根本无法拔高,而且商业作品拔思想是大忌,爆米花电影的观众根本不会奢求从电影里看到刺激以外的东西,硬拔思想而水平不够,只会导致更多的不足暴露,典型的例子就是复联四以前漫威世界里最烂的电影《美国队长3》。反派靠着强词夺理的台词想洗白,却做着完全相反的事情,只要三观正常的人都不会接受他的说辞,只会觉得意义不明。

最后再说一下真岛和千束吧,再说这个之前我想提另外一部作品,或者几部,首先是古力特曼,同样是靠两个女主角出圈,同样是精良的制作和打斗,同样是烂尾,同样是最后的cp反转,不同的是,古力特曼被很多人说是bg转gl,石蒜是被很多人说是gl转bg,我对这两种说法的看法都是一样的,玩梗可以,如果真的这么认为那也挺可悲的。一部作品的前期,基调和主要角色已经定好了,而它的受众已经定型,所以后期的烂尾和基调不明,我认为更多是制作组的能力不足或者单纯的犯病而已,如果因此推翻整个前面的基调大可不必。

更何况从立场上来说,千束和真岛就永远是平行线,不可能相交,虽然她们可以是命中注定的对手,但是都有着自己绝不退让的原则,所以即使有cp感,也绝不会在一起,这种感觉就像是无头骑士里的平和岛静雄和折原临也,他们连火花火苗都不会有,如果不找乐子,真的在磕真岛和千束的cp,我觉得你甚至磕静雄和临也的cp也不奇怪,那我也只能顺从,毕竟我不想降低我的智商。

顺从着自己心里的想法,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说了一大堆,我对石蒜这部作品其实是又爱又恨的,如果真的无所谓可能也不会写了6000字的专栏,毕竟看完整部作品以后是真的意难平,作品的基调和内容,让我有一股气堵在胸口不吐不快。虽然是爆米花式的快餐作品,纯商业化的堆砌作品,但是我看前面日常部分的享受绝不是假的,也曾经一度认为这可以做为业界原创的另寻出路的成功典范,但是最后落得这样的结局,只能扼腕叹息。


《莉可莉丝》成功的商业化,失败的作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